强盛之路-第491章 张浩的努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其实在红方改变华国的战争里,张浩还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因为他的战略家,名声在外,所以战争一开始,红方就悄悄希望他提供战略。

    张浩也付出很大的心血来做这个事情。

    历史后来的发展,张浩不能明说,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计划。

    当时蒋要撕毁谈判成果,准备打仗,张浩就知道了。

    红方的战争会从中原开始。

    那是一场布局之战。

    张浩当然也在看重。

    他对于中原,提出自己的看法,正好和红方正在计划的契合,坚定了对方的信心。

    于是,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战开始。

    同时,山东方面,张浩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先撤退,等时机,伺机歼灭敌人的大兵团,夺取山东。

    红方总部方面,张浩的意见是,先撤退,和敌人周旋,然后再反攻,最后跳出内圈,另外在华北某地建立全局指挥中心。

    至于东北,张浩更是在抗战结束就给红方提到,必须抽调重要人手,去东北。

    所以东北那边,红方有了先手,加上红苏占领东北,他们撤走的时候,虽然拆了大量的机器回国,但是也留下很多武器给红方。

    红方的实力大大增强。

    张浩也告诉红方,东北境内大量的以前的旧军队,他们没有出路,是可以收编的,只要愿意站在人民一边,按照人民军队的章法来管理,就可以用。

    相反,蒋的部队到了东北后,没有利用这些部队,所以这些部队很多都被红方收编。

    张浩在东北认识很多人,他也给了红方很大的帮助,帮助他们收编说服这些军队。

    张浩对于东北的建设更是了如指掌。

    他给了红方很大的帮助,重建东北的工业。

    当然,在和蒋军战斗的时候,首先恢复的是兵工厂工业。

    当红方的军队和蒋军对战的时候,他们的炮火等等,是非常的强大的,这也有张浩的帮助。

    红方和蒋的战争打了三年,第一年,红方撤退为主,第二年,红方开始反击。

    第三年,红方大反攻。

    张浩在其中也付出很大的心血。

    红方撤退的时候,他不断的获取情报,让红方度过危机。

    当红方开始反击的时候,他也不断的把各种情报传给红方。

    作为一号神秘情报的来源,张浩在红方的最高决策者那里都是有名的。

    红方在蒋内部有很多的潜伏者,但是张浩的情报无疑一直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为张浩的情报一直和红方得到的其他情报一样,所以决策者也非常的相信张浩的情报。

    张浩最关切东北战役,在许多时候,都给了建议。

    在最关键的时候,张浩强调,一定要在锦州扎上口子,争取全歼将军在东北的的部队。

    其实张浩对将军在东北的部队,还是有些眷念的,因为那里有远征军的熟人,一起在缅甸丛林战斗过。

    但是,为了人民的未来,张浩只有忍痛如此。

    民族未来高于一切。

    东北,红方打下后,张浩又提供了详细的建设工业的一些计划,他知道,东北主要恢复了工业,就能支持全国的解放事业。

    事实就是如此。

    红方的军队如潮水般入了山海关,京津的取得就是必然了。

    当时张浩的意见也是要和平解决,但是他也知道傅将军很倔强,不给他四面楚歌,他不会低头。

    所以,张提出也是先围死,拔掉天津,京华一定可以和平。

    果然,红方打掉了天津守军后,傅将军无奈了。

    张浩也亲自给傅将军信件,希望他能站在人民一边。

    张浩和傅将军有过一面之缘。

    最后平津搞定。

    然后就是徐蚌会战。

    徐蚌会战,张浩几乎随时把蒋军情报给红方。

    那场大战里,变化瞬息。

    红方的将军非常的出色。

    张浩很佩服。

    虽然自己给了很好的战略,但是那些将军们打得很好。

    这是一场大棋。

    一个穿越者,当然可以下得更好。

    所以,当红方在京华成立时候,张浩在香港遥遥祝福。

    他也多想去看,去听。

    可是,他不能,他还要做更多的事情,他如果去了,就不能做这些事情了。

    所以,张浩是不会让任何敌人扼杀新生的国家的。

    红色国家也是张浩的生命。

    他决定,去东北。

    香港的公司,荷花来管理,他留下几个金刚帮忙。

    然后他带着余下的金刚,一起去东北。

    他和红方取得联系,对方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名字啥的,都是另外取的,叫做刘宇。

    他甚至稍微易容,反正他也精通这个。

    就是不想被人认出,影响他以后的事情。

    他先去了京城,在军队总部,见了一些人。

    他给对方做了培训,讲了米国军队的特点,那是他在远征军学到的。

    还有关于这次大战如何打,他也给红方将领们沟通了。

    他重点在东北的这支出国军队的司令部,和对方仔细的沟通。

    张浩拿出地图,大致的讲了他的一些判断。

    虽然很多是来自他读到的历史,但是,很多还是自己的看法。

    因为他已经融入这个时代。

    他指出,米军的武器装备很不错,飞机炮火等很强大,我们空军很弱小,前期必须多打野战,奇袭战。

    还有,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兵力包抄的特点,大量围歼敌人。

    争取前期打几个突然来的包围战,把敌人打蒙。

    后期,敌人如果熟悉了我们的打法,可能我们的优势会减弱,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的装备已经改善,红苏会给我们更多支持,我们可以抵挡住敌人的反扑,并且在大范围内,游刃自如。

    但是,举国打这一仗,我也建议不宜太久,如果敌人撑不住了,我们也赶紧和他们谈,争取完美结束战争。

    这些话,他也是给最高决策群的专家团队说过。

    张浩和对方的将领们谈了很久,也专门开了培训会议。

    张浩仔细讲了米军的特色,和在京城一样。

    然后,对方基本都听懂了。

    张浩才和他们告别。

    他知道,红方的军事指挥系统很严格的。

    他们会在事前听自己的意见,但是一旦开打,自己不见得能起多大作用。

    不像在蒋军那样,蒋军其实比较松散。

    自己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前期也广泛的听了,对他们的战斗是有帮助的。

    在回来的路上,张浩看着这白山黑山,想起了青年的时光,不禁感慨万分。

    火车在飞驰,往南。

    白山黑山不见了,山海关在眼前。

    张浩特意下车。

    他再次参观了山海关。

    这山和海的壮丽依然。

    天佑我国!

    张浩看着这山海关说道。

    他不知道战争的结果会如何,虽然历史是那样,但是,万一不是呢。

    希望英雄的军队能够挡住米国军队。

    然后,他离开了山海关,他上车,继续南行。

    在京华,他想起了那次遇刺。

    想起遇到荷花。

    似乎很多年过去了。

    但是他不能去想,一想就会想起更远的时代。

    那个穿越来的时代。

    眼前一切,已经改变了,都是中山装的人,都彼此称呼同志。

    张浩在京华又停留几日。

    他这次没多工作了,该做的差不多了。

    他更多是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游走,怀念过去。

    那个军阀的年代,袁还在的年代。

    袁刺杀了他的父亲,穿越来后遇到的父亲。

    然后他躲避。

    然后出关。

    后来他也多次来京华。

    一次次都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心情。

    现在,他又来了。

    可是,旅途匆匆。

    古老的城墙正在消失,新的京城在出现。

    他特意去了香山,碧云寺,那里有孙先生的衣冠冢。

    张浩曾经在这里,送走了孙先生。

    他忘不了自己陪孙先生来到京城,然后。

    在衣冠冢那里,他深深的一鞠躬。

    “先生,国家一定会富强的,您放心,也一定会统一的,您放心!”

    虽然,张浩也略带迷惘。

    因为在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依然没完成统一。

    我能做些啥,能够改变些啥?

    张浩有些迷惘,接下来,他还有多少年?

    张浩知道,自己不是少年了。

    自己也是五十的人了。

    穿越来的人,也是有寿命的。

    迟迟不见召唤回到现代,难道那个老人,让自己在这里,一直做下去?

    好吧,那就做下去吧。

    希望能改变历史,更多的改变历史。

    离开京华,继续南去。

    华国大地,让他无比眷念。

    河北,河南,湖北,他想起北伐的时候,那个激情的岁月。

    似乎都远去了。

    自己指挥唐将军的部队,唐将军对自己言听计从。

    突袭,包围武汉,改变了历史。

    似乎是昨日。

    戎马生涯,如梦。

    再南下,广州。

    大时代的印记似乎还在他的脑海,那些过去,还在。

    他似乎想起孙先生的音容笑貌。

    想起他给自己的说的,北伐一定要成功。

    他在广州,去了很多地方。

    黄埔军校是必须去的。

    那是大时代重要的东西。

    很多历史都是从那里出来的人改变的。

    张浩想起,自己这次回来,也见到了一些黄埔出来的将军。

    他们在红方,过得很好。

    张浩也有些遗憾,没有去看那些关起来的将军,蒋军的那些黄埔同学。

    他们正在接受改造,很多人张浩是认识的,在打鬼子的时候,也一起努力过。

    张浩提醒自己,过些年去吧,现在很敏感。

    过些年,自己就以回乡的名义去看,就不影响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张浩离开了黄埔,继续往南。

    在出境的时候,他看着后来的那个南方大城市所在。

    当时还是一个简陋的地方。

    谁知道后来的事情呢。

    但是,现在必须要做的更好,张浩告诉自己。

    离开口岸,张浩回头,故国在身后。

    但是眼前,香港也是故国啊。

    想到这里,张浩微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