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475章 就是不讲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历史的车轮就是如此的在前进。

    张浩依然在山西,协助山西做一些事情,阎虽然暂时隐居,但是他的部下还在这里,他们依然在建设山西。

    张浩此刻的眼光,看向了抗战的时代。

    他知道,要为抗战做准备了。

    这也是一个大事。

    红色组织在南方的战斗,张浩知道,自己也帮不上多少忙,因为他们有顽强的战斗力,有紧密的组织。

    还有很多的优秀人才。

    但是蒋的组织没有这样严密,如果东瀛人大举入侵,不堪设想。

    还是去做一些以后抗战规划的事情吧。

    他觉得这是他来这个时代的意义。

    协助山西做了一些规划,建设方面的,张浩觉得,还是要想法去见蒋。

    张浩来到了南京。

    此刻的蒋,正在规划部署围剿红色组织。

    张浩见到了他。

    “你这些年,为了国家也辛苦了,你是不是应该来做些该做的事情啊?”蒋对他说道。

    张浩觉得,蒋似乎有些琢磨不定了。

    “我没啥本事,就是东奔西跑,做些感兴趣的事情而已,现在来见蒋先生,是觉得时间紧迫,东瀛人逼我太甚!”此刻是,918的前夜,但是,东瀛人在东北的野心,似乎也在渐渐暴露。

    当然,他们在华国的野心,早就暴露。

    “你在东北看到了啥?”蒋很感兴趣。

    “他们炸死了张大帅,就是希望东北混乱,然后投入他们怀抱,可是少帅易帜,打破他们的梦想,如今东北外交掌握在中央手里,他们无法胁迫东北的少帅,所以他们必然会更进一步冒险。

    当然,对于全国来说,如果他们在东北冒险,必然会在华北,华东都开始冒险,如果我们不屈服,我们不愿意成为他们的附属国,他们就可能更进一步,我们和他们的战争不可避免。”张浩说道。

    “是呀,我也感觉到,所以我也急,只是攘外必先安内,我必须尽快围剿红党,才能腾出手来准备抵抗东瀛人。”蒋说道。

    张有些无语,这些话,似曾相识,可是,不对啊,他不知道咋说。

    “我内心也恨东瀛人,张浩,给你说了吧,济南事件,我觉得是国家耻辱,可是当时我必须忍下去,我后来每日都在日记本上写雪耻!他们是不拿我们当人看,我也是不能忍的!”

    “但是,红色组织也要回要我的命啊,他们和我们不是一个思想。”蒋说道。

    张浩当然知道,蒋虽然骨子里也恨东瀛人,但是,也在骨子里觉得要消灭红色组织。

    张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蒋不围剿红色组织了。

    想起当初,自己也被张大帅猜疑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必须小心,才能做更多有用的事情。

    “可是,我们必须要做准备。”张说道。

    “你不来帮助我围剿红色组织?他们对我们威胁最大,必须加以铲除才行。”蒋说道。

    “可是,如果全力以赴去围剿了,东瀛人一旦开战,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那就很危险了,我们会亡国的。”张浩说道。

    蒋在沉默。

    “红色组织不足为虑,我觉得蒋先生可以好好准备下抵抗外敌的事情。”张浩说道。

    “哎,我尽快处理红色组织的事情吧,那这样,先生回来就好,我知道先生的能力,不光是在谋略上,在建设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你来统筹规划为日后的对东瀛战争的规划如何?”蒋说道。

    张浩点头。

    既然这事必须要办,那就自己来办吧。

    蒋自己愿意进围剿的泥潭,他就自己进吧。

    自己还可以悄悄帮助下红色组织。

    张浩得到一个职务,那就是在国防委员会下的危机事务预备中心负责人。

    其实就是针对东瀛的。

    这个中心是秘密的,只有蒋知道。

    对外宣传是应对灾害的。

    张浩开始了规划。

    他拜会了那位著名的军事家,蒋百里先生。

    蒋百里先生此刻精神很好,目光深邃。

    张浩觉得心里很踏实,蒋百里的意见,一定对国家有帮助。

    “我觉得东瀛人对我必然有一战,先生如何想,我说服了蒋先生,开始做抗战准备,先生有何建议?”张浩说道。

    蒋百里看着张浩,“张先生也是国士一般的人才,蒋先生让你做筹备抗战的事情,很好,这很重要。我其实也写了个东西,不太成熟可是,你可以先看看。

    当初北伐的时候,东瀛人发动济南事件,我就知道,他们是必然的要和我们大战的。

    他们炸死了张大帅,我也知道他们对我们的野心,不光是想想,也是要化作行动的,当初那个田中奏折,不就是说明了吗,我相信是真的,他和军部的矛盾只是方法和步骤不同而已,是主导权在军部还是在他的文官政府这点不同而已,都是要灭亡我国。”

    张浩点头。

    他接过了文稿,仔细读来。

    “以后这书可以叫做国防论!”蒋百里说道。

    张浩仔细看。

    蒋百里在《国防论》的思想,归纳起来有三。

    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

    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内-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

    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容,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

    "说的太好了!”虽然在历史上读到,但是在这个时代,面对危局,读来,还是觉得如启明星一般。

    张浩知道,蒋百里虽然在1938年早逝,战争发展,恰恰按照他的预料进行,反映了他对两国实力与战略态势的准确把握。

    蒋百里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文章中,更掷地有声地提出了今后中国对日战略的指导方针——“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

    此刻,蒋百里也说了,“反正,不管如何,就是不能和它讲和!讲和我们才是真的输了!”

    张浩点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