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代艺术辞典-绘画性抽象之后的抽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绘画性抽象之后的抽象(Post Painting Abstraction)

    现代绘画流派。继抽象表现主义以后的一种抽象画派。萌芽于50年代末。形成于60年代。该画派的艺术家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笔触奔放,色彩飞溅,讲究画面肌理等手法,而代之以轮廓明确的抽象形状和光滑平坦的大色面,没有图样与背景的区分,整幅画就是一个单元,纯粹地追求色面与造型的绘画效果。还有人命名该画派为“抽象形式主义”、“硬边艺术”、“色面绘画”、“系统绘画”、“最低限绘画”等。不过,“色面绘画”和“绘画性抽象之后的抽象”这两个名称后来较常用。早期的以及60年代中期的该派画家,都用一种造型要素来构成画面,如诺兰德的画用圆形、莱因哈特的画用十字形作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画面。因这种绘画讲究秩序性,所以又叫系统绘画。阿克力(Acrylic)颜料的开发和生画布的使用,也是这一派绘画的一个特色。此画派曾活跃于70年代。(张雅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