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我爱咬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爱咬嚼

    一

    用《百家姓》中的字去套在外国人的头上,我说这只是实力的问题。“忽必烈”何曾没有人希望把他改姓为“胡”,“瓦德西”何曾没有人希望把他改姓为“华”,“努尔哈赤”何曾没有人希望把他改姓为什么什么。但是他们的手上都是有刀的,谁敢到老虎头上去抓痒呢?Gogol是文人,Wilde是文人,手上没有刀,而且是死了,自然由你们欺侮。但你如果跑到东交民巷去,硬要建议请“加拉罕”改姓“贾”,恐怕难免要吃外国火腿罢。

    话又说回来,依旧说到实力问题。没有实力的蹩脚外国人,要想在中国人的皮肉上揩点油,那么,不但你送“百家姓”的帽子给他戴,他要感激得不可言喻,即使你不送给他,他亦着实愿意自侪于“百家姓”之列。姓张王李赵的外国人多得紧呵!岂但改姓,满清时代还有在玄色大礼帽上加红顶蓝顶的哩。

    奴隶大抵如此:别的实力上不争气,只能在文字上弄点小把戏,自以为便宜极了。但是世间也多聪明人,他们总会说:“好,姓你的姓是没有不可以,只要你答应我吃你的血。”奴隶的着眼点大抵在乎“姓”,并不在乎“血”,于是乎外国人便可畅所欲为了。这叫做衰落民族的气量。

    二

    骂人的文章不要登,骂得使人讨厌的文章更加不要登:小姐们这样说,老爷太太少爷们何尝不想这样说。记者先生却照例来一套模棱两可的不得罪人的(伏老不要见气)答语。

    我这种人大概一辈子也做不好记者的了,我的意见是:骂人的文章固要登,骂得使人讨厌的文章更要登。要怕人骂的讨厌,最好是自己不做讨厌的行为,防人们的嘴防得了的么?政府因为有枪,他们不怕被人骂,小骂可以拘记者,大骂可以封报馆。平常人不愿听人的批评,(自然更不愿受人的骂了,)自己手上却没有枪,于是误认记者先生为有枪阶级,要想借他的力量芟除异己的文字。这种思想其实比封报馆的办法更傻。

    * 刊一九二五年二月十二日《京报副刊》,署名平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