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随感录六十二[26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264]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265]去黄河几丈么?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桑间濮上[266]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四斤的担,您能挑么?三里的道,您能跑么?

    他们如果细细地想,慢慢地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于是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

    愤恨只是恨恨而死的根苗,古人有过许多,我们不要蹈他们的覆辙。

    我们更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一副恨恨而死的脸孔,其实并不恨恨而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