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言情宗师张恨水作品合集-孟姜女(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孟姜女走上前,拉住万喜良一只手道:“你走得这样快!路上要用的东西,我一点没有给你预备,这怎么好?”军官插言道:“这一层,你倒不用发愁。今天走,不过是到县里集齐。明天有几百人上道呢。长亭之上,你们还可以送行啊。至于要办的东西,你们只管办好,今日下午,可以送到县里去,交给本人收下,这事决没有错。”

    善田站在门边,望了儿子道:“这样看起来,县令老早知道这一件事吧?”军官不说话,只是笑着。孟姜女还站在丈夫面前,垂泪道:“你这番前去,丢下公婆这大年纪,后事是难说的,不过我在家中,总好好地伺候公婆,这事你尽管放心。”喜良看见两个兵,看守住了母亲,另外也有两个兵看守了他的父亲,心里就难过万分,要哭,自己已气极了,哭不出来。孟姜女说了这些言语,他垂下泪道:“那我是放心的。只是我们相聚,只有百日,时候是太短了。还有岳父岳母待我忠厚,我也不能去拜上一拜,就被拉走了。回头你见着岳父岳母,替我告罪吧。”孟姜女也有几句话要说,但是屋子前面,已有了一片哭声了。

    军官道:“你们听见吗?这是你们同村子里人,已经走了。因为你是诸生,所以我亲自来了一趟。现在人家都走了,话也说完,走吧!”这就有两个兵,过来拉他的衣服。喜良还是不走,他道:“我走就是,何必这样忙呢?”军官道:“你还有什么话说吗?”喜良道:“自然有呀。我们一家人,好好地过着团圆的日子,现在拆散了,生离死别,就是这一会儿,还没有话说吗?”军官将脸色一变道:“是我将你家拆散吗?走!我们管不了许多!”

    军官刚说一个“走”字,那些兵就几个人拖一个,往前拉着走。喜良无法抵抗,就跳着叫道:“爹,妈,贤妻,我被拉着走了!明天十里长亭告别,得来啊!还有贤妻刻的一双人影,这竹简我放在床头边,你也给我拿来。”孟姜女哭着答应,这时,万家还有三个人,被四个兵上将他们拦住,一步不能向前。眼看万喜良被三个人带推带拉,就拥出了大门口。孟姜女哭道:“我明天长亭告别会来的!”但是爹妈除喊了几声“我儿”之外,其余的话已来不及说,人就被拉得没有影子了。

    这会子万家的人,真哭得死去活来。善田扶着大门,看见那些兵拥围着十几个百姓,点过了名,口里打了个胡哨,就一窝蜂地走了。这里何氏坐在蒲墩上呜咽。孟姜女现在将眼泪抹干,走过来向婆婆道:“妈,现在哭也无用了,我们将喜良的寒衣被条清理出来,明天让他带了走。”善田走了进来。插言道:“虽说被条寒衣让他带着,可是喜良没有多大气力,多带了恐怕他带不动啊!”孟姜文道:“是。我们带上两件厚些的衣服吧。”何氏道:“被条要带的啊,若无被条,那不要冻死我的孩子吗!”说了又哭。

    善田因舍不得儿子,就自己出了大门,登在高些的地方,对村子外面了望。果然,有几十个兵士,押了一批青年往县里的路上去。自然,这些青年舍不得家中妻儿老小,但是押解这批青年的士兵,只管把马鞭子凌空指挥。这要是有一下甩在身上就是一条血痕,所以那班青年,也只有低了头,拔了脚步往前走。善田只管望着,后来人只剩点影子,才叹了一口气,打算回家去。这时同村的万长发、万经久两个老人,各擦着眼泪,向村子里走来。善田拱拱手道:“两位是送令郎去修长城的吗?”长发、经久二人都停了脚步。长发叹口气道:“是呀!看见你的令郎也在内。”善田道:“可是他从小就抄书,一点气力没有,这回去我看是凶多吉少。”长发道:“明天长亭上还可以会一面。过去的事,我们也不必想了。明天不要错过就是了。”善田道:“明天什么时候我们才去?”经久道:“那我们一早去吧。军官说了,叫我们去早点,他们要吃了早饭动身。至于衣服等项,可以今日送到县里去。”善田道:“我们听的,大概都是一样,我们回去检点衣服吧。”两个老人连连点头,什么也懒得说了。

    善田走了回家,婆媳二人已停止了哭泣,将喜良的衣服等物,在床上捆了两个包袱。何氏还一面找着,一面心想还要带些什么。善田见她婆媳二人,都已走到床面前,一律默然,因道,“孩子挑上二三十斤重的东西,那就很吃力。你们还想些什么呢?”孟姜女把包袱拍了两下,因道:“这包袱里,是一床被条,另外一个,是衣服和零用东西。他若修长城,只要三五个月,这些东西,也就够了。若是三年五载,甚至于十年八载,那就太不够了。所以我就想给他带些钱,只要喜良有钱,那就不怕了。”善田道:“钱自然要给他一些,但是家里少得很啊。”孟姜女道:“儿还有一点钱,是我父亲给儿的,都给他带去吧。”善田道:“你不要用吗?”孟姜女道:“现在是他要紧。至于我,也不用钱;就是用钱,儿会向父亲要去。”善田道:“儿真是一个好媳妇!”

    六 长亭

    看看太阳已是偏西了,善田不敢耽误,收拾好包袱。孟姜女拿出来的钱,也用小口袋盛了。善田接过来,掩藏在长衣里面,便拿进一副小担子,把包袱搁在担子两头,再不多话,挑着担子,便向县里来。县衙这时划了一个院子,将去修长城的人,都聚在一处。门口,有十几个兵士把守。善田来到门首,将儿子喜良去修长城的经过,告诉了兵士,这才让他挑了担子进去。

    善田来到院中,见有二十几个人,也送东西来了。他们要见修长城的人,兵士大声喊着谁的名字,谁就出来。出来之后,和先喊出来的人站在并排,自然这位送东西来的家长,就和出来的人面对面了。这里的规矩,是不许错的。因为这地方,也有十几位兵士在旁边监督,谁要是错了,这兵就过来大声干涉。善田见人家怎样作的,自己当然照样。把担子放在面前,自己就在担子前站定。

    院子北面有几间屋子,兵士向那屋子一声喊:“万喜良!你家送着东西来了!”就见一扇门打开,喜良跑了出来。他喊了一声“爹”,忙跑到担子面前,对善田跪下。万善田看到儿子跑出来,两眼不住地落下眼泪,及至喜良跪下,便弯着腰,伸手摸摸他的头和两肩,轻轻地叫了一声“孩子!”喜良等父亲摸过了,自己才慢慢地起来。善田道:“这担子上的一些东西,都是仔细地想了一想,才给你拿来的。多了怕你挑不动。多亏了儿媳妇……”善田看看四周,兵士站着两丈远,关于钱的事不便提,就道:“都是她检点的。”说着低下身去,将东西慢慢地翻弄,故意把长衣解开半边,好像是怕热,乘人不留意,就把盛钱的小袋放在挑篮里的包袱里面。喜良当时会意,便点点头道:“孟姜女的好意,我很感谢。”

    善田道:“这包袱里一点东西,儿要仔细地用。这修长城,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够完工啊!”喜良道:“是!明天约是太阳有两三丈高的时候,我可以和家里人会面,还望你二老和孟姜女在长亭等候。”善田道:“我们一定到。儿还有什么话说?”喜良将衫袖擦着眼睛道:“我现在只有二十二岁,修长城算它日子长些,也不过十年吧。那个日子,也不过三十二岁,所以我劝爹娘,不要太难过。”善田道:“我儿此话,虽说得是,但你这一路吃喝,秋天到了要换寒农,这都要自己看管。还有,你修长城,无论在何处,都在千里之外,那可没有谁人看望你,凡事都要自己保重。”话到这里,彼此望了一望,好久都没有话说。

    这时,衙门里有人进来,大声道:“现在天色快黑了,所有送东西来的人一齐出去!有挑担子的,把担子放下,他们自会挑了进去。”他说着,手上拿了马鞭子,只管在空中乱甩,看那样子,好像要打人。大家不敢多说话,都悄悄地走去。善田只说了一句“明天准来”,也走出了大门。

    善田走到家,已经是初更天了,见何氏同孟姜女都坐在堂屋里等着。孟姜女见了善田,便站起来问道:“爹爹回来了。见着了喜良吗?”善田对屋子外头望望,就将到县里的情形,说了一番,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不说了,明日我们都到长亭送他一程吧。”

    次日鸡鸣,万善田家三口,就赶快起来,对邻居托付了一番,将大门反锁了,就往长亭上去。这虽是夏日天气,但一早起身,还觉得晓风吹在身上有点凉意。远望天角,那西落的残月,配上三五点晓星,更显得凄凉。孟姜女在前面走着,说道:“爹,天色快要亮了。我们送喜良走,是越走越天明,这倒是很好的彩头。”善田在后面跟着走,心想:天总是要亮的,这是什么彩头?不过嘴里不这样说,便道:“是,那就很好。”

    三人说着话,由大路上慢慢行走,天就亮了,也到了长亭。这长亭是一片松树林子,林中间有个八角形茅草亭。这时送行的人,男女老少已经来了很多。亭下有一条通咸阳的大道,人都聚在大道两边。万家三个人就坐在松林边的草地上,等候修长城的人。

    太阳两三丈高,这些人果然来了。头里是一位军官,骑着一匹高大的马。军官身后跟着二三十个兵士,都穿着战衣战裙,扛着刀矛。再后面有一百二十多人的队伍。全是被拉去修长城的。这些人都挑着担子,上面有被条包袱等物。最后,又是十几名士兵押送。

    到了长亭,前后几十名兵士,立刻散开,将修长城的人包围了一个大圈圈。这些兵士,把手上的武器,扬了起来,一面叫道:“修长城的人站定了,你们别动,准你们同家里人会面,可别乱跑!”修长城的人,听了兵士的话,各人只管往前走,走到亭子边上,兵士喊叫他们站定。各人就把担子一齐放在地上。两旁送行的人,看见自己的亲人,就“我儿!”“哥哥!”叫个不歇。可是被喊的人,只是向家中人点头,不敢说话。

    有个军官,走上那草亭子,先向四周看看,见兵士四围把住路口,而且修长城的人的至亲都在这里,他们也跑不了,这才道:“现在准许你们同家里人会面,走吧。”大家听到一个“走”字,就各人奔向自己的亲人。

    喜良跑到松树旁边,家里人就迎了上去。何氏老早就叫道:“我儿呀,这一下,可见着你了!”二老站在松树旁边,孟姜女斜靠着松树站定。喜良叫着“爹爹,妈妈”,慌忙跪下,磕了四个头,回头站起,又向孟姜女作了三个揖。善田道:“儿,我这时有话也说不出,只望你随时保重得了。”何氏连连叫着“我儿”,也是有话说不出来。

    孟姜女料靠着松树,皱着双眉,闭拢了嘴,眼泪一滴一滴往下落,她摘了一根松针,把松针一下一下地扎着自己的衣服,这就好似扎着自己的心。喜良道:“你待我太好了。知道我带不了许多东西,就给我多带些钱。可是我家里没有钱,你就把你父亲给你的钱都给我了。”孟姜女走上前两步,把松针一丢,尽力忍着眼泪,拉着喜良的手看了一看道:“你怎么说这样的话!你的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你的呀!你没有力气,修筑长城,怕你干不来啊!”喜良道:“这也无妨。我们好多人都没有干过粗工,做做自然会好的。”孟姜女道:“家事你不用管了,总尽我的心力去作。二老非常地爱我,干得不好,也会包涵的。”二老都点头。喜良道:“我知道你会把家事治好的。还有那片竹简,上面刻了两个人影,我现在带在身旁,修长城的时候,我也带着它。将来我也带着回家。贤妻,到那时你当夸我,这东西还带着啊!”孟姜女道:“但愿如此!可记得你在我家,让梨碰了一下,当时我还说,等梨子熟了,多吃它几个。现在梨还没有熟,你就走了!”喜良道:“这样事,提起来太多了,我们不想也罢。”

    喜良看他爹妈只是流泪,因道:“二位老人家,不必哭了。但愿修好长城,早点完工,早点回来,”善田望着天边,将手划着道:“听说这长城,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边,这多么长呢!这完工的日子,知道有多久啊!”喜良道:“我们是往西边去,大概是从西北筑起,筑完了西方,大约就完了。”

    这时,忽然有人喊道:“归队!”喜良喊道:“哎呀!我要走了。”孟姜女向前一跑,两手扯着喜良的衣服,叫道:“丈夫,你只和家中人会一面,就要走吗?”喜良哽咽着道:“我也没有法子啊!”这时善田、何氏都伸手将他衣服拉着,都哭着道:“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啊!”但是这时有好些个人继续地喊着“归队”,同时,一百二十多名修长城的,都被家中人拉着,又齐声在哭,一片叫儿子的、叫丈夫的声音,弥漫了长亭前后。

    孟姜女哭道:“丈夫,你这一去,何时见面,那是难说的。你若是不回来,我就伺候公婆;公婆不在,我就天涯海角去寻你。若是寻你不到,我决不回来!”说到这里,她拉着衣服的那只手,死命不放。这时那个军官,对兵士又发下命令:“叫他们赶快归队!我数上一百,若过了一百,就要杀人了!”他说过了,那些兵士就喊道:“赶快归队,若是归去晚了,那就要杀人啦!”

    这句要杀人的命令,经兵士这样一喊,那修长城的人,也不管被拉得多紧,把拉着的人尽力一推。把手打脱,回头就跑。喜良也是一样,一阵风似地把家里人摆脱,自己只抬手摇摇,就赶快归队。那军官见一百二十多人都来了,喊一声:“走!”所有修长城的人走前,兵士走后,就离开长亭了。送行的二三百人,就齐声大哭,有的还追着观看。这里何氏大喊一声“我儿”,便哭着往地上一倒,善田和孟姜女也哭着蹲在松树边上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