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生命的承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王举芳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

    ——荀况

    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

    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玄”,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

    8岁那年,他对父母说自己很喜欢写作,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父母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更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他说作家就是写写东西就可以赚钱,面对“异想天开”的儿子,父亲给了他两巴掌,怒斥他说:“哪有这么好的事?”

    父母的不支持和不理解让他小小的心房平添了很多忧伤,他只好把梦想埋在心底,疯狂读书。小学五年级之前,中国大部分重要的古典名著他都读过,有的读了好几遍。他喜欢苏东坡和纪伯伦的作品。因为苏东坡无论怎么漂泊,经受怎样的苦难,他都能写出很美的诗。而纪伯伦的散文短而精,他渴望自己像纪伯伦那样,写出简短但能感动人心、使人得到启发的文章。

    一直坚持写,却一直没有收获,这让他彷徨和迷惘。

    那一天,他一个人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陌行走,走到一处农屋前,有一位老人正在那里栽花。他走过去看,老人把花儿一棵一棵栽进提前挖好的土坑里,最后,只剩下一株看上去很柔弱的花,细细的梗儿上只有两片蔫了的叶子,看上去一点生气都没有。老人仍然像对待其它花那样,认真仔细地把弱小的花儿栽植好,再认真仔细地培土、浇水。

    他想:这花这么柔弱,栽植它简直是白费功夫。

    老人看出了他的疑问,说:“再弱小的花儿,只要给予它阳光雨露,它也能开出漂亮的花儿。”他没说话,只笑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他天天去看那些花儿,去看看那株柔弱的花儿能不能经得住风雨的考验。正像他所预料的那样,那株柔弱的花儿仅有的两片叶子掉落了,枝条上端也出现了萎蔫。

    可是那个老人,依然给它浇水、松土,照顾得非常仔细。

    他终于忍不住了,对老人说:“这花不会再活了,您何必这么费心栽培它呢?”

    老人用慈祥的目光看着那株弱小的花儿,无比庄重严肃地说:“我用生命保证,这株花一定会活过来,并像其它花一样开出毫不逊色的花朵。”老人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第一次,他听到了关于生命的承诺。

    他也给了自己一份生命的承诺:“我用生命保证,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接下来的日子,他坚定自己的梦想,每天坚持写3000—4000字。

    每一个成功者都经历过艰难,在走上文学道路的初步阶段,他的生活是窘迫的。为了生活,他在屠宰场找了一份杀猪的工作。

    猪场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苍蝇到处乱飞,处处流淌着腥臭的血水。这样的环境,和自己的梦想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望着湛蓝的天空,暗自叹息。

    他想起了那株柔弱的花,那个栽花的老人,老人的话始终在心头萦绕:“我用生命保证……”他在心底默念自己的承诺:“我用生命保证,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一股无形的力量瞬时充满胸膛。

    每天下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小房子里时,已是暮色降临。洗完手,吃过简单的晚餐,铺开稿纸,他便开始写作。生活的压力,他不逃避,因为生命的承诺,让他没有理由不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用坚强的心创造一种温柔,在身处恶劣环境时保有一种浪漫。就这样,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为了梦想,他咬牙坚持。

    多年以后,他成了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人生际遇,难免坎坷黯淡,给生命一份承诺,心灵就有了战胜困苦和衰弱的勇气。生命的承诺,如沧海的皱褶里朵朵永不凋零的花,温暖馨香,千古不变,让心灵轻盈明朗,让梦想四季脉动,也让生命,显示出它的伟大与光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