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闲谈在他听来是商机,胡雪岩谋划开丝行(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拟开丝行

    这是胡雪岩第一次听见老张谈到他女儿,“叫”这个如何,“叫”那个如何,口气倒像是佣人听小姐的吩咐,不免有些诧异,但也明了阿珠在他家,真正是颗掌上明珠,她父母是无话不听的。

    “胡老爷,”老张又说,“我备了只小划子,划了你去。这里也实在太闹了,连我都厌烦,城河里清静得多。”

    于是下桥上船,向南穿过万安桥,折而往东,出了水关,就是极宽的护城河,一面城墙,一面菜畦,空阔无人。端午将近的黄梅天,蒸闷不堪,所以一到这地方,胡雪岩顿觉精神一爽,脱口赞了句:“阿珠倒真会挑地方!”

    “喏!”老张指着胡雪岩身后说,“我们的船停在那里。”

    船泊在一株柳树下面。那株杨柳极大,而且斜出临水,茂密的柳绿覆盖了大半条船,不仔细看,还真不大容易发现。

    胡雪岩未到那条船上,已觉心旷神怡,把一脑子的海运局、钱庄之类的念头,忘了个干净。倒转身来,一直望着柳下的船。

    那面船上也有人在望,自然是阿珠。越行越近,看得越清楚,她穿一件浆洗得极挺括的月白竹布衫,外面套一件玄色软缎的背心,一根漆黑的长辫子,仍然是她改不掉的习惯,把辫梢捞在手里捻弄着。

    小船划近,船上的伙计帮忙把他扶上大船,只见阿珠回身向后梢喊道:“娘,好难请的贵客请到了!”

    阿珠的娘在后梢上做菜,分不开身来招呼,只高声带笑地说:“阿珠,你说话要摸摸良心,胡老爷一请就到,还说‘好难请’!”

    “也不知道哪个没有良心?”阿珠斜睨着胡雪岩,“人家的船是长途,我们的船就该是短程。”

    阿珠的娘深怕她女儿得罪了“贵客”,随即用呵斥的声音说道:“说话没轻没重,越说越不好了。”接着,放下锅铲,探身出来,一面在围裙上擦着双手,一面向胡雪岩含笑招呼:“胡老爷,你怎么这时候才来?阿珠一遍一遍在船头上望。”

    这句话羞着了阿珠,原是白里泛红的一张脸,越发烧得如满天晚霞,抢着打断她的话说:“哪个一遍一遍在船头上望?瞎说八道!”话一完,只见长辫子一甩,扭身沿着船舷,往后舱就走。

    水上女儿走惯了,看似风摆杨柳般摇摇欲坠,其实安然无事,但胡雪岩大为担心,慌忙喊道:“阿珠,阿珠,你当心!不要掉到河里!”

    阿珠没有理他,不过听他那发急乱叫的声音,心里觉得很舒服,不由得就把脚步放慢了,一步一步很规矩地走着。

    “胡老爷,你看!”阿珠的娘仿佛万般无奈地,“疯疯癫癫,拿她真没法子。”

    “你也少噜苏了!”老张这样埋怨他老婆,转脸又说,“胡老爷,你请舱里坐。”

    进舱就发现,这条船油漆一新,收拾得比以前更加整齐,便点点头说:“船修理过了?”

    “老早就要修了,一直凑不出一笔整数,多亏胡老爷上次照顾。”

    “以后机会还有。”胡雪岩说,“王大老爷放了湖州府,在杭州还有差使,常来常往,总有用得着你船的时候。”

    “那要请胡老爷替我们留意。”

    “本来,这种事不该我管。不过,你的船另当别论,我来想个办法。”胡雪岩沉吟着,想把老张的这条无锡快,当做海运局或者湖州府长期租用的“官船”,让他按月有一笔固定的收入。

    沉吟未定,阿珠又出现了,打来一盆脸水。这下提醒了老张,站起身说:“胡老爷先宽宽衣,洗洗脸,吃碗菜。哪天到临平,要吃些什么菜,等下叫阿珠的娘来跟胡老爷商量。”

    等老张一走,胡雪岩就轻松了,起身笑道:“阿珠,你的脾气好厉害!”

    “还要说人家!你自己不想想,一上了岸,把人家抛到九霄云外。平常不来还不要去说它,王大老爷到湖州上任,明明现成有船,你故意不用。你说说看,有没有这个道理?”

    她一面说一面替胡雪岩解钮扣卸去马褂、长衫,依偎在身边,又是那种无限幽怨的声音,胡雪岩自然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等她低头去解他腋下的那颗钮扣,他不由得就伸手去摸她的如退光黑漆般的头发,阿珠把头再往下低,避开了他的手,同时抗议:“不要动手动脚,把我头发都弄毛了!”

    “你的头发是自己梳的?”

    “自然罗!我自己梳,我娘替我打辫子。我们这种人,难道还有丫头、老妈子来伺候的福气?”

    “也不见得没有。”胡雪岩说,“丫头、老妈子又何足为奇?”

    这话一说完,阿珠立刻抬起眼来,双目流转,在他的脸上绕了一下,马上又低下头去,捞起他的长衫下摆,解掉最后一个扣子,卸去外衣,然后绞一把手巾送到他手里。

    他发现她眼中有期待的神色,不用说,那是希望他对他刚才所说的那句话,有个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他已悔出言轻率,便装作不解,很快地扯到别的事。

    这件事,足以让阿珠立刻忘掉他刚才的那句话,他解开他带来的那个包袱,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箱子,仿照保险箱的做法,用铁皮所装,漆成墨绿色,也装有暗锁。

    “这是什么箱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百宝箱。”

    他把暗锁打开,箱内却只有“四宝”,一瓶香水,一个八音盒,一把日本女人插在头上当装饰的象牙细篦,一只景泰蓝嵌珠的女表。

    阿珠惊多于喜,看看这样,摸摸那样,好半天说不出话。胡雪岩先把牙篦插在她头发上,接着把那只表用钥匙上足了弦,以自己的金表校准了时刻,替阿珠挂在钮扣上,再把八音盒子开足了发条,让它叮叮当当响着,最后拿起那瓶香水,阿珠忽然失声喊道:“不要,不要!”

    胡雪岩愕然:“不要什么?”

    “傻瓜!”阿珠嫣然一笑,“不要打开来!”

    这时老张和那船伙计,为从未听过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所招引,都在船舱外探望,要弄明白是什么东西在响。阿珠却不容他们看个究竟,一手八音盒,一手香水,头插牙篦,衣襟上晃荡着那只表,急忙忙走向后梢,到她娘那里“献宝”去了。

    于是只听得她们母女俩赞叹说笑的声音,最后是做娘的在告诫:“好好去放好。有人的地方少拿出来,胡家的阿毛手脚不干净,当心她顺手牵羊。”

    “怕什么!我锁在‘百宝箱’里!”

    “什么‘百宝箱’?”

    “喏,”大概是阿珠在比划,“这么长,这么宽,是铁的,还有暗锁,怎么开法只有我一个人晓得,偷不走的。”

    “原来是首饰箱!”阿珠的娘说,“傻丫头,人家不会连箱子一起偷?”

    “啊!”阿珠醒悟了,接着便又重新出现在中舱,高兴之外,似乎还有些忧虑的神色。

    为了知道她的忧虑想安慰她,胡雪岩招把手说:“阿珠,你过来,我有话说。”

    “你说好了!”她这样回答,一面打开那只百宝箱,除了头上的那把篦以外,其余“三宝”都收入箱内,却把个开了盖的箱子捧在手里,凝视不休。

    “你到底想不想听我的话?”

    “好,好!我听。”阿珠急忙答应,锁好箱子,走到胡雪岩对面坐下,右手支颐,偏着头等他开口。

    这又是一个极动人的姿态,胡雪岩也偏着头紧盯着她看。阿珠大概心思还在百宝箱里,以致视而不见。

    她不做声,他也不开口。好久,她方省悟,张皇而抱歉地问道:“你,你刚才说什么?”

    “咦!”胡雪岩故意装作十分诧异地,“我说了半天,你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阿珠为他一诈,歉意越发浓了,赔着笑说:“对不起!我想起一桩要紧事情。”

    “什么要紧事?”

    原是托词,让他盯紧了一问,得要想几句话来圆自己的谎,偏偏脑筋越紧越笨,越笨越急,涨红了脸,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好了,好了!”胡雪岩大为不忍,“不便说就不说。”

    “是啊,这桩事情不便说。”阿珠如释重负似的笑道,“现在,你有什么话,请你尽管说,我一定留心听。”

    “我劝你,不要把你娘的话太当真!”他放低了声音说,“身外之物要看得开些。”

    他讲了一套“身外之物”的道理,人以役物,不可为物所役,心爱之物固然要当心被窃,但为了怕被窃,不敢拿出来用,甚至时时忧虑,处处分心,这就是为物所役,倒不如无此一物。

    “所以,”他说,“你的脑筋一定要转过来。丢掉就丢掉,没有什么了不得!不然,我送你这几样东西,倒变成害了你了。”

    他把这番道理说得很透彻,无奈阿珠大不以为然,“你倒说得大方,‘丢掉就丢掉’!你不心疼我心疼。”她忽有怨怼,“你这个人就是这样,说丢掉就丢掉,一点情分都没有。对人对东西都一样!”

    “你说‘对人对东西都一样’,这个‘人’是哪个?”

    “你还问得出口?”阿珠冷笑,“可见得你心里早没有那个‘人’了!”

    “亏你怎么想出来了?”胡雪岩有些懊恼,“我们在讲那几样东西,你无缘无故会扯到人上面!我劝你不必太看重身外之物,正是为了看重你,你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再说,我那么忙法子,你娘来一叫我就来,还要怎么样呢?至于王大老爷上任要雇船,你也得替我想想,照我在王大老爷面前的身份,好不好去管这种小事情?”

    “我晓得,都归庶务老爷管,不过你提一声也不要紧啊!”

    “这不就是插手去管吗?你总晓得,这都有回扣的,我一管,庶务就不敢拿回扣了。别人不知道用你家的船另有道理,只说我想要回扣。我怎么能背这种名声?”

    阿珠听了这一番话,很快地看了他一眼,把眼皮垂下去,长长的睫毛闪动着,好久不作声。

    那是石火电光般的一瞥,但包含着自悔、致歉、佩服、感激,以及求取谅解的许多意思在内,好像在说:你不说明白,我哪里知道?多因为我的见识不如你,想不到其中有这么多道理。我只当你有意不用我家的船,是特意要避开我,其实你是爱莫能助。一请就来,你也不是有意避我。看来是我错怪了人!也难为你,一直逼到最后你才说破!我不对,你也不对,你应该晓得我心里着急,何不一来先就解释这件事?倘或你早说明白,我怎会说那许多教人刺心的话?也许你倒不在乎,但是你可知道我说这些话心里是如何懊悔?

    女儿家的曲曲心事,胡雪岩再机警也难猜透,不过她有愧歉之意,却是看得出来的。他的性情是最不愿意做煞风景的事,所以自己先就一下撇开,摇着手说:“好了,好了,话说过就算数了,不要去东想西想。喂,我问你。”最后一句声音大了些,仿佛突如其来似的,阿珠微吃一惊,抬起头来睁大了双眼看着他。

    “你娘今天弄了些什么菜给我吃?”

    “我还不晓得。”

    “咦!”胡雪岩说,“这就怪了,你怎么会不晓得?莫非--”

    他本来想取笑她,说是“莫非一遍一遍在船头上望?”话到口旁,警觉到这个玩笑开不得,所以缩住了口。

    话是没有说出口,脸上那诡秘的笑容却依然在。阿珠也是极精灵的人,顿时就逼着问:“莫非什么?”

    “莫非,”胡雪岩随口答道,“你在生我的气,所以懒得去问?”

    “你这话没有良心!”她说,也不见得生气,却转身走了出去。

    很快地,她又走了回来,手里多了一个托盘,里面一只盖碗,揭开碗盖来看,是冰糖煮的新鲜莲子、湖菱和茨实,正是最时新、最珍贵的点心。另外有两只小碟子,一黄一红,黄的是桂花酱,红的是玫瑰卤,不但香味浓郁,而且鲜艳夺目。

    “一天就替你弄这一碗点心,你还说我懒得管你,是不是没有良心?”

    胡雪岩看碗中的莲子等物,剥得极其干净,粒粒完整,这才知道她花的工夫惊人,心里倒觉得老大不过意。

    “吃啊!”阿珠说,“两样卤子随你自己调,我看玫瑰卤子好。”

    “我实在舍不得吃,留着闻闻看看。”

    “咄!”阿珠笑了,“跟伢儿一样。”说着用小银匙挑了一匙玫瑰卤调在碗里,然后往他面前一推,“冷了不好吃了。”

    “你自己呢?”

    “我啊!我自己才懒得弄呢。倒是我爹叨你的光,难得吃这么一碗细巧点心。”

    “真正是细巧点心!皇帝在宫里,也不过如此。对不?”胡雪岩又说,“宫里虽然四时八节有各地进贡的时鲜货,到底路远迢迢,哪里一上市就有得吃?”

    阿珠听了他的话,十分高兴,“这样说起来,你的福气比皇帝还好?”她拿手指刮着脸羞他,“说大话不要本钱,世上再没有比你脸皮厚的人!”说完,自己倒又笑了,接着扭身往后,到后梢去帮忙开饭。

    胡雪岩倒不是说大话,真的自觉有南面王不易之乐(1),一人坐在爽气扑人的船窗边,吃着那碗点心,眼望着平畴绿野,心境是说不出的那种开阔轻松。

    当然,阿珠仿佛仍旧在他眼前,只要想到便看得见,听得到,一颦一笑,无不可人。他开始认真考虑他与她之间的将来了。

    想不多久,思路便被打断,阿珠来开饭了,抹桌子,摆碗筷,一面告诉他说:“四菜一汤,两个碟子,够你吃的了。今天有黄花鱼,有莼菜。”

    话没有说完,阿珠的娘已端了菜来,密炙方火,新鲜荷叶粉蒸肉、卤香瓜蒸黄花鱼、炸响铃,另外两个下酒的冷碟,虾米拌黄瓜、卤时件。然后自己替胡雪岩斟了杯“竹叶青”,嘴里说着客气话。

    “多谢,多谢!”胡雪岩指着桌面说,“这么许多菜,我无论如何吃不下。大家一起来!”

    “从没有这个规矩!”阿珠的娘也知道他的弦外之意,所以接着又把话拉回来,“不过一个人吃闷酒也无趣,让阿珠敬胡老爷一杯。”

    阿珠是巴不得她娘有这一句,立刻掉转身子,去拿了一小酒杯,同时把她的那双银筷子也捏了在手里。

    “胡老爷,到底哪天要用船?”

    “五月初七一早动身。”他说,“来去总得两天。”

    “宁愿打宽些。”阿珠在旁接口,“两天不够的。”

    “也对。”胡雪岩说,“这样,加一倍算四天好了。”

    “菜呢?”

    “随你配,随你配!”胡雪岩是准备好了,从小褂口袋里取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你先收了,不够我再补。”

    阿珠的娘是识得字的,看那银票是二十两,连忙答道:“有得多!哪里用得着这许多?”

    “端午要到了。多了你自己买点东西吃,节礼我就‘折干’了。”

    阿珠的娘想了想说:“好,多的银子就算存在我这里。好在胡老爷以后总还有坐我们船的时候。”说完,她就退了出去。

    胡雪岩顾不得说话,一半也是有意如此,不喝酒先吃菜,而实在也是真正的享用,连着吃了好几筷鱼,才抬头笑道:“阿珠,我有个办法,最好有这样一位丈母娘,那我的口福就好了!”

    表面上是笑话,暗地里是试探,遇着情分还不够的女孩子,这就是唐突,会惹得对方生气,非挨骂不可。但在阿珠听来,又不以为是试探,竟是他吐露真意,作了承诺,顿时脸也红了,心也跳了,忸怩万分,恨不得就从窗口“扑通”一声跳到河里去泅水,躲开他那双眼睛。

    幸好,胡雪岩只说话时看了她一眼,说完依旧埋头大嚼。不过阿珠眼前的羞窘虽无人得见,心里的波澜却连自己都觉得难以应付,她霍地一下站起来就跑。

    这不暇考虑的一个动作,等做出来了,心里却又不安,怕他误会她生了气,所以顺口说了句:“我去看看,汤好了没有。”

    原是句托辞。一脸的红晕,她也羞于见娘,回到自己的铺上,抚着胸,摸着脸,只是对自己说:把心定下来!

    心一定又想起她爹娘那天晚上的话,老夫妇没有防到隔舱有耳,说来一无顾忌,“女大不中留,我看阿珠茶不思,饭不想,好像有点……”她爹没有再说下去。

    “有点什么?”

    “好像害相思病。”

    “死鬼!”她娘骂他,“自己女儿,说得这样难听!”

    “我是实话。你说,我是不是老实话?”

    她娘不响,好半天才问:“你看,那位胡老爷人怎么样?”

    “这个人将来一定要发达的。”

    “我不是说他发达不发达。”她娘抢着又说,“我是说,你看他有没有良心?”

    “你怕他对阿珠没有良心?我看,这倒不会。不过,你说的,不肯阿珠给人家做小。何以现在又问这话?”

    “我不肯又怎么样?阿珠喜欢他,有什么办法?”

    “怎么样呢?我只看她茶不思,饭不想,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过胡老爷。”

    “在你面前当然不会。”阿珠的娘说,“在我面前,不晓得提过多少回了,无缘无故就会扯到姓胡的头上,这一趟到上海的客人,不是很刮皮吗?阿珠背后说起来,总是‘人家胡老爷不像他’,‘人家胡老爷才是好客人’,你听听!”

    “那么,你现在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呢?”

    “我也想穿了,只要小两口感情好,做大做小也就不管它了!不过,”她娘换了种敬重丈夫的语气,“这总要做老子的做主。”

    “也由不得我做主。我老早说过,照我的意思,最好挑个老实的,一夫一妻,苦就苦一点。只是你不肯,她不愿。那就你们娘儿俩自己去商量好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