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4孝-崔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15岁的崔彤正搀扶着爸爸练习走路。 3年前,河北省廊坊市女孩崔彤的爸爸突遭车祸,成为医学上的植物人。但在女儿孝心的滋润下,奇迹般恢复了生命意识。随后,从孝心到爱心,这一奇迹被传播,直至倾城……

    二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崔彤,三年前她是还一位9岁的女孩,在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小学上三年级。爸爸崔献波在建筑工地做瓦工,妈妈高玉梅是一家服装厂工人。1999年,一家人从永清县来到廊坊市区打工,崔彤和姐姐崔洁也随之进城上学。孩子们的城市梦得以实现,崔家夫妇自然乐不可支,日子尽管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三

    2005年1月21日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饭后,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走出家门,谁也没有想到,不幸正在逼近这个幸福小家,生活也从此就变了个模样。

    正在上课的崔彤被老师叫了出来,“老师带你去医院看爸爸,可能是出车祸了。老师知道你是懂事的孩子……”

    小崔彤一下子懵了,一丝不祥之感掠过心头。

    四

    当天,崔献波在外出送货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脑部受到严重撞击,经过医院一天一夜的抢救,总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是深度昏迷,无意识反应。

    医生诊断:按照国际医学界通用的哥拉斯昏迷评分表对人的意识程度分级,正常值为十五分,最低值是三分。崔献波只有三四分的样子,也就是说,对疼痛刺激不睁眼、无语言反应、无肢体反应。

    五

    崔彤跌跌撞撞地跑进医院单人病房,看到父亲嘴上罩着氧气面罩,很多导管纵横交错在父亲身上。她扑到病床前:“爸爸!你怎么了?”

    她又哭着问医生:“我爸爸怎么了?”医生告诉她:“他的脑干受伤,已经确诊为植物人。”

    崔彤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她仰起脸,含着泪水恳求道:“求求你!救救我爸爸。”说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医生赶紧扶起崔彤:“我们已经尽力了,要想让你爸爸苏醒,最好的办法是多给他讲一些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多与他沟通。比如:经常和他说话、给他唱歌。”

    12岁的崔彤走到病床前颤抖着说:“爸爸!我和你说话,我给你唱歌,等你醒了我们就回家……”她深深吸了口气唱道:“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游戏的童年……”她温热的小手一直紧紧握住父亲那双毫无知觉的大手。

    六

    从此后,崔彤每天都给爸爸讲有趣的故事,然后,打来温水拧好毛巾,细致地给父亲擦脸、擦手,做完这一切,崔彤就坐在父亲身边说话:“爸爸,你已经睡了好几天了,怎么还不醒……”说完话后,她拉着父亲的手,轻轻唱起歌:“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崔彤把唤醒父亲的希望寄托在唱歌上,她想:“也许明天,爸爸就会醒来。”

    七

    2005年的大年夜,崔彤坐在父亲的病床前唱着歌:“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爸爸新年好……”渐渐地,崔彤的声音哽咽了,她想起曾经向爸爸表示过,自己长大了要当老师的愿望。

    看着沉睡中的父亲,她的手指在父亲的鼻子、嘴上轻轻滑过,最**住了父亲的手:“我这样握着你的手,你就能听到我的声音了,我想告诉你,我长大了不想当老师了,我要当医生,治好爸爸的病。”

    崔彤转身,从盘子里夹起一个饺子递到父亲的嘴边:“爸爸,你说过大年三十吃饺子是为了图吉利,你就……吃……一个吧!”泪水滴落在父亲的脸上。

    崔彤把饺子送到自己的嘴边:“爸爸!你总是想着别人,今天,女儿许下一个心愿:祝你早日健康!早日和我回家。我把这个饺子替你吃了,你可一定要醒来呀!”她淌着眼泪咽下了饺子。

    崔彤平稳了一下情绪后,唱起:“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个宝,没有爸的孩子,幸福哪里找……”女孩的歌声里带着无限的忧伤和悲凉。

    八

    2006年3月25日,崔献波转到6个人住的病房,他已经睡了63天,仍没有一丝醒来的迹象。

    这天,崔彤患了重感冒,眼前的走廊好像在摇晃,只能摸着墙壁一寸一寸挪动着脚步,她多想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好好睡上一觉。但她告诉自己:“爸爸在等着我来给他唱歌,或许,这首歌唱完后,他就会醒来。”

    崔彤戴着口罩坐在病房的墙角:“我在这里给爸爸唱歌,就不能把感冒传染给他。”一首《粉刷匠》唱完后,她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她的歌声没有停……

    九

    2006年3月29日,写作业的崔彤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父亲,突然她惊叫起来:“爸爸睁眼睛了!爸爸醒啦!”

    医生赶来为崔献波作检查:“这只是神经松弛的一种现象,不是意识上的苏醒……”

    父亲半睁半合的眼睛,给满腔喜悦的女儿泼了一盆冷水。崔彤无力地坐下唱起歌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夜晚,崔彤把嘴凑近父亲的耳朵小声地唱着歌,她听到父亲怦然有力的心跳声,她屏住呼吸数着:“一下、两下……一百下。”父亲仿佛用强有力的心跳声,给她的歌声打了一百分!她脸上带着微笑枕着父亲的胳膊睡去。

    十 爱如康乃馨

    2006年4月4日,同病房的一位患者家属送给崔彤一枝康乃馨。

    崔彤走到父亲的床前:“爸爸,这枝花好香,你……”她想把康乃馨凑到父亲的鼻子下面,当手伸到一半时,看到父亲的眼睛在微微转动。

    崔彤紧紧盯着父亲的眼睛,屏住呼吸慢慢把手里的康乃馨向右移动了两寸。父亲的头没有动,但目光紧紧跟随着女儿手中的康乃馨……崔彤全身在颤抖:“爸爸醒了!爸爸终于醒啦!”

    崔彤对妈妈喊:“妈妈,快来看,爸爸的眼睛动了。”妈妈飞跑过来,看到这一幕,崔彤和妈妈喜极而泣。

    医生的诊断:“他的视觉神经在逐渐恢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小姑娘!还要努力呀!”

    崔彤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爸爸!你总算醒了。这枝康乃馨是女儿献给你的最好礼物!你看吧!”

    沉睡了106天后,崔献波醒来了。迎接他醒来的是一枝芬芳四溢、浓艳欲滴的花朵和花朵般美丽馨香的乖女儿。

    十一

    2006年4月15日,崔献波回家静养。崔彤给父亲按摩四肢,揉胸、捶背。她的手指在父亲背上缓缓地捏着,哼唱起:“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她却舍不得吃……”

    她歪过头顽皮地看着父亲的眼睛:“我要把最好的草莓留给爸爸吃呀!”父亲的脸上露出有些僵硬的笑容,但在崔彤的眼里,那是最灿烂、最慈祥的笑容。

    2006年5月12日,崔彤在给父亲唱歌时,突然听到“啊……啊”声。

    崔彤赶紧低下头,看到父亲的嘴唇在动。她喊叫起来:“爸爸开口说话啦!”随即扑到父亲的身上,搂住父亲流下激动的眼泪:“爸爸!我知道你爱听女儿唱歌,所以你要和我一起唱歌,是吗?”父亲含糊、吃力地说出:“是——”

    崔彤激动地说:“我俩一起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父亲的嘴也一张一合地跟着“唱”了起来。医生都感叹“这是生命的奇迹”。

    十二

    如今,崔献波已经能在别人的搀扶下缓慢行走了。虽然说话仍不清晰,但他的精神已经开始恢复 。

    2006年6月1日,崔彤把坐在轮椅上的父亲推到暖暖的阳光下:“爸爸,你看我像不像小燕子?”她在父亲面前挥舞着双臂,轻盈地转动着身子唱起来:“小燕子穿花衣……”

    父亲露出笑容,想抬起手,只是抬起两寸高就无法再抬高了。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睛里是无限的惆怅。崔彤唱起了那首雄浑豪迈的《中国人》:“……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父亲的手经过每天的锻炼终于可以放到了桌子上,父女俩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惊喜的泪花:“成功了!爸爸是好样的!”

    崔彤看到父亲把手举到她的面前:“我……要……用……筷……子。”

    崔彤把筷子放到父亲的右手上,看着父亲颤抖的手臂,夹起盘子里的土豆丝都抖落到腿上、桌子上。

    崔彤赶紧鼓励:“爸爸能把手抬到桌子上,就一定能把菜送到嘴里!”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把歌一遍一遍唱给父亲听,父亲在她的歌声里顽强地锻炼着。

    2006年6月25日,父亲在崔彤的一曲《好汉歌》歌声中,终于把土豆丝送进了嘴里。

    父亲淌着眼泪,握住女儿的手,坚定地说:“我……行!谢……谢……你!”崔彤笑着抹去眼泪:“老爸是个战胜困难的大英雄!”

    十三

    2006年6月28日是崔献波的生日,崔彤花25元钱给父亲买来一个生日蛋糕。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他的身旁。

    崔彤点上蜡烛让父亲许下一个心愿,父亲虽然发音还不清楚,但他却很认真地说:“我……恳求上苍,让我……天天听到……女儿的歌声!为了我的……女儿,我……要……站起来!”

    在温馨的烛光里,一家人深情地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十四 女儿顶起半边天

    爸爸出事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高玉梅说崔彤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特别“会算计”的孩子。往日乘公交车回家需要两元钱。爸爸出事后,崔彤总是在远离家门口的车站下车,因为到那一站只收一元钱。

    当想到女儿天天放学后,不但要写作业、做家务,还要抽出大量时间陪爸爸,高玉梅心里总感到过意不去。“彤彤每天早晨6点起床,穿上衣服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她爸爸跟前,又说又乐。说实话,有时候我都烦了。除了在学校,彤彤其余时间基本用来干家务、照顾爸爸。每天都是等爸爸睡了,她才点灯写作业。不过孩子还算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

    “有时半夜醒来,看到丈夫拉尿了一床,我心里难受,有时候就哭了。彤彤总是过来帮我干这干那。特别是当女儿用小手为我擦眼泪时,我觉得既幸福又辛酸。”高玉梅无限感慨地说,“能有这样懂事的孩子,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崔彤用歌声唤醒爸爸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夕阳红"老年宣传队给崔家送来了米面油,崔彤所在的学校免除了她的部分学杂费……这些热心人的帮助给了他们更大的信心,一家人相信,幸福的日子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十五 报道影响

    关于崔彤用歌声唤醒植物人爸爸的报道见报后,先后被新华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转载,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等媒体纷纷对崔彤的事迹进行报道。2005年12月初,上海电视台为崔彤一家拍摄了专题片。随后崔彤在父母和老师的陪伴下,来到心仪已久的北京,走进《夕阳红》演播室。

    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日报《世界日报》,以《女童唱歌百首唤醒植物人父亲》为题进行了转载。这则报道被美国好莱坞4D动画电影制片厂总裁J erry Ha (美籍华人,中文名字哈九军)看到。他在信中写道,“崔彤小妹妹感人的孝心故事,在今天的美国家庭是罕见的,是值得学习的。”从2006年1月至今,崔彤已收到哈九军先生寄来的资助款5100美元,四次收到邮寄或托人捎来的物品,包括食品、书籍、英汉电脑词典等日常生活学习用品。

    哈九军将崔彤的孝心故事特别讲述给了美国南加州圣玛莉诺市市长林元清和美国著名医学博士邓嘉猷(均为美籍华人)。林元清热情邀请崔彤到美国访问。他在信中写道:“通过美国4D动画制片厂总裁J erry Ha 先生,我听说你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之后脑部受伤,你在父亲的床边为他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你的故事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我代表圣玛莉诺市和市议会,真诚地邀请你在某一天来参观我们的城市。”

    2007年1月6日晚,以“燕赵力量”为主题的“钻石杯”“河北十大新闻评选”、“200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揭晓暨颁奖典礼在省城人民会堂举行。崔彤作为“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参加了典礼并获得万元奖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