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天去找食堂负责人要完加餐之后,鲁善生却见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正在后厨吃面,从衣着打扮上看来应该是百晓门的信使,但是这时候的话信使应该已经回县城去才对了吧?
“你是谁?”
理论上来说,他不应该直接跳过食堂的负责人,但是谁叫他是负责密信传递的责任人,必须要对密信的安全作出保障呢?
“他是负责送信的老李……”
厨房负责人制止了那站起身来回应发问的信使,然后示意那信使自己来说为什么要在这儿吃饭:
“昨天晚上我送信回去,因为太累的原因拒绝了食堂按照惯例提供的晚餐,等到今早醒过来去了食堂,却发现食堂里的饭菜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虽然说并没有什么人因为吃了食堂的饭而出现不妙的反应,而且食堂师傅也说是自己想要开创新口味所以菜的味道与以往不同,但是我还是没有吃下那口饭。
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要跟这儿的百晓阁负责人上报一下这件事儿才行——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对的话……”
鲁善生第一时间只是觉得这家伙可能是在撒谎,只是因为想要偷吃被发现了所以才胡说八道——百晓门的做菜师傅固然是外聘的,但是食堂的负责人都是学过厨艺的出身,食堂的菜谱可是多年未曾改变的标准,为的就是不会因为食堂的饭菜而使门人弟子出现不良反应,食堂的负责人怎么能够容许外人私改菜谱呢?
但是他还是压下了心中对这信使的怀疑,做出了允许信使继续吃下去的态度,对信使的警觉表示信任和感谢,并且试图让信使带些他觉得味道不对的饭菜出来用以检测和研究——不管事情是真是假,总之既然他能说出来,那么食堂负责人是要为其背书的,看在食堂负责人的面子上,一顿饭又算是什么呢?
当天的密信里并没有与食堂饭菜相关的内容,那是一封又发现了城内大户图谋不轨的相关信息——字儿还是那个字儿,暗语也还是那个暗语,按照惯例,鲁善生批复,写自己这里的密信,然后把这两封密信抄写复制,分别向其他县城分发。
第二天,鲁善生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当他走进食堂后厨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信使还在,而且吃的东西更加的量大了——难道说他是拿过来了什么重要的物品,受到食堂负责人承认了吗?
“您终于来了——”
那个信使恭敬的站起身来,并且做出了他对事情调查的回应:
“昨天有了您的鼓励,我成功的从后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药粉,刚刚已经递交给了邢师傅,现在就在等您过来去瞧瞧那药粉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鲁善生心头大怪,但是他面上却不动生色只是让信使带路——既然这信使能带过来药粉且受到了食堂负责人的承认,那么他吃些东西自然是无妨:
“那么对于你的忠心与警觉……”
鲁善生按照惯例对这位信使吹捧了一番,心中打定无论如何也要在今天的密信中把此事上报掉——既然有了证据,那么就不是胡编乱造,这种情况必须要让上头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行,可不是自己能够决定如何处理的小事儿。
——
“虽然说做出来的菜确实味道很怪,但是我也不认识这是什么粉末……”
食堂负责人的评测结果证明了信使并没有胡说,但是这种认不出来究竟有什么功能的奇怪粉末对人体的害处与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实在是无从捉摸——江湖上确实是有一些奇怪的毒药会与某些独特的声响和温度产生互动,但是这些东西距离大青山这个偏僻之地也着实是太过遥远了些,按照价格来算,即便是把大青山附近几个百晓门全都卖了,大概也就够弄到杀死三五人分量的此类药粉,哪里会使得整个门派都吃的上呢?
鲁善生在密信中获知了在大青山中发现新型良药的消息,根据信中的说法,此类良药能够强身健体,极大的提升锻炼的效果,为了门派考虑,(那个)县城的食堂负责人便尝试在食堂的饭菜中加入这良药,如果说有什么风言风语传过来,请务必不要见怪。
假如说这封书信是昨天传过来的,那么鲁善生大概只是会羡慕对方或者说奇怪对方的发现过程,但是这封密信却是今天传递过来的……
于是鲁善生当天依旧是复批,抄写,但是却在发往外地的密信中强调了这个本不应该有的状况——百晓门可是最为讲究消息传递的名门大派,岂能容许一种奇怪的药粉未经大量实验就送进自己门派的食堂呢?
——
第三天,也就是昨天,信使依旧在食堂吃饭,这次他带来了更加新奇的消息:
“除了食堂,县城里现在各处都在流行那种能制造出奇怪味道的药粉,甚至于整个县城现在都笼罩在那奇怪的味道之下。”
信使说的话由他身上衣服的味道做了证明——这身衣服确实是带了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与昨天做出来的饭菜十分相似,但是细细分辨开来……
鲁善生留下了信使,他在后厨找了个角落在负责人的面前开启了密信,但是这次的密信中却有一个不应该出现的字词被使用了——这说明,可能是有外人获取了百晓门的密信传递密码,之前的密信都是在假传情报,也有可能,是外人截获了当地百晓门负责人,然后用什么东西逼迫他书写密信——总之,县城的那个据点有麻烦了,这事儿果然不简单!
考虑到麻痹对方,鲁善生示意信使今天回去继续观察一番,明天继续带信——这里面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信使知道的,谁能保证他不会向敌方泄密呢?
在当晚的密信中,鲁善生书写了虚假的密信作为回复,然后将警示危险的飞鸽向四方传递——按照江湖的节奏来说,这已经是极快的反应速度了,大概再等个三五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军就会乔装到来,一起去刺探那个县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在今天,鲁善生忽然有了一个疑问,关于这个事情,不应该只有信使一人知道才对,理论上县城之间每天都应该有人在奔走,但是为什么只有信使一人传递了这个信息,而没有少侠们上交的游记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呢?
他遣人四处询问有无最近从那个方向县城过来的人,却只得到了好几天没人从那条直道到达的消息——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不是吗?
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危险,鲁善生背负了改造武者开始亲自去接应那信使——所谓文武双全,不外如是,有改造武者和自己的博闻广记作为底气,鲁善生自觉稳如老狗,根本不会出任何问题——起码在改造武者死的不明不白之前,鲁善生是这么感觉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