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心胸宽阔,忍耐包容没有敌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一些人的眼里,总觉得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妥,他们似乎总为别人的过错或缺憾烦恼——他们喜欢斤斤计较,所以烦心不已。“能克己,方能成己”,在王阳明看来,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多一点的宽容,就是给自己多一点快乐空间。

    烦恼都是自找的

    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可是,烦恼的来源在哪呢?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王阳明说:“人的弱点在于追求外在的假相,举凡虚名、虚利、虚荣、虚位……统统追求。因此,烦恼的现象就出现了。”

    在王阳明的眼里,一个人的烦恼并不是外界给他带来的,而是他自己让自己烦恼。换句话说,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

    有一次,白云禅师和师傅方会禅师对坐。方会问:“听说你从前的师傅灵喻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诗,你还记得吗?”

    白云答道:“当然记得。那首诗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法牢关锁,一朝法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白云的语气中含有几分得意。

    方会听完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师傅为什么笑。他心里感到很烦闷,整天都在想方会师傅的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大笑的原因。有一天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白云实在忍不住了,一大早就赶去问师傅,那天为什么大笑而去。方会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因为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你会背那首诗有什么用呀,最后还是逃不脱‘法牢关锁’而自寻烦恼。”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方会禅师一言不发地走了,其实并没有什么,白云禅师反而心生疑虑,烦恼了很久。

    很多时候,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甚至使我们整天沉迷在愁烦中不得解脱。就像古人讲的那样:人生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自找烦恼的人听了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了。

    圣严法师在《叮咛》一文中谈到:“每个人都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折磨自己、折磨对方和家人。他们并没有想到要折磨人,只是因为自己心理上有矛盾、或身体上有困扰,遇到适应上的问题,就会对身边的人发泄,或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一句话,人生的烦恼来源于自身。”在现实中,有些人常常会这样去自寻烦恼:

    一是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责任也统统归因于自己,不久,就会因此烦恼成疾。

    二是做不可能实现的梦。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这些人因为“得不到”而滋生烦恼。

    三是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自己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自己说话的态度不友善。他们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不断地用这些消极的思想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四是制造隔阂。有些人绝不去赞扬别人,不使用任何鼓励之辞;相反,他们会喋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做。

    五是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有些人在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不懂得正视问题,相反,这些人会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滚雪球的人总是遵照一条简单的规则行事:“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让问题变得更糟,从而导致这些人的忿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我们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烦恼是不是来源于这五种情形。

    不难发现,人生的烦恼不外乎就是源于这五种心理或做法。

    那么,面对人生的烦恼,在王阳明眼里该如何去消化呢?王阳明这样说:“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不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能看得开、看得淡、放得下,而且能够包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偏见,当然就没有烦恼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其实,很多烦恼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自己在折磨自己。既然烦恼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自己,那么,驱除人生的烦恼,只要改变自己内心,人生不就多些快乐么?

    退一步会走得更远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失,如果能够给别人的过失以必要的宽容,那么他们就会对你感恩不尽,这有利于你更加圆融地处理人际关系。正所谓:给别人留路,等于给自己留路。

    王阳明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王阳明的用兵之道往往与众不同,在别人认为应该进攻的时候,他却认为应该退守。宁王叛乱时期,朱宸濠久攻安庆不下,集结兵力的王阳明未采纳众人从背后攻击叛军的意见,坚持认为应该退而攻南昌。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南昌城攻下之后,朱宸濠彻底失去了反击的根据地。

    其实,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和用兵之道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舞会,聪明人往往自始至终保持着优雅奔放、进退自如的姿态。

    我们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

    尝试在生活中换一种角度考虑问题,退一步,有时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如果能够适时的以退为进的策略用于生活中,那么生活将会变得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你便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释然。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前进,僵持的局面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基础上,选择退让也就选择了人生的主动。因为这时候的你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着眼于未来。

    早晨,一个穿着整整齐齐的小伙子,去隔壁村里迎娶他的新娘。当他正在过通往丈人家的独木桥时,眼看就到桥头的时候,迎面走上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车上满是家禽。

    小伙子不愿回头了,他向农夫道:“大伯,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把眼一瞪,说:“凭什么让你先过?我要忙着去赶集呢,要是去晚了,我带的几只母鸡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小伙子说:“我让的话,迎娶新娘就会晚了。”

    于是,两人谁也不让谁,虽然两个人都很着急,但因为谁也不肯相让,都只有僵持在桥上。

    过了许久,远处河面上漂来一只小船,船上坐着一个和尚。两人于是就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农夫说:“你要是真的急着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小伙子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他便过去了,他一过去,你不就可以早早地去赶集了吗?”

    农夫听了和尚的话后,红着脸没有说话。

    和尚又笑着问小伙子:“你今天洞房花烛,这可是人生大事,为什么不先退一步呢?”

    于是,在和尚的调解下,小伙子和农夫都过桥。

    下午的时候,小伙子和农夫再次在桥上相遇。小伙子是一个人回来的,满脸的沮丧;而农夫的车上,依然是满车的家禽,也是一脸的痛苦。

    原来,小伙子因为错过了迎亲的时辰,老丈人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了;而那个农夫,也因为赶集迟到了,一只家禽也没有卖出去,家禽在烈日的炙烤下还死去了不少。你看,多么可惜呀!两个人要是有一个人能退一步的话,晚上,小伙子就会洞房花烛,农夫也会怀揣着银子回家。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争强好胜,但是,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如果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和空间,那么很容易就把自己逼近死角。而只要稍微退一步忍一忍,人生往往就是另一番景象。

    一天,圣严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迎面闯进一位魁梧的男子,结结实实地撞到法师身上,把法师的眼镜都撞碎了,镜框还戳青了法师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男子丝毫没有歉意,还恶狠狠说:“活该你戴着眼镜!”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男子颇觉惊讶地问:“和尚,你为什么不生气呀?”

    法师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这既不能让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消肿。再说,生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造成更多的恶缘。要是我早退一步,我们就会避免相撞了。”

    男子听后十分感动,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在一年之后的一天,法师接到一信封,信内装有五千港元,正是那位男子寄的。

    原来男子大学毕业之后,在事业上不顺利,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生活在痛苦之中。一天,他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就冲动地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尽,以求了断。

    他正要冲进客厅,却他看见那男子惊慌地回过头,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法师的教诲,于是他退出了客厅,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

    后来,他的生活很幸福,事业也顺利了,特寄来五千元钱,感谢从法师那里得到了幸福的秘笈。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退一小步,就能让你的人生幸福很多。很多时候,退一步就是忍一忍,退一步就是吃点亏,退一步就是让一让。忍一忍,会让你少去很多困难;吃点亏,会让你少去很多麻烦;让一让;会让你免去灾难。想一想,没有困难、麻烦和灾难的人生难道不就是圆满的人生吗?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如果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和空间,那么很容易就把自己逼近死角。而只要稍微退一步忍一忍,人生往往就是另一番景象。

    宽忍会带来无量功德

    有人认为,忍是一种退让,是胆小和懦弱的表现;忍,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欺负,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俗世的看法,在佛家看来,“有容乃大,忍者无敌。”王阳明深知这个道理,他提出:“立世,惟有宽大容物才是正途。”王阳明明确告诉我们,忍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的确,在现实中,胸襟宽广,就能够团结一切人,能够成就大事。反之,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只会使自己局限于一隅,难以有所建树。

    圆通禅师在讲法的时候,法远禅师知道后就让义青禅师去圆通禅师那里求法。

    义青禅师认为圆通禅师并不高明,所以极不愿意去听,但是又不愿违逆法远禅师,便只好去了。到了圆通禅师那里,义青禅师并不参问,只是贪睡。

    执事僧看不过去,就告诉圆通禅师说:“有个僧人总是白天睡觉,应当按法规处理了。”

    圆通禅师以前还不曾听说谁在堂上睡觉,便很惊讶地问:“是谁?”

    执事僧回答:“义青上座。”

    圆通禅师想了想,便说:“待我去问一问再说。”

    圆通进了僧堂,果然看到义青在睡觉。圆通禅师便敲着义青禅师的禅床说道:“我这里可没有闲饭给只会睡大觉的上座吃。”

    义青禅师睡眼惺忪地问道:“和尚叫我干什么?”

    圆通禅师便问:“为什么不去参禅?”

    义青禅师回答:“食物虽美,饱汉却没胃口。”

    圆通禅师听出义青禅师话里有话,便说:“可是反对上座的人很多。”

    义青禅师则胸有成竹地回答:“赞成了,又有什么用?”

    圆通禅师听其话,知其来历一定不凡,就问:“上座曾经见过什么人?”

    义青禅师回答:“法远禅师。”

    圆通禅师笑道:“难怪这样顽赖!”

    随即,二人相握着手,相对而笑,一同进了方丈室。义青禅师从此名声远扬。

    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宽容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圆通禅师能够让法远禅师敬重,并让义青禅师前去听法,就是因为圆通禅师的容人雅量。义青禅师在圆通禅师面前的自信,多少显示出对圆通禅师的轻视,圆通禅师不是没有察觉。若圆通禅师没有容人的雅量,不能对义青禅师的轻慢一笑置之,估计义青禅师是免不了被扫地出门的。圆通禅师不仅能够容忍他的轻慢之举,而且能够肯定他,抬举他,给他应有的地位,其博大胸怀可见一斑。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要有容人的雅量。反过来讲,只有自己能容人,别人才能容自己。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人敬仰,受人尊敬,不在于他的能力有多高,相貌有多体面,知识有多渊博,而在于他有宽广的胸襟,能够容人之不能。在圣严法师看来,能互相体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寺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违犯寺规翻墙溜出去了。

    这位老禅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墙角边,把椅子移开,就地蹲着。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进来,他不知道下面是老禅师,于是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呆立在那里,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杖责了。”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而关切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吧。”

    老禅师宽恕了小和尚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已经知错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可是寺院里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翻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度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反省的空间,使其悔悟,自戒自律。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王阳明说:“能容人之错,使之有改过之机,则可谓贤者。”生活中,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对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选择宽恕,就选择了宽心

    没有人不会犯错,而知道自己犯了错的人,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宽恕和谅解。假如别人希望在自己犯错之后求得你的谅解,你是否能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便是你选择做一个宽容的人还是做一个苛刻的人的机会。

    王阳明说:“我执太重,动则伤人,而无法圆融待人。”用当下的话说就是:“选择宽恕,就是在为自己选择宽心。”

    释迦在世时,弟子中出了一名叛徒。这个背叛者是释迦的堂兄弟提婆。

    提婆妒忌释迦的名声,屡次设计要杀害他都终告失败。释迦一次次宽恕了他,不过他这个人却恶劣成性,始终不改。有一次,尼僧法施谆谆告诫他,却惹得他凶性大发,杀死了法施。

    然而,一重又一重的恶行积压下来,终使提婆不堪良心的谴责而病倒了。病床上的提婆每天都过得极忧烦痛苦,非常希望有什么方法能减轻身心上的折磨。于是他拖着病体,乘了一顶舆轿到释迦那儿去,想要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然而当舆轿一着地,大地就刮起了一阵大风,而提婆也就活生生被打入阿鼻地狱去了。

    释迦的一名弟子见状非常不忍,就对释迦说:“我想救救提婆。”

    释迦说:“很好,可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要以正心说教,让他彻底改过。因为要让恶人幡然悔悟,实比在枯木上雕刻还难。”

    这名弟子即刻赶往提婆那儿。只见提婆正痛苦地挣扎着,提婆见了他,就哀求他说:“我的痛苦就好像被铁轮辗碎了身子,被铁杵痛捣身体,被黑象践踏,把脸投向火山一样,请快来救我!”

    弟子答:“赶快皈依我佛吧!如此就可以得救。”

    说完,所有的痛苦都化为乌有,提婆也痛悔前非,自心底深深悔改。

    释迦用宽广的心胸原谅了提婆的过错,包容了他的无礼,这就是宽恕!人们犯错是一种平常,而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的冒犯却是一种超常。

    王阳明常常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智者须有三分愚。”就是要弟子们大智若愚,凡事不要太计较,即使遭到了别人的无礼也要宽恕他们,因为宽恕别人,也是升华自己。

    现实中,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用佛陀的话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这就是宽恕的力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众人皆知,你不原谅人,要想报复,等于手握屠刀。

    “贪、嗔、痴”,是佛说的“三毒”。种种不好的事情,都由这“三毒”发展而成,你细想一想,就会证实佛说得一点儿都不错。生意失败、损失金钱,往往由贪欲而来,做作错选择、找错对象、交错朋友、做错事情,往往由愚痴而来,破坏、犯罪,往往由嗔恨而来。人的所有过错,都脱离不了贪、嗔、痴三种原因。这三种毒,犯一次就要吃一次亏。不原谅别人,犯的正是嗔毒,这种毒,在刺伤别人以后,往往要反过来刺伤自己。

    我们在人生修行道路上,都知道宽恕别人的重要。在我们还没有能做到完全宽恕别人的时候,不妨先作一种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把报复心消除。首先,闭上你的双眼,然后想想那个最令人难以宽恕的人。你想把他怎样?要怎样才会使你宽恕他?你是不是要他受苦,你才能宽恕他?如果是,你可以想像他正在受苦,受种种的苦;想象完了以后,你不禁会对他产生出怜悯心,会宽宏大量的饶恕他,不再想报复,不想真使他这样受苦。

    做这种思维,只能偶然一次,不可以每天都做。你做完这种思维以后,就应该从此宽恕这个人,永远消除报复心。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心存恶念会令身体放出邪恶之光,这种光最能招惹邪恶力量,使你做出邪恶行为,一定要避免才是。

    成就事业需要博大胸怀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与人相处,难免就会产生摩擦,发生矛盾。纵观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

    也就是说,能不计前嫌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斤斤计较的人更高、更大。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正是成就大事业的资本。

    王阳明心胸开阔,在平定了叛乱,俘虏了宁王朱宸濠之后,他把功劳全都让给了别人。而之后,朝中公公张永向王阳明索要朱宸濠筹备造反时打通关系送礼行贿的账本;张永本想借此账本整治那些平时跟王阳明唱反调的人,但王阳明却声称把这个账本给烧了。在他眼中,叛乱已经平定,再没有理由大动干戈,就到此为止吧。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必须要有博大的胸襟。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才能不被狭隘偏私所限制,才能认识生命真正的意义,成为识人才的伯乐,眼光高远,千金买马骨。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带领人民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尽管当时曼德拉已经步入老年,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待他。

    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他的任务是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就有三个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27年的监狱生活并没有打倒曼德拉,他坚强地走出监狱,获得了自由。1991年,他被选为南非的总统。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时,曼德拉起身致欢迎词。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三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然后他把这三个人介绍给了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让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世界在那一刻平静了。

    事后,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人才难得,所以很多政治家对冒犯自己的人才往往能既往不咎,收为己用,这也是他们能成就霸业的关键。

    齐桓公即位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因为管仲做公子纠的师傅时,想用箭射死齐桓公,结果齐桓公假死逃过一劫。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我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鲍叔牙说:“以前他是公子纠的师傅,所以他用箭射您,这不正好体现了他对公子纠的忠心吗?而且要是论起本领来,他比我强多了。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没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协助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越来越富强了。

    齐桓公既往不咎,原谅了管仲的冒犯,原因在那儿呢?一是各为其主;二是管仲确有大才;三是最重要的一点,齐桓公确实是一个有胸襟的人。化敌为友,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这是古代领导者常见的戏码。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对别人的好,以后往往会反馈回来的。《孙子兵法》里最精妙的招数要数“攻心”。而要攻心,就要有一颗有容乃大的心。能够包容、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苦难甚至屈辱,才能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大事业。

    小事不忍难成大谋

    忍耐精神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世谋略的体现。要想成大事,就不应斤斤计较;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应考虑琐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若求全责备,只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可用之人,也没有一件可作之事了。能够容忍小过的存在,才能最终成就一番大事。

    王阳明自言被贬谪龙场后,居住在蛮夷之地,处境贫困之极。那时候的王阳明初入官场,胸怀大志却被奸臣刘瑾暗算,贬谪到贵州,甚至在路上险些遭到杀害。但他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巧妙地躲过了暗杀,走马上任。也正是因为他的隐忍,暂时打消了刘瑾的疑心,保住了性命;更是因为他暂时的隐忍,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从此创立了心学。

    王阳明虽被贬,心中志向也被扼杀,但他仍然不急不躁,不仅避免了杀身之祸,还成就了自己的前途。在现实生活中,性格急躁、粗心大意的人,难以办成大事。性情温和、内心安详的人,必然万事顺意。

    古时,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隐者为自己开解。隐者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柴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隐者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隐者仍是装着听不见。妇人终于沉默了。隐者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隐者转身而去。过了一会儿,隐者又问她:“你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隐者又离开了。

    隐者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隐者笑道。

    妇人问他:“什么是气?”

    世外高人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当我们容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况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生气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既然如此,又何必生气呢?莫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会误事更会伤人。要做大事,成大事,关键在于一个“忍”字。人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多一些容忍,不管是包容别人的人,还是被包容的人,都会获得身心的愉悦。

    古代有个叫张崇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山坡上放牛,没多久,张崇便不知不觉地打盹来。这时,他被一声牛叫惊醒,他看到自己的邻居蹑手蹑脚地抓起牛绳,把自己家的牛牵走了。

    张崇并没有马上喊叫起来,他很了解这个邻居的情况,由于家里贫困,邻居家已经很久没吃上肉了。张崇从地上起来,不动声色地跟在邻居的后面。

    到了邻居家后,张崇看到邻居正在磨刀,看样正要宰牛。此时,邻居发现张崇立在一旁,顿时满脸羞愧,拿刀的手不知往哪里放。张崇并没有责怪邻居,而是对他说了一个故事。

    原来,张崇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次,他跑到一户人家的地里,偷了一个西瓜,主人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从地里又拿来西瓜给张崇吃,临走还让他带走几个。

    过了十几年,张崇在京城当了官,经常对手下人讲起这两个故事,说:“我用我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对方,这要比责骂有用得多,如果天下人都这么做,那么我们就能看到太平之世了。”

    西瓜的主人并没有责备张崇,反而给他西瓜吃。张崇被感染了,于是当自己的牛被人牵走时,他也没有责骂,而是用行动去感染对方。所谓小事不忍,难成大谋。为人要学会忍耐,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而发脾气,就只会坏事。只有下定决心耐住性子,才能做成大事,否则就会有麻烦缠上身。

    明朝初期,程朱理学占有统治地位,王阳明的学说问世后,刮起一股新风,开辟了儒学新的局面,但是也遭到了不少学者的异议。如同朝为官的吴廷翰就“知行”的问题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人所认识的是外界的客观存在,强调知和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知便物的对应“不可求知子物之外”,“言知之物,乃知之着实处”,假如离开了外界事物,则只有“空知”,失去了认识的对象和来源等。王阳明对于他人的批判和指责,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不满,而是包容大度,他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每一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智得多。我们应当保持一种温和平静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生活中忍耐、适应,等一切都过去了,剩下的就是美好的了。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在王阳明看来,很多人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会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神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愤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就不会安定。

    因为在贪、嗔、痴、疑、慢五毒中,“嗔”是烦恼毒的根源。佛学中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原因就在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喜怒不形于色。大多数人快乐时可以不动声色,而怒气却往往很明显地就浮现在脸上或者付诸于报复之中。

    嗔怒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跑的方向难以掌控。所以王阳明认为嗔心的毒害最大,其爆发往往有指向性,一旦发作,害人害己,是双重的罪恶,“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壁立千切,无欲则刚”,布施心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心让人更加柔韧。坚忍是一种特质,像水一样,刀剑斩不断,绳索缚不住,牢笼困不得,而水滴却能穿石。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那人愤怒地冲进精舍。原来是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了,因此,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了他的无理辱骂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有了,你为什么问这些呢?”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了。”

    佛陀继续问:“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还以愤怒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

    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宽容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实际上这是佛陀对他的点悟和开示,是否能够参透,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拔除嗔怒的毒根,做一个轻松之人。

    在王阳明眼中,灭嗔心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待人处世,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而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拥有幸福的人生。

    人要懂得克制自己

    当我们被某人所激怒时,当我们被某事所烦恼得无以复加时,当我们的极端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想要爆发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报复别人,冲动爆发,还是克制住自己呢?

    宋朝理学大家朱熹提出“克念作圣”的观点,要求为人者需懂得克制自己。王阳明的思想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与朱熹有所不同,但在克制自己这方面,两个人却殊途同归。

    王阳明讲“能克己,方能成己”,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能克制住自己,才能够有成。只不过朱熹要求的“克己”是从理智的角度讲,而王阳明要求的“克己”是从一个人爱自己的角度讲的,“为己之心”就是为了自己、爱护自己。

    然而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克制自己总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要克制自己?因为克制对应的情况往往是冲动,在冲动中的人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对自己造成伤害,或者对人生有不好的影响,总之都是不应该的。此时,就需要用克制让自己冷静下来;人冷静了,决定自然也就理智多了。

    古往今来,我们知道的那些做大事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极强的克制能力,能忍受别人完全无法忍受的恶劣情绪。

    从前,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

    一天,它们听说佛陀在合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往听佛陀开示法要。

    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

    正当俩人走得精疲力竭时,突然,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

    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

    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您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比丘听完,不为所动地说:“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

    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他得到了法眼净。

    而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的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他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地把路上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即呵斥说“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己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步说:“若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边,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

    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克制自己,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若不克制,放纵自己被激情和欲望的魔力牵制,莫说难以成就事业,甚至会自取灭亡,走向可悲境地。

    王阳明云“或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然而有一点他没有说,那就是克己实际上也是为己。在遭遇侮辱时,在坚持不住时,任谁的第一选择都是放弃克制的堤坝,让冲动的洪水得以宣泄。然而一旦让冲动的洪水冲开了堤坝,那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克制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人智慧与意志的体现,越是在经历重大磨难的时候,越是一个人表现其克制能力的时候。关键时刻,克制住了,那么他的人生也就走向成功了。

    忍是一门最让人受益的工夫

    关于忍耐这个话题,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人在说话说得翔乍常痛快的时候戛然而止,能够在人生最飞黄腾达的时候及时收手,能够在怒不可遏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最大的勇气,也是一种罕见的自制力。王阳明所说的自制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忍耐。众所周知,忍耐是一个人成就大业的基础技能,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素质。

    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太过于嚣张的民族,往往越容易被低调的民族所征服。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头曼后来又喜爱别的妻子生的小儿子,想废掉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冒顿便杀掉头曼,自立为单于。

    当时东胡强盛,听说冒顿弑父自立,内部形势不稳定,乘机挑衅,派使者到冒顿那里,索要头曼的一匹千里马。

    冒顿问左右大臣,大臣们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绝不能送给他。”

    冒顿沉吟着说:“东胡索要千里马不过是个借口,假如我们不给,他就有理由攻打我们,就要发生战争。”

    左右大臣都攘臂愤慨地说:“宁可和他们拼一生死,也绝不可示弱送马。”

    冒顿说:“打起仗来就要损失几千几万匹马了,人死得更要多,不值得为了一匹千里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况且都是邻国,在乎一匹千里马也显得过于小气。”冒顿便派人把千里马送给东胡。

    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人来索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单于的妻子称为阏氏),冒顿又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义愤填膺,说:“东胡太没有道义了,竟敢索要阏氏,是可忍,孰不可忍,请您下令发兵攻打他。”

    冒顿说:“为了一名女子和邻国大动干戈,损失人马牲畜无数,太不值得了,况且和人家邻国友好,何必吝惜一名女子。”便又把东胡索要的阏氏送了出去。

    东胡王见所求辄获,意气骄横,根本瞧不起冒顿单于,又派使者见冒顿,说:“你我两国边境之间有块空地,有一千多里,你匈奴也到不了那里,把这块地送给我吧。”

    冒顿又问左右大臣该如何。左右大臣们说:“这本来就是块无用的土地,给他也可以,不给也可以。”

    冒顿闻言大怒,说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把土地送给别人?”

    凡是说可以把地给东胡的大臣都被他斩首,然后下令国中,集中兵马,有敢迟到者一律斩首,便亲率大军袭击东胡。东胡素来轻视匈奴,全然不加防备,冒顿一举消灭了东胡,把东胡的百姓和牲畜占为己有。

    冒顿弑父自立,虽属自保,也显露出他凶猛残忍的天性,然而面对东胡的无理要求,却一忍再忍,而且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是因为他要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当时东胡最为强大,东胡敢于提出无理至极的要求也是倚仗自己的实力,索要千里马和阏氏不过是想挑起事端,以便自己出师有名,假如此时冒顿不答应请求,正式开战,一定占不到上风。

    冒顿偏偏都忍住了,要马给马,要人给人,就是不给你开战的理由。

    另外也以谦卑懦弱的姿态达到骄敌、愚敌、痹敌的目的,同时用所受到的耻辱来激发国内斗士的血性,“知耻近乎勇”,耻辱常常会增强斗志。

    东胡见所求无不获,心满意足,既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也不屑出兵攻打了,却不知“骄兵必败”,在表面的胜利中,已经输掉了最关键的战争要素。

    冒顿战胜东胡的智慧,正是以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为指导思想才成功的,或者说是一种退一小步而进一大步的胜利。倘若东胡是一块巨石的话,那么冒顿就必须要让自己成为一堆棉花,而不是同样硬的岩石,因为棉花与巨石相碰,则会很轻松地将其包在里面。而如果巨石与巨石相碰,必然会两败俱伤。

    至柔治刚的智慧并非让我们在面对强者时一味退缩、忍让,而是让我们适时地避开锋芒,与别人巧妙的周旋,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真正意义的忍耐,并非只是狭义地对人对事的退让,而是为了更高追求和目标的自我坚守。有了坚守,才能不介意眼前利益的得失,才能不在乎所受的屈辱和磨难,那么成功也会在你的百折不回之下悄然而至。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在某些人眼里,忍耐是一种自残。其实并非如此严重,王阳明所说的忍耐是为实现更高理想的暂时隐忍,绝非无原则的自虐。如果将忍耐当做处世原则,那就是对人对事:沉稳一点,持重一点,平和一点,理性一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