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云-第五百八十章 绝世佳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宋徽宗仔细观察,认真品味,不由对画中的内容之丰富,表现手法之突出,更是大加赞赏:“哎呀,此画实在是上乘之佳作,绝世之极品,难得,真是难得啊!”

    张择端顿时喜出望外,认真说道:“既然皇上喜欢,那微臣斗胆将此画献给您。”

    “那朕就夺卿所爱了,成为第一个拥有此画的人啦。”宋徽宗兴高采烈,马上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从此,这幅清明上河图,便成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流传至今,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还隐藏了一种太平盛世背后的忧患意识。

    燕南飞和赵香云不懂此意,认真问道:“父皇,您为何叫它清明上河图呢?难道只是因为此画表现的是清明时节吗?”

    宋徽宗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此画表现的确是清明时节,不过这只是表层之意。但是它还有更深刻的含意,只有政治清明,山河至上,才能社稷繁荣,民众安康。”

    “哎呀,没想到这幅画还有如此深刻的含意。”燕南飞和赵香云冰雪聪明,一下子明白了宋徽宗的用意,原来是用此画告诉后人,要有太平盛世背后的忧患意识。

    “父皇,那后人怎样才能从‘清明上河图’五个字之中,看出此画的深刻含意呢?”

    宋徽宗深思一会,严肃说道:“如果后人只看出此画表现的繁荣昌盛这一表层之意,而看不到歌舞升平背后的危机,只能说是一种悲哀。只有居安思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真正的、长久的繁荣昌盛。”

    张择端十分激动,抱拳说道:“皇上,臣花费十年时间所创作的这幅画,只是想表现大宋的繁荣景象,没想到您却赐给了它如此深厚的生命力,真是让臣感佩至极。”

    “哎,你太抬举朕了。不瞒你们说啊,朕的确不是一个好皇帝,做了许多糊涂事,可惜明白的太晚了。记住,居安思危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弃!否则,将会后患无穷。朕老了,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靠你们后辈人了。”

    “皇上正值壮年,经验丰富,只要用心治理天下,定可再创大宋辉煌。”

    “再创辉煌?哎呀,谈何容易啊。”宋徽宗长叹一声,感慨不已。

    “皇上日理万机,时间宝贵,微臣告退。”张择端马上鞠躬行礼,告辞离去。

    张择端刚走不久,太子赵桓和康王赵构走了进来,齐声说道:“参见父皇,不知传儿臣前来有何事啊?”

    “你们先看看张择端给朕的这幅画,然后咱们再商谈一些事情。”

    “参见太子和康王。”

    “哎妹夫,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气。”

    “这是国礼,不可马虎。”

    “燕子,大哥和九哥的意思是,在家人面前不用这么多礼,在外那是必须的呀。”

    “好,多谢大哥和九哥的宽容,小弟非常感激。”

    “哎呀,你们都别客气啦,你俩先看看朕的这幅画。”宋徽宗双眼紧盯着清明上河图,仍然沉醉在画中。

    太子赵桓和康王赵构立刻走过去,自左向右仔细欣赏,不由心潮澎湃,脱口称赞:“啊呀,这幅画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突出,大气磅礴,非常震撼,真是难得的绝世佳作啊。”两人受宋徽宗的影响,整日耳闻目染,虽然写诗作画远不如父亲,但是也具有相当高的鉴赏能力。

    “不错,这的确是一幅绝世佳作啊,父皇非常喜欢,所以特意为它提名叫‘清明上河图’。朕要好好保存,让它流传百世,万古不朽。”

    “父皇,恕儿臣直言,这幅画虽然展示了大宋的繁荣昌盛,但是现实却有很多积尘糟粕,正在侵蚀国家肌体,如果不能及早清除的话,恐怕会危害江山社稷啊。”

    赵桓身为太子,自知责任重大,不仅比其他人看得多想的远,所以早就发现很多弊政,虽然多次向宋徽宗提过,可惜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今天借此机会再次提出来,只是用词很婉转,以防父皇恼怒。

    宋徽宗精于世故,自然明白赵桓的意思,也知道他身为太子的迫切心情,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马上表态。

    燕南飞不仅心系天下,而且心胸坦荡,直言不讳,认真说道:“不错,想我大宋自太祖开基以来,可谓文化繁荣昌盛,人才辈出,盛况空前,令世人赞叹。可是反观军事方面却不尽人意,边疆连年战火不断,我们总是输多胜少。而近些年来民怨沸腾,盗贼四起,官兵四处剿灭,疲于奔命,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大宋国力,所以,金军才会有恃无恐地侵我大宋,毁我河山。”

    宋徽宗听后,美好心情虽然被破坏了,但是知道燕南飞是一片好意,所以并没有怪他说话太直接,而是长叹一声道:“贤婿所言极是,朕又何尝不知大宋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呢?所以,朕才提出居安思危的思想,以警告后人啊。”

    “父皇,那我们赶紧调整国策,整顿军纪,重树民风,也许为时不晚啊。”燕南飞太过年轻,以为国家大事做起来很简单,不免有些着急。

    宋徽宗摇了摇头,无奈说道:“贤婿啊,你有所不知,重文轻武,乃是太祖所定的国策,历经百年已经积重难返,要想改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

    “父皇,我知道改革不容易,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而撒手不管吧?”

    “哎呀,具体有多困难你不知道,就说在前朝时吧,王安石曾经提出很多改革措施,可惜都失败了。何况眼下蔡京、童贯、高俅等人把持朝政,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彻底改革,谈何容易啊。”

    “越是这样越应该进行改革,不然将来更加难办,而一发不可收拾。”燕南飞深谋远虑,坚持己见,积极进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