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阑干-第12章 012-符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纤足漫步钱塘岸,符箓垂彩线,堤上游人、水中竞舟,怎奈无心看;

    玉手轻摇合欢扇,罗裳透轻汗,参差树下,有子长衫,谈笑风云淡。

    ……

    关舟来到临安的这天,正好是端午,本来葛老爷子想大家伙一起过个节,之后再安排周震炎和关舟进京,可周震炎等不了了,本该在年初就举行的会试,一推再推,都推到五月节之后了,对于醉心科考、一心求官的他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轰轰烈烈考一场,成就成败就败,大不了回家继续读书,这才符合他老兄的性格。

    此次进京自然是带了小桃的,说话就得算话,但她毕竟是半大姑娘了,又不是葛家下人,更不是他关舟的丫鬟,说是妹妹,可总是要避嫌的,所以关舟把大果和大仁也带了来。

    几人随周震炎进了城门,却无心看那繁华的街市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直接穿街过巷,奔葛家酒楼而去,不是没得可看,而是天实在是太热了,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现在他们只想躺下歇上一歇,有杯凉茶就更好了,至于其他的心思都可以先放一放。

    临安葛家酒楼在积善坊,的确不大,但却属于城市中心,南侧就是临安最大的瓦子,热闹非凡,关舟不禁又在心里鄙视了下葛老头,有钱,真好啊!

    酒楼的掌柜是葛长庚的一个远房侄子,名叫葛云晋,他是早就和周震炎相识的,一见面便连称表兄,带了关舟等人直接到各自的房间,周震炎、关舟和小桃每人一间,大果和大仁合住一间,葛云晋很会说话,行事也干练,让关舟想起了留在丘怀的葛祥,他们的风格倒是很类似,葛祥因为要接替关舟继续执行他家少爷的养成计划,所以不能一起跟来,否则他才是出门旅行的最佳伴档,有眼色,还勤快。

    大家约定今天各自歇息,明天再一起出去逛逛,领略下京都的风采,反正这街上要热闹五天,晚一天逛也无所谓。大宋一国上至官家下到百姓都是出了名的会享受,一年三百六十天,有近一半的时间在放假,就拿这端午来说,虽然法定是一天的假期,但实际上大小衙门口要到五月初十才会开衙办差,一天假是按律应得,其余四天则是官家恩典。

    关舟躺在床上尽量的放松自己,几天的奔波劳碌耗干了了他最后的力气,看来自己的身体素质还是不太适应这个时代啊,需要多锻炼锻炼才是。

    桌上有葛云晋送来的凉茶,淡黄色的液体很是诱人,关舟强撑起半坐起来,心思一动,那凉茶便到了手里,咕咚咚喝下去,感觉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把杯子放在床头,抬手看看金刚琢,还好有你啊……

    出了门一直往西,再往南一拐就是丰豫门了,出了城门就是西湖,那里还有一座丰乐楼,是观景的好去处,临出门时葛云晋交代道,听他这么说似乎没有多远,谁知等真走起来,关舟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自葛家酒楼到城门,走了足足四、五里路,从城门到丰乐楼,又走了将近二里地,一大早出发,直到日上三竿才算到了西湖岸边。

    其他人都还好,小桃连蹦带跳,时不时的还拉着关舟逛逛街边的小店,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大果和大仁根本没把走路当回事儿,艳阳高照之下,走得神清气爽,大气儿都不带喘的,就连周震炎也只是出了点汗,看不出有多疲惫,关舟再一次对自己的生存能力产生了怀疑,因为他已经汗流浃背,呵斥带喘,就差张着嘴吐舌头了。

    西湖岸上,柳荫树下,摊贩更是密集,都是些端午相关事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彩线符箓,更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木瓜等吃食;湖面之上就更加热闹,除了龙舟竞技,每年这个时候湖中画舫都会组织诗会,今年节后就要开考,各地的考生该是都到了京城,想来会尤其热闹,小舟可有兴趣随我同去一观?周震炎问道。

    关舟摇摇头,我又不会吟诗填词,去了也只是瞪眼儿干瞧着,名光兄自便吧,我就在这附近转转,周震炎也不勉强,与众人拱手作别,朝北面的一片画舫走去,关舟从怀里拿出些散碎银子递给大果,大果叔,你也带大仁哥和小桃妹子去逛逛吧,我实在走不动了,在这休息一下,回头儿我们还在这里会合。

    大果连连摆手,说我们逛逛就好,也不买东西,没有用钱的地儿,关舟把银子硬塞给他,说道,这些是临行时葛老给的,本就有你们一份,不必推辞。大果这才欣然接受,带着两人朝湖边走去。

    丰乐楼附近树荫儿很多,关舟找了个凉爽通风的地方坐了下来,街上行人很多,有的是纯粹的出游观景,有的则是逛逛街边的小店,选上些喜欢或者当用的东西,其中有长衫短褂的男子,也有很多或清秀或雍容的大姑娘小媳妇,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很有点儿黄金周的意思。

    总用袖子扇风太累了,也不太雅观,关舟看到街对面有个扇子摊儿,便走了过去,不高的摊面儿上,零零散散放了许多扇子,团扇、羽扇、折扇样子倒也齐全,前世关舟就喜欢玩儿折扇,对扇子文化也有些了解,这倒不是为了鉴赏收藏,只是夏天出门儿带把扇子,既实用又能衬托气质,至少他是自己这么认为的。

    关舟拿起一把折扇打开来看,那扇子乃是纯木料所制,并没有缎子或是宣纸的扇面,做工倒还规整,只是制式不规矩,这也难怪,折扇真正成为一种文化是在明朝,至清时达到全盛,前后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各部件规格逐渐统一,细部做工日趋考究,各种形制也才固定了下来。

    公子要买一把扇子吗?小贩表现的很热情,您莫看我这摊位小,式样却很齐全,做工更没的说,就算是正街上的大店小的也敢和他比上一比,就说您手上这把桧扇,虽然只卖五十文,但却是严格按照贡品的试样做的,和当年高丽国、倭国进贡给太宗皇帝的扇子可是一模一样,现在正值端午,按照惯例,官家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赏赐给娘娘、宫娥桧扇,那扇子虽然是黄金所制,但形制和您手上这把也是大同小异……

    呵呵……小贩正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扇子,边上突然传来一阵轻笑,这不是摆明了拆台吗,小贩皱起了眉头,但也只是皱皱眉而已,而且只是一瞬,很快就舒展开来,依然的满面春风,京城之地尽是高官显贵,甭说是主人家,就是大宅门出来的下人他都惹不起,自己自卖自夸引来嘲笑,倒也是情理之中。

    关舟也被突如其来的笑声吸引,转头看去,一位穿着素色褙子的女子正面带笑意的站在摊儿的另一边,手上摆弄着一把团扇,边儿上还站着一个小丫鬟。

    那女子娇小玲珑,明艳动人,看装束发式,应该是未出阁的姑娘,乌黑的发髻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符箓,洁白的手臂上缠着五彩丝线,和这端午的气氛很是同步同调,关舟不敢多看,连忙又低下头研究起扇子,此时不同于后世,总盯着人家姑娘看容易挨揍,弄不好还会因轻薄之名吃场官司。

    你知道这京城之中有哪些专营扇子的大店吗?关舟问道,那小贩明显不乐意了,言道,公子若要买扇子,我这小摊伤就有,何必再劳神费力的去寻别家?

    关舟了然,给了小贩一个银角子,说道,这把扇子我买了,现在你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吗?小贩立马换了一副笑脸,躬身说道,回公子的话,据小人所知,这京城之中并没有专营扇子的店面,只有像小人这种散摊儿才会只卖一种东西,扇子这种小物件儿,大店看不上眼的。

    原来如此,多谢小哥指点,关舟拱拱手,拿起扇子准备回阴凉处继续歇着。

    你很有钱吗?那边上的女子突然开口问道,关舟左右看看,旁边并没有别的人,姑娘是在和我说话吗?

    不是你还能有谁,这把扇子最多值十文,你却花了五十文,你买东西从来不还价的吗?那女子忽闪着大眼睛问道,脸上满是老江湖的自信。

    哦……是这样啊……多谢姑娘提醒,关舟拱手说道,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物价根本没有概念,可不就人家要多少给多少吗,谁说后世穿回来的人都自带加强属性?自己不就是活生生的反例吗……

    这位小哥,你能不能……关舟回身说道,那小贩捂着胸口的钱袋,这位公子,那把扇子做工精良,值这个价的……

    关舟摆摆手,我不是要你退钱,我想问一下,如果是一把顶级做工的折扇,能卖多少钱?小贩松了口气,回公子的话,若不论用料的差异,只说做工的话,一流工匠所制的扇子可卖到二百文,这是实价,要价的话……要看买扇子的是什么人……

    看在钱的面子上,小贩回答的很实诚,关舟一脸苦笑,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我看上去很像人傻钱多的是吗?呵呵……小贩尴尬的一笑,算是认可了。

    旁边的女子和小丫鬟已经笑得不行,关舟摇摇头,朝她们拱了下手,算是再次谢过,转身走回树下,才坐定,就见那女子带着丫鬟朝他走了过来。

    你既然知道他骗了你,为何不把钱讨回来?难道你真的人傻钱多?那女子笑着问道。

    我是挺傻的,不过钱并不多。

    那就去讨回来啊,他不敢不还你的,之前有一奸商骗我钱财,我与他理论,便讨了回来,你若怕麻烦,我去帮你讨便是。

    让姑娘费心了,不过那钱不用要了,那小哥不是还为我解惑了吗,再说,人家凭本事骗得钱,就该是人家的。

    那女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关舟的意思,咯咯笑了着说道,你这人真是奇怪,被人家当做傻子骗了,还有心思开玩笑,有些事好教你知道,那商贩可不止在钱财上骗了你,你那扇子不管是用料还是做工,都和贡扇相差甚远,毫无可比之处。

    哦?姑娘见过宫中的贡扇?

    那是自然,我家中便有,如何?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傻?

    关舟点头笑道,是啊,这回是傻到底了,哈哈……不过无所谓了,我准备回去自己做上几把扇子,一定会比那贡扇还好,到时候来抢他生意,报这一箭之仇。

    你不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吗?不好好读书备考,做的哪门子的扇子啊?还有,贡扇便是最好的扇子了,你还敢说有比贡扇还要好的,不怕被人告发,治你个不敬之罪吗?。

    错错错!姑娘全错了,第一,我不是赶考的举子,第二,并不是因为是贡品,便是最好的;而是因为是最好的,所以才成为了贡品,如果我能做出最好的扇子,说不定官家会替换掉邦国贡扇,改用我做的呢,那我做的扇子不就成了贡扇?

    那女子想了半天,才理解了关舟的意思,开口道,你这口齿倒是伶俐,不怕舌头打结吗,不过似乎也有些道理,那你去做便是,如若做得好,我也买上一把。

    我的扇子会很贵的,关舟笑道。

    我人虽不傻,但却有很多钱,那女子也笑道。

    我知道你有钱,没钱能请得起这么多护卫吗,关舟指着那女子身后说道,刚才你走过来时我就发现那几个人一直盯着这边看,我到京城才两天,在这里又没有熟人,就算傻点儿也不至于引人围观吧,所以他们只能是冲着你来的。

    你这么文静漂亮的姑娘,想来不会是欠了人家钱、占了人家地,而且到目前为止那些人都只是远远的望着,并没有什么动作,所以不会是仇家,那就只能是你的护卫了,关舟微笑着说。

    听到关舟称赞,那女子脸上微微泛起红晕,开口道,原来不止伶牙俐齿,还是个会说话的,我爹怕我一人出来不方便,便派了几个人来,倒是更不方便了……说着干脆也找了个石阶坐了下来,距离关舟只有三四步远,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士,你当真不是赴京的举子?

    我只是穿着长衫冒充文人而已,关舟扇着扇子说道,哪知五月的天就这么热,倒不如穿个短褂子,不但凉快些,买扇子时还能便宜点儿,我这次是陪朋友来赶考的,顺便逛逛京城,看看有没有赚钱的路子,总做穷光蛋似乎不太好。

    你这人尽是歪理,穿长衫买东西就贵?那短褂也不要穿了,找一身破破烂烂的穿了岂不是更便宜?女子咯咯笑道。

    那可不行,我大宋如此富庶,临安如此繁荣,我若穿的破破烂烂太影响城市形象了,万一被外邦人看到,岂不丢了我大宋的脸面,关舟假装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女子已经笑得不行了,说你讲歪理,你还没完没了,还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大宋就靠你穿件漂亮衣服维护脸面吗?

    关舟也是哈哈大笑,丰乐楼下,林荫之中,一男一女说着市井见闻、临安风貌,聊得很是投机……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近午时。

    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你那扇子如果做好了,记得拿给我看,那女子起身说道,关舟连忙站起来,拱手道,那是自然,姑娘慢走。

    那女子走出去几步,又回头说道,你都不问我的名姓的吗?关舟挠挠头,冒昧问女孩的名字,不合适吧?既然姑娘提到,那么……请问姑娘芳名……

    确是不合适,你还是不要问了,说着从头上解下符箓抛了过来,我爹不喜欢我戴这个,送你了,之后嫣然一笑,带着丫鬟朝远处走去,关舟看着她的背影,再看看手上画着符咒的薄竹片,笑着摇了摇头,这姑娘神叨叨的,互相都不知道名姓,更不知道住哪里,怎么把扇子拿给你啊……

    远处某处小巷口停了一驾马车,那女子缓步走到近前,却又回过头望向丰乐楼的方向,目光穿过如织的游人,落在了一个长衫男子的身上,只见他已经挽起袖子,此时正把长衫的下摆往腰上掖,女子不禁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这傻子还真不适合穿长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