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天下清官喻茂坚-第六十三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真定府茂坚查劣绅

    开府库知府赈灾民(1)

    宋景十分高兴,也不管什么君子远庖厨了,换掉了官袍,来到了厨下,挽起袖子便准备亲手烹几个小菜款待喻茂坚。而喻茂坚也跟到了厨下,坐在厨房的一个木杌子上,沿着宋景在矮缸之中取出了一条长江白鱼,摔在了案板上,立刀刮鳞,就像是此中好手一样,动作毫不拖泥带水。

    喻茂坚笑道:“看起来你是经常下厨的,不然的话怎么有这么好的手段呢?”

    宋景说道:“我可不比其他的上书侍郎,俸禄还要接济一些受穷的工匠,就没有闲钱再养厨子了。”一边说着,一边将鱼的身上横竖切了几刀。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拎着尾巴,倒立在滚油的锅中,用勺子舀了热油,浇在了鱼身上。瞬间吱吱啦啦地响了起来,一股浓烈的香味便传了出来。

    喻茂坚啧啧称赞道:“也就是你宋景了,做什么事情都是这般的精巧。对了,老兄的托付,我已经办好了,雷通正在我家里修养,也算是有碗饭吃,你什么时候提用,随时给我家里写信就是了。”

    宋景一边忙着手里的事情,一边对喻茂坚说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帮忙的。唉,雷通实乃是难得的人才,此人匠心独运,可就是吃了杨廷仪的迟累。被裁撤回去了,我说起来也算是个四品侍郎,保不下此人,唉……”

    喻茂坚点了点头:“南京这帮官员,除了礼部每年还有点事做,其他的几部,都是摆设。看着好看罢了。”

    没想到宋景却是转过了头,认真地说道:“谁说南京六部是摆设了?就拿我们工部来说,不知比北京的工部好上多少。我带着几个能工巧匠,研制了一款火绳枪,便上书给皇上,可是音信皆无。哼哼,北京的工部,有这个能力吗?”

    喻茂坚知道宋景对于自己的巧术机关特别得意,便笑了笑,改了话题:“我刚刚看了你书房的邸报,漕运糜烂,你总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

    宋景仿佛不再理会了,只是专心的烹鱼:“但愿有这么一天吧。”

    两个人对坐,吃罢了晚饭,便坐在了院下乘凉。月光如水,撒在了院子之中,喻应台跑了过来,手里拎着一个大茶壶,十分吃力的给两个人续水。宋景笑道:“都说你规矩大,瞧瞧,多灵巧的一个孩子,也这般懂规矩。”

    喻茂坚满意地看了看喻应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几年朝政烦乱复杂。若是不讲规矩,我恐怕也早就发配了戍所戍边了。”

    宋景哑然一笑:“你这般循序渐进,什么时候能高居朝阁呢?而我呢,则是一心想着你们所说的奇淫巧术,不思上进,要论做官,咱们谁都不如严嵩。”

    喻茂坚坐正了身子:“许久没有严老兄的消息了,他怎么样?”

    宋景讥笑了一声:“他?好得很呢!因为皇上爱重江西籍的官员,嘉靖四年调任北京礼部侍郎,正好赶上礼仪之争。我曾经跟他通过信,劝说他敬天守时,礼仪之争,最后还是要着落在礼部的身上。可是严老兄来信,却反过来劝我上疏皇帝遵立兴献王。南京工部本就是个不起眼的地方,我却不肯做那样惹眼的事情。”说罢,呷了一口茶说道:“我的座右铭与你喻家家风很像,你是克忠克孝,惟耕惟读,我呢?惟工惟匠罢了。”说罢,两个人相视而笑。

    喻茂坚问道:“那严嵩近况如何?”

    宋景摆了摆手说道:“现在可不能同日而语,前一阵子他南下,路过金陵的时候,我见了他一面,他前往湖广安陆府修建显陵了。估摸着日期,不一时便可以还朝了。”说着,仰望着议论明月,长叹一声道:“终究不是同道中人,你以后还需提防才是。”

    喻茂坚心中一阵酸热,这严嵩本是宋景的朋友,上次在江西平叛朱宸濠之时认识的。却说出来这样的话,无疑是将喻茂坚视为知己。喻茂坚也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次日天明,喻茂坚便继续北上。由于新任了河道都御史,河道衙门风清气正。有南京至通州的河道虽然也有淤塞,吃水较深的大驳船不能通行,小一点的船还是可以畅行无阻。一路无话,走了七日,终于到了通州境内。宿在了官驿之中,第二日在西华门递牌子请见。嘉靖皇帝在乾清宫冬暖阁接见了喻茂坚。

    几年不见,嘉靖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居移气养移体,身上颇为威重。举手投足都有一种君王的气度。喻茂坚行了大礼:“臣喻茂坚参见皇上。”

    “起来吧!”嘉靖皇帝盘膝坐在了炕上,只是虚抬了一下手,喻茂坚垂手侍立在旁,去瞧嘉靖皇帝的时候,皇帝却没有穿绣满金龙的滚龙袍,而是穿着一件寻常的衲衣。头上插着一根象牙的发簪。看上去素雅淡薄。

    嘉靖皇帝对喻茂坚说道:“你是正德六年进士吧。”

    喻茂坚躬身答道:“是,皇上。正德六年三甲进士。”

    嘉靖皇帝笑了笑:“为官十多年了,还是个知府,朕是太小气了。不过河间这地方,是要有个能员干吏巡守。我听闻去岁河间雨水充沛,却依旧有饿殍之人,民间卖儿鬻女。你去查清楚了,奏朕知道。”

    喻茂坚躬身答道:“臣遵旨。”

    喻茂坚陛辞。到吏部交割了差事,便沿着古道赶往河间府。喻应台有点泄气:“祖父,皇上确实小气,我们不远千里进京陛见,就得了个知府,祖父的才能功绩,怎么也能做个侍郎。”

    喻茂坚却板起了面孔:“谁教的你这些混账话?你忘了什么叫克忠克孝了?什么叫‘忠’?尽心于人是忠!我是天子之臣,便尽心于天子就是了!”仿佛是喻茂坚目光太过迫人。喻应台竟然吓得惴惴然。喻茂坚叹了口气说道:“这些道理你要明白,省得以后走错了路。”

    赶车的车把式,和喻茂坚是同龄人,一路上和喻茂坚谈得很投机。见喻应台撇着嘴。干咳了一阵,笑着说道:“你可别小看了知府,我听说,你祖父曾做过真定知府,嘿嘿,这可是天下最大的官儿呢。”

    喻应台也来了兴趣:“这话怎么说?”

    车把头也挺喜欢喻应台的,挥动鞭子,鞭稍发出了一声脆响。微笑着说道:“天底下,唯一能让皇上上税的,便是这真定府知府了。皇城南边,有一个皇上祭天的地方,叫先农坛。外面有一块地,一亩三分。是皇上亲耕的土地。每年开春,皇上都会亲自扶犁杖耕田,当然是要上税的。”

    喻应台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觉得新奇。这车把头却幽幽的一声长叹:“唉,当今皇上信道,却也有好处。这直隶地面,距离先农坛才不到一百里。同一片天,同时下雨,偏偏皇上的一亩三分地生长旺盛,这河间府就是赤地千里。”下面的话碍难出口,车把头便一声长叹,不再说下去了。

    喻茂坚却陷入了沉思:“有这事?整个河间府都是这样吗?”

    见话题终于在皇上身上转移了,车把头用鞭稍指着远处一片葱绿说道:“可不是吗?老天就是这样编排我们穷苦人。你瞧了没,这官道两旁,庄稼长得多好。可是自此往东十里,田里便是颗粒无收,谁知道老天是什么意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