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跃马江东-第104章 桓伯绪劝说张羡,孙伯符威震四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桓阶既来,张羡连忙将其迎进厅中,两人席地而坐,张羡问道:“伯绪今日为何前来?”

    桓阶说道:“为太守解惑而来。”

    张羡装作笑道:“我有何惑,需要伯绪前来解答?”

    桓阶笑道:“太守不久之后有大祸临头,故而举棋不定,尚不自知?”

    “我为何大祸临头?”张羡明知故问道。

    桓阶笑道:“罗骠骑先夹击荆北与江夏,致使刘荆州不得不将兵马调动,以此布防荆北。如此一来,荆南必定空虚,刘荆州回援不急,荆南四郡如纸一般一捅就破。如今明人已能看出端倪,孙伯符领兵前来征讨,长沙郡中兵马稀少,恐不能敌,故而太守左右为难。”

    张羡大笑道:“伯绪你有所不知,孙策领兵两万来战,然我而长沙郡中尚有兵马五千,也未必就输给他。”

    桓阶摇头道:“太守别忘了,长沙本就是荆南第一郡,罗骠骑定然重视,更是与扬州境内豫章郡接壤,大人想这临湘城能不能守得住?”

    “我军一边坚守一边作书一封给州牧大人,到时候自然有兵马来援。”张羡依然说道。

    “我看未必!刘荆州素来便与太守不合,如今荆州遭逢大变,恐刘荆州无力出兵救援。或者刘荆州想要郡守大人死在此处也有可能。”桓阶摇头道。

    张羡怒斥道:“大胆,伯绪你为我荆州之民,外敌来犯,不思杀身报土,竟如此猜忌君上!”

    “某便是长沙临湘人,心中自然是为家乡着想,太守执着一时,恐为临湘招来祸事。”桓阶硬气回道。

    两人就此沉默了下来,沉默许久,桓阶发话打破了僵局。

    “某此乃为郡守大人解惑而来,也是为降孙少将军而来,为降朝廷而来。”桓阶说道。

    “大胆!”张羡大声喝道:“如今孙策为外敌,你在我郡守府中说这投降之事,可是来送死的?”

    桓阶淡定道:“眼下四下无人,太守何必吓我,眼下形势不可谓不差,不管太守如何,待孙将军领兵到来,桓某便要出城投效。”

    “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昔日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豫扬两州夹击,而刘州牧尽调荆南之兵应之,取祸之道也。战乱之间,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见张羡已经动摇,桓阶继续说道:“天下各自为政,太守不纳于刘荆州,自然该早做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太守以为自己能在刘荆州帐下为臣。”

    张羡摇头道:“不能尔!我与州牧早有间隙,就算全心全意投效,也是虚位待我,终老一生。”

    “既然如此,太守为何举棋不定?”桓阶问道。

    张羡问恒阶道:“伯绪敢在我府中说投降一事,不怕我一时怒起,将你杀了祭旗吗?”

    桓阶说道:“我以实情告知太守,料想太守无意加害我。”

    张羡不由地赞道:“伯绪果然高才之人。”

    似乎心中已经有了改变,张羡继续问道:“然则我现今将何去何从?”

    桓阶回答道:“罗骠骑据长江之险,故楚之地,可谓霸主。又有孙将军奉命讨伐,长沙郡中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

    张羡点点头,又问道:“伯绪,昔日你我二人与孙家都有恩情,本不该有此一问,然某心中有一事情不解,伯绪莫要怪罪。”

    桓阶笑道:“太守请问!”

    “昔日你为报恩情,冒着生命危险替孙家讨要回孙破虏尸身,这恩情也算是报了,今日却来为孙策当这说客,莫非是许了你多大的好处?”

    “非也!此乱世之中,当则一贤主而仕,为后世留名,岂不快哉!之前刘荆州数次招揽我为官,我数次推脱,实乃是刘荆州无霸主之雄姿。然而罗骠骑先拜童渊卢植为师,又入军伍破黄巾、讨董卓,文武双全,实为一代贤主。”

    听了此言,张羡点头道:“确实如此!关键还在于罗骠骑有识人之能,能用其才,才尽其能,实属难得。”

    两人相视一笑,张羡于是出城投降。

    公元200年,建安5年7月,就在周瑜攻破江夏,罗启进驻宛城之后,孙策领两万大军攻打荆南。大军先破安城,随后进发长沙。就在孙策准备攻打长沙之际,名仕桓阶劝降长沙太守张羡,后孙策领兵攻打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遣上将邢道荣出战,邢道荣与孙策交战十合被生擒而去,刘度之子也兵败被俘,于是刘度投降,零陵平定。随后孙策又派董双程普二人分别带兵前去武陵、桂阳劝降,先礼后兵。零陵太守金璇拒不投降被从事巩固所杀,随后向程普投降。桂阳太守赵范在董双击败鲍隆陈应后投降。自此,荆南四郡纷纷投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