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第47章 秉烛谈夜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回到永南巷家中,吴冲正在大堂内一杯一杯的小酌着,脸上满是不自在。

    杨孟君看吴冲这副神情,好笑道:“怎么了老哥?”

    吴冲见杨孟君回来,立马就收不住了话匣子,郁闷道:“他娘的今天真气死老子了,本来我这从三品的官比韩边关大上那么一点,谁知道今天陛下直接就封他了个兵部尚书!这倒不算啥,最气的是,陛下今日早朝提议明日南征之事,我意思着你和瑶儿在临安也算安定,就启奏说我跟着刘统领一起率兵南下。我这刚说完,不仅洛林反对,就连其他两个上柱国也是噼里啪啦一顿上奏。最后陛下轻轻一句吴爱卿忠勇可嘉,但御林军还需要一个统领,就这样直接把我驳回去了。他奶奶的,不就是官比我大嘛,有啥了不起的。”

    看着吴冲气呼呼的模样,杨孟君开怀大笑道:“你一个从三品的定远将军跟人家一品大佬掰啥手腕,你就不怕这刚到手的职位让他们随便给你找个理由捋了?”

    吴冲瞪着眼睛拍了桌子一巴掌道:“他敢?”

    杨孟君拎起酒壶给吴冲满上,安慰道:“好啦好啦,气啥呢?不让去就不去呗,可别说你不懂他们意思。”

    吴冲叹口气道:“怎么不懂?洛林把我留在临安是想再给我打磨打磨资历,等到时候随你一起出征,这样的话将来再升官就理所应当了。徐太傅王太师是怕我趁机建功,在朝堂上位置靠前了影响他们之间平衡。而陛下那句看似玩笑的话,可目的一点都不好笑啊。”

    杨孟君沉吟道:“可以嘛老哥,这么短时间就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了。”

    吴冲摆摆手道:“当初大将军临终遗言还依依在耳。匡扶大唐,除尽叛逆不仅仅是你的责任,也是大将军对我的军令啊!我这今年也不小了,再等五年那还了得?”

    杨孟君抽了抽鼻子,有些惆怅道:“你是怕年纪大了,我却是狠自己太年轻啊。对了,刚才说什么上柱国,太尉太傅?”

    吴冲略有些鄙夷道:“可不是,今日早朝可不止韩边关升官了,那三个一品老头也都百尺竿头进了一步。都加封上柱国不说,洛林还授予太子太傅,徐仁寿领太子太尉。啧啧,这三公之位直接就补齐了。”

    杨孟君看着杯中泛起淡淡涟漪的酒,想起洛林每次跟皇帝做完生意后的那副表情,打趣道:“得,这三个老头估计又得那出些什么了。”

    吴冲一副事不关己无须在意的表情,淡淡道:“管他们呢,就熬完这五年,到时候还不让我走,老子就直接反了他娘的,直接投奔燕王得了,最少还能直面北方蛮子。”

    杨孟君撇撇嘴道:“这话你给皇帝说去,给我说可没用。”

    吴冲立马打个哈哈道:“也就是说说而已,哪里舍得瑶儿和孟君你啊。”

    杨孟君翻翻白眼道:“瑶姐姐呢?睡了吗?”

    吴冲点头道:“睡了睡了,你回来太晚了,要不是等你我也早睡了。”

    听吴冲这样一说,杨孟君只觉一股倦意直冲脑门,打个哈欠道:“老哥,这杯喝了咱俩也睡去,明天都还有事呢。”

    酒入愁肠,三分醉意更兼七分豪气,吴冲豪迈道:“中,干了!”

    两人推杯换盏一饮而尽。

    乍一看吴冲的模样,都会觉得这汉子生的如此魁梧,想来脑子不太好使,而且言行还大咧咧的,也没个正行。可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这副粗糙模样之下却有一颗玲珑心。

    刚刚穿着三品武将官服步入那方金銮殿才多久?就立马把朝堂上各种微妙局势看的一清二楚,对那些真正掌权人的心思也把握的妙到毫巅。

    令杨孟君有些感到意外的是,皇帝此次竟然如此大方,上柱国外加三公的头衔就这样直接送了出去。

    对于文官来说,什么是极致?莫过于生前位列三公,死后谥号文正,留得千古芳传。洛林三人各自领一省,本就位极人臣,此刻又获封如此爵位,一生仕途也算美满了。

    如果大唐在他们有生之年内重新一统,作为大唐正统朝堂上的三公,以后的青史是怎么也不会绕过三人的。

    思来想去君臣之间虽然也是一种敌友莫辨的关系,但这也太大手笔了吧?伴君如伴虎,虎会吃人,人就不想打虎了?

    杨孟君躺在床上望向窗外满天繁星,不自觉的就想起了在吴家镇的那些夜晚,还有那个相依为命的老人。

    一直到了临安后,见过了这么多人,听过了这么多事,杨孟君才慢慢明白那个整日醉酒的老头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世间对杨家褒贬不一。可就算是那些整日把杨家功过挂在嘴上以显自己才博学厚的文人士子,每当夜深人静时谁不对那个死守边关三百年,最后落得个满门皆灭的世间第一大族感慨万千?杨家风流忠勇必当传颂千古,就如参禅悟道一般,越是思量就越是难忘。

    琅琊王一生桀骜不驯,唯独对杨正平由衷拜服。燕王占据河北道还有半个河东道,其兵力之悍勇甚至可比肩江南道大唐正统。可真当燕王直面草原狼骑而倍感无力的时候,才明白杨家戍边三百年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无敌。

    杨正平死讯传开,一直战战兢兢的岭南王越王心中一块悬了十年的石头才终于落地。南境蛮荒,远远比不上富饶甲天下的江南道,岭南王甚至都不担心自身境内国力问题,就怕那个骑赤魁,披黑甲的老人依旧存活于世。

    就是这样一个人才辈出,权倾天下三百年的家族,到如今却只剩下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杨孟君心中压力可想而知。

    在吴家镇的时候,杨孟君朝游于林,暮西而归。生活是何等的潇洒自在,出洛阳至临安。原本开朗阳光的少年也变的沉默寡言,笑颜渐少。只有在吴冲面前的时候才会露出一些真性情。

    直到遇见了洛清怡后,杨孟君沉闷的心境才略微好转一些,一抹阳光透过阴云直射少年心田。

    又过了许久,窗外几乎已经不闻人音犬吠,只有一阵更夫报时所敲更鼓声。

    楼下房门“吱啦”一声被打开,杨孟君本来有些恍惚的睡意立马一扫全无。想到临安城中还有青龙卫蛰伏,自己白天的时候又破坏了他们行动,再联想到扬州城的那个雨夜...

    杨孟君利索的翻身到窗边往下看去,只见方瑶披着一件淡黄披风俏立于院中。杨孟君悄悄出了口气,直接就从窗户上跳了下去。

    借着月光,方瑶看清身后来人是杨孟君后,柔柔一笑道:“孟君怎么还没睡啊。”

    杨孟君轻轻活动了一下被落地反弹力震的有些酸麻的小腿,吁口气道:“本来是快睡着了,听到有人开门就下来看看。”

    方瑶略带歉意道:“不好意思啊孟君,打扰你休息了。”

    少年眯眼开朗一笑道:“不打紧的,倒是瑶姐姐这么晚了怎么还出来啊。”

    方瑶目光忧伤的望着一轮弯月道:“没事,只是有些想家了。”

    杨孟君神色一黯,和方瑶一同望着皎月道:“放心啦瑶姐姐,咱们现在也是一家人啊。”

    “姐姐是不是很没用?被你和吴大哥救到这临安城,你和吴大哥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停的奔波着,只有姐姐像一个累赘一样拖累着你们,就像那次在扬州城...”一番话说的煞是平静。

    “没有啊瑶姐姐,别这样想啦。你看啊,如果没有你,我和吴老哥这么懒散的性子,早都饿死了。再说了,姐姐你跟我们不一样嘛,我们只是在做着一些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听杨孟君说完,方瑶转身轻轻拥着少年哽咽道:“谢谢你孟君,真的谢谢你。”

    被方瑶猛抱住,杨孟君顿时有些措手不及。看着方瑶梨花带雨般的哭容,杨孟君伸出手轻轻抹去女子娇颜上的泪痕,眨眨眼道:“那个...瑶姐姐你先松开行不,有点喘不过气了。”

    方瑶抱的更紧了,虽然一直在流泪,但没有哭声,只是无声的低泣。

    杨孟君大敢无奈,只得也轻轻环起手臂,搂着方瑶弱柳一般的纤腰。

    方瑶足足哭了一刻钟才停下,缓缓松开怀中少年,俏脸满是羞红,美眸看着杨孟君清秀的面孔沉默不语。

    杨孟君也立马松手,又帮方瑶擦了擦眼泪道:“好啦瑶姐姐,快去睡吧,真的很晚了。”

    方瑶附在少年耳边轻声道:“孟君,谢谢你。”

    少年温和笑道:“不客气~”

    待方瑶重新上楼后,杨孟君双手负后静静的感受着微凉的月光。

    方瑶是女子,思念家人时可以痛哭一场,可杨孟君能么?少年记得这辈子只哭过了两次,第一次是六七岁的时候,爷爷教自己武艺,自己静不下心去学,最后杨正平拎着柳枝狠狠的抽了自己一顿,第二次则是杨正平去世后。

    此刻杨孟君也有些鼻子发酸。爷爷,如果你还在多好啊?

    夜凉如水,少年心境也淡如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