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昂-第三百八十五章:侠客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01

    一九三三年,南京政府用北方的杂牌军保卫长城,史称长城抗战。

    双方激战三个月,我们还是丢失了长城。八万日军长驱直入,在华北的唐山、通州和密云一线才受阻于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可以说,平津两地已危在旦夕。

    蒋介石派出黄郛找日本人谈判,希望能缓和局势。岗村宁次要求中国军队再退一步,把长城之南一百里划为非军事区。显然,日本要以此确保自己的满洲和热河,并保有攻击华北的态势。中国军队南撤后将无险可守,沦为刀俎之肉。

    这能答应吗?蒋介石忙于去解决十九路军的问题,汪精卫毫无犹豫地答应了。

    02

    日本人的战略是蚕食华北,培养亲日势力。

    华北包括五省两市,分别是绥远、察哈尔、山西、河北和山东省,以及北平和天津,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面积是日本的三倍。拥有人口八千万,多于日本全国的总人口。

    华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棉花和煤炭产量超过二分之一。另有天津、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天然良港,以及完备的交通网。

    一纸天羽申明,日本实际上已经把整个华北都划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里。

    一九三五年七月初,日本人又从何应钦的手里拿到了更要命的何梅协定,开始进一步策划华北五省是自治并建立汉奸政权。当时,蒋介石放言说:“敢奢言抗日者,杀无赦!”

    李济深、陈铭枢和王亚樵决定锄杀蒋介石,以救国难。王亚樵派华克之率孙凤鸣、贺坡光、张玉华潜回南京主持成立晨光通讯社,寻找机会。三五年八月,华克之探知蒋介石将从武汉返回南京,决定设伏炸掉座驾,结果情况有变……两月后,在当局六中全会的代表拍照时,装扮成记者的孙凤鸣拔枪击中汪精卫,凛然献身。当年底,王亚樵在上海法租界里再杀媚日的外交次长唐有壬。

    蒋介石恼羞成怒,严令戴笠放下一切事务,杀掉王亚樵以绝后患。

    当时,南京政府的督察专员殷汝耕在河北的通县公开投日,宣布非军事区里二十二个县脱离中央,组建冀东自治政府。

    03

    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凌晨,北平学联组织爱国学生上街流行,反对华北自治。

    天刚亮,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东北大学和原冯庸大学义勇军里的师生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中国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紧随其后。

    上午十点半,同学汇集到新华门前,要求面见何应钦。几百全副武装的军警架起机枪布出警戒线。半个小时后,何应钦派自己身边的侯秘书出来敷衍狡辩。同学们振臂高呼:“打倒卖国贼!”

    游行到王府井大街,前后两头都是挥舞皮鞭和木棍的军警。警笛声起,军警就是一阵乱打,抓捕了数十人。十二月十六日,北平学生再上街头,当局再一次调动军警进行镇压,打伤学生数百人,史称一二九运动。

    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与中学生也闻声而动,声势浩大地声援北平学生的壮举。戴笠忙得火起,张口闭口都在骂人。

    04

    “金鼓罢鸣沉戈戟,旌旗倒卷掩兜鍪。”

    一九二四年初,戴笠在自己的家乡拉起一个民团,参加了以王亚樵为总司令的浙江别纵队。

    当时北洋军阀分裂为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和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段祺瑞的皖系遭到重创,只剩浙江督军卢永祥与控制淞沪地区的何丰林。

    曹锟掌管直系政府,让齐燮元出任江苏督军,想将上海攫为己有。卢永祥视上海为自己的经济生命线,强调:“上海是浙江门户。”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六日,经过精心准备的齐燮元组建讨逆军,进攻上海。这是一场很奇怪的战争,江浙财团用钱制定战斗的进程,并操纵上海的股市,买空卖空抢帽子。

    “大炮一声,黄金万两。”

    前线,士兵们流血。在交易所里,人头攒动,破产者跳楼。

    05

    卢永祥兵败,王亚樵也解散了自己的别纵队。

    在王亚樵是帐下,不仅有干练的方振武、余亚农和胡抱一,还有胸怀大志的戴笠和胡宗南。

    分手时,六人都痛感北洋军阀祸国殃民,于是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在王亚樵的鼓励和帮助下,胡宗南与戴笠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

    四一二之后,王亚樵视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口是心非之辈为国之贼,并逐渐与戴笠和胡宗南分道扬镳。淞沪抗战之后,王亚樵高调地拒绝了蒋介石的收卖,也就是打了胡宗南和戴笠的脸。

    军统三剑客里的沈醉曾说过:“世人怕魔鬼,却不知道魔鬼们也怕王亚樵。”

    一九三六年一月,戴笠亲自带队到香港的九龙抓捕王亚樵。香港警务处以私带枪支为案由,将戴笠一行关进了监狱。后来,戴笠抓到了余立奎,并利用余立奎的妻子余婉君给王亚樵带信,谋求救助。

    世无陈涉焉辞责,客有要离愿共游。

    王亚樵历来重情重义,想把一笔钱亲自送到余婉君的手里。戴笠守株待兔,终于杀掉了王亚樵。接着,又杀掉余婉君灭口。

    从此,戴笠再无顾忌,声称自己就是活阎王。

    06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听说蒋介石搞掉了王亚樵,张学良的心里堵得难受,全身发酸。

    一九三三年,张学良引咎辞职,带着夫人于凤至和女秘书赵四小姐到了上海,说是想戒毒。

    杜月笙准备了一幢豪华的别墅,布置了三层警卫。就是这样,王亚樵还是把一包东西送进了张学良的卧室,里面有一颗拆了引信的烈性炸弹,还有一封六字短信:“不抗日,也是死。”

    闽海羊城兴义师,北顾延河非孤云。

    这是王亚樵留下来的遗诗,有赴陕北之意。

    李济深给朋友写信说:“五年以来,介公以为可以一手遮天,对外为无限度之降服,对内为最残酷之杀戮……梦想介公抗日,无异于俟河之清!”

    敢抗日的十九路军不在了,敢炸出云丸和天长节的英雄也被暗算了……在非常时期,张学良决定采取非常手段,发动兵谏逼蒋改弦易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