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昂-第二十一章:蛊惑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01

    站笼示众是满清独创出来的一种刑法,又称立枷。

    这种四方形的囚笼有两米高,用二十四根碗口粗的桦木条钉成。

    剥皮后,笔直的桦木很光滑。长期立在官衙的大门两边,久而久之就被太阳晒得乌黑,又被风雨打磨得滚光锃亮。

    囚笼上窄下宽,顶上支着一米大的方形木枷,下面是四根悬空的横梁。

    后面有门,把双手背剪的囚犯枷好后,就可以不再管了。示众的脖子被木枷卡住,脚尖刚刚能触到放在横梁上面的石块或者青砖,却没有办法着上一点力。

    囚犯身体的重量全部都坠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般挨不了几天就会被自己的身体活活吊死。

    站笼示众还带有很强烈的羞辱性,十分恶毒

    在众目睽睽之下,苟延残喘的囚犯只能是悲号连连,屎尿自流,如堕地狱。有人也会蹬翻脚下的砖块,以求速死。

    02

    光绪三十一年的盛夏,苗疆蛊毒攻击了成都。

    这种蛊毒很奇怪,基本上只攻击八旗子弟的兵营。

    锡良请来峨嵋山上的高僧做法事,又请来青城山上的天师布置道场。三天三夜下来,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收出了几筐死鸡和一些周身恶臭的烂猫。结果,一个洋人还是怪模怪样地死在了教会的诊所里。

    能烧的东西都烧掉了,只要抓住进城的苗民就往站笼里塞。

    烈日炎炎,一层细汗使苗民的皮肤油亮发光。挨到了黄昏,天空上的乌云越聚越浓,一场大雨眼见就要泼了下来。到了三更,闪电一亮,好象全城的街头巷尾全是黑影……大雨倾盆,有股很难闻的尸臭味。

    “不好了……又死了……又死了……”

    值班的士兵没有等来接岗的兄弟,却听到了一声失魂落魄的惊叫。

    “哪里死人了?”

    “营房里十几个兵爷,都象都中了邪……”

    没有人注意木笼里的人犯,等把十几具面容狰狞的尸体抬出营房,抬尸者也开始口溢白沫,满地乱爬。

    枷在木笼里的苗民拚起力气笑了出来,他们相视一眼都蹬去了脚下的砖块,仰着头留下了两具蛮勇不屈的身躯。

    03

    不敢再杀人,官府把关在狱中的苗民都驱出了城,还说这是法外施恩。

    雷公的炉里还有火嘛,快打铁。

    打把钢刀握在手里哟,我们斩妖杀魔闯九州。

    一把月亮,弯弯的刀。一轮红日,烈烈的火……

    椎牛的大鼓置山顶哟,一通震天,二通三通动山河。

    十万光箭退乌云,噢……依……嗬罗……

    百万水浪收污浊,噢……依……嗬罗……

    有个汉子高声地唱起了苗歌,眺望着最初的一线线晨曦,看着它染红天际。

    04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这是一条古训,也是当时的议论。

    杜昂问了一问身边的医生,都说苗民培养出来的蛊毒就是病菌和毒素。

    在欧洲就曾经暴发过三次黑死病,每一次大流行都远远地超过了惨烈的战争。

    第一次是在东罗马帝国的中东和地中海附近地区,近亿人口死亡。第二次是以十四世纪的西欧为中心,在死者的尸体上呈现出广泛的瘀血青瘢,就象魔鬼踩过的足迹。第三次就开始于十年前,先从中国的南方传到广州和香港,紧接着就波及到了世界各地。

    夜幕紧裹积尸之岗,焚烧的火焰艳若滴血的朝光。

    一群又老又肮脏的女巫,一排排黑色的扫帚带着梦的呻吟。

    都看见了吧?流放的乌云压过座座村庄,狂欢的舞蹈就是纷纷而落的死亡……

    这是一个英国诗人在自杀前留下的绝笔,他仿佛听到了魔鬼们的笑声,看到了世界的末日。

    06

    教堂里面做祷告的人在急剧减少,没有几天就门可罗雀了,

    一周一次的弥撒也冷冷清清,就象是一场十几个圣职人员的彩排。

    杜昂不可能退缩,这片几千万人口的大牧区凝结着他二十年来的心血。

    到了总督府,锡良的师爷阴沉沉地说:“主教大人,现在蓉城已经乱成一团。总督大人实在是抽不出身子,来陪你喝茶!”

    “我没有喝茶的习惯!”

    “主教大人,我们这里有句老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苗民们丢了一面古玉璧,说是已经到了蓉城。我们想消灾弥难,也无从下手啊!”

    愤怒的杜昂从宽大的木椅上站了起来,想了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们的医生说,治疗热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放血……”

    “放血杀人?还是砍头刀好使些!”

    杜昂默默地在胸前划着十字,感到无话可说。

    07

    前些日子,石川正雄讲过一段故事。

    “在崇祯二年,有场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突破长城的喜峰口,兵围京城。袁崇焕从山海关驰援,解围之后被问罪入狱。那年的除夕夜,在紫禁城的后官里生了一个宁馨儿。晓事的公公称她为三公主,崇祯帝刚得到一面古蜀璧,便给女儿取名为朱媺玉,小名叫怀玉。”

    “书上有没有记载?”

    石川正雄看了一眼满脸狐疑的杜昂,接着说道:“朱媺玉的母亲曾是魏忠贤的赔身待女,已入浣衣局。身怀六甲后,才移居冷宫。”

    “就是说,她的母亲是个罪女?”

    “甲申之变后,朱媺玉被送入鄂西苗疆,人们才把这块玉称之为清江蜀璧。”

    那段时间,杜昂本想以璧求玦,没有想到竟引出了一场蛊毒之灾。

    08

    日本人爱樱花,中国人爱玉石。

    相传:先有昆仑玦,后有清江蜀璧。一般说来,玦主决断杀伐,璧鉴会盟之誓。

    西汉经学家刘向总结说:玉有六德:望之温润,近之栗理,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瑕瑜不相掩……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

    回到教堂,杜昂从保险柜里取出檀香木盒,自己从刘天娃手里拿到的那一面玉璧已不翼而飞。放在周围的宝石和古玩都还在,金条和银锭也没有动过。

    杜昂心生凉意,就像是灵魂出窍后,仅剩一副轻飘飘的骨架和躯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