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的故事-第32章 母子俩各怀心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显然,街坊邻居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

    一家人看着翁国栋拎着行李箱走出院门。

    在翁家人看来,这时候,只有让翁国栋走,如果将他强行留下,而翁国栋又心意已决,势必会整出一些动静来。

    翁家的笑话还不够多吗!

    令狐素琴了解自己的孙子,如果弄拧巴了,翁国栋真有可能离家出走。如果是这种结果的话,那翁家人的脸就丢大了。

    从那一天开始,欧阳向前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本来,二女婿欧阳向前是不打算参加这次集资建房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他没有说。后来,在令狐素琴和兄弟姐妹的的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参加。

    令狐素琴能看出来,二女婿对集资建房兴趣不大。

    令狐素琴有自己的小算盘:父母的财产,每个子女都有份,这个道理太浅显,她令狐素琴是懂的。欧阳向前不参加集资建房,将来真要是拆迁了,她分不分钱给二女儿呢?现在,让二女儿参加集资建房,谁出钱,谁拿拆迁补偿款,这样一来,她这个做母亲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现在,令狐素琴唯一忧心的是小儿子翁立礼。过去,为一百块钱压岁钱,他都能和大姐、大姐夫翻脸,将来,面对一大笔拆迁款,他会怎么样呢?一想到这些,令狐素琴就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所以,她要打电话给大女儿和大儿子。当然,她的目的是想让大女儿和大儿子替翁立礼垫两万五千块钱。

    令狐素琴知道欧阳向前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想掌控他不太容易,如果把二女婿喊来,如果二女婿说些不当的话,那大女儿和大儿子恐怕会产生一些想法。

    翁立仁也不是白痴,这笔钱是不能帮翁立礼垫的。翁立仁的老婆更不是白痴,翁立仁离开家之前,已经和老婆咬过耳朵:二姐夫之所以不想参加集资建房,恐怕就是担心翁立礼玩花头精。

    翁雪莲和翁立仁虽然很孝顺,但在这件事情上没有顺母亲的意。

    那该怎么办呢?翁立礼的钱不到位,房子就没法盖。

    最后,翁雪莲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小弟翁立礼出不了钱,那就让大弟弟立仁出,大弟弟经济困难,她可以借两万五千块钱给立仁,将来拆迁的时候,大弟弟可以多分一一份钱。至于小弟立礼已经得了老爷子一套房子。当初,老爷子把那套房子给立礼的时候,兄弟姐妹什么话都没有说,现在,让立仁多得一份,立礼也不能说什么。

    第二天,翁雪莲和赵子明把两万五千块钱交到大弟翁立仁的手上,翁立仁则将钱交到三姐翁秋菊的手上。

    第三天天黑之前,蒋师傅的施工队就动手盖房子了。拖砖头的拖砖头,运石灰水泥的运石灰水泥,砌墙的砌墙,二十几个工人挑灯夜战。

    第二天凌晨,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翁家的两层楼就竖起来了。

    第三天,翁立礼和老婆武金凤回到槐树街,看到翁家突然冒出了的两层楼房,什么话都没有说。房子没有盖起来的时候,翁里礼没有当回事,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不可能没有反应。房子一旦拆迁,那就是钱,而且是一大笔钱啊。

    两天后,令狐素琴又请来了蒋师傅。

    令狐素琴喊蒋师傅来做什么呢?蒋师傅是盖房子的,请蒋师傅自然是盖房子啰。

    你也许会说,房子不是盖好了吗!

    刚盖好的房子是翁雪莲、翁海棠和翁立仁合资建造的,翁立义和翁秋菊不是还没有盖吗!一百二十平米的老房子在拆迁的时候能拆多少钱呢?就是因为面积太小,钱不够分,令狐素琴才建议另外四个孩子集资建房的。

    既然翁雪莲、翁海棠和翁立仁的集资房已经建起来了,翁立义和翁秋菊的房子就可以动手了。

    在这个世界上,谁会嫌钱多呢?在有限的空间里将住房面积最大化,这是槐树街所有人都在考虑的事情

    翁家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令狐素琴早就想好了,前面,她已经有言在先,谁出钱盖房子,房子就是谁的。另外四个孩子的房子有着落以后,翁立义和翁秋菊的房子就可以开始建了。

    一天后,翁立义和翁秋菊的房子同时开建了。为了在同一天夜里完成,蒋工头又找来一个施工队,两个施工队,一共四十几个工人。

    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两幢楼房竖起来了。

    翁家的房子分为两部分,路北边的是老宅——是翁长峰和令狐素琴到京西来落脚的时候盖的,随着人口的增加,翁长峰又在路南边盖了几间房子。

    路南面原来是马蹄湖,笔者在前面所说的一排槐树就长在马蹄湖边,后来有几棵槐树死了,翁长峰就把几棵老槐树锯了,并不断往湖边填土——在槐树街,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干的,要不然,他们怎么在路对面盖房子呢?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不够住,自然要想办法盖房子了。

    令狐素琴和二儿子翁立义父子俩就住在路北边的老宅子里面,而一直没有嫁出去的翁秋菊则住在了路南边的房子里。

    二十几年中,翁长峰在湖边填了不少土,最初,翁家有一辆板车,后来又有一辆三轮车。只要有时间,翁长峰就用板车——或者三轮车拖土填塘。

    翁雪莲、翁海棠和翁立仁集资所建的两层楼就盖在南院厨房的位置上。

    在短短的一个月中,槐树街一下子冒出很多房子,能利用的空间都盖上了房子;小房子变成的大房子,一层变成了两层,没有高压线的人家盖了三层楼。

    一场热火朝天的建房竞赛很快就归于沉寂。在此期间,城管也来过很多次,但他们来的时候,房子已经建好了,他们只能宣传教育,又不能强行拆除。有些地方因为强拆闹出了人命,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接下来,槐树街人期待的就是拆迁了。

    这一等就是三年,在这三年中,一点拆迁的信息都没有,于是,大家就开始嘀咕起来:该不会是不拆了吧!怪不得城管只是到槐树街来看看、转转、讲讲政策,没有一点实际行动呢。

    有些人家开始着急了,急火打出来的烧饼肯定不好吃,在槐树街,很多房子都是突击盖起来,大家都知道,这些房子盖起来是让国家拆的,不是用来住人的,所以,建筑材料差,建筑质量无法保证。

    这不,有些人家的房子开始墙体开裂,屋顶开始渗水,

    于是,期待变成了焦虑和忧郁。如果不拆迁的话,花在房子上的钱就打水漂了。

    这是槐树街人所不能接受的。

    令狐素琴尤其不能接受,因为盖违建房,她、儿子翁立义和女儿翁秋菊把多年的积蓄全用光了。

    有人竟然找到了不拆迁的根据:在京西市城市规划图上,槐树街根本就没有考虑在内。

    于是,在槐树街,所有人都像跑了气的皮球。

    这时候,小市街的拆迁工作倒是进入了关键期。

    看着小市街人一夜暴富,个个脸上容光焕发,槐树街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市街人口比较密集,住房也比较密集,居民的房子是一家挨着一家,虽然有不少人家盖了违建房,但由于地方太小,所以,每户人家的面积都不大,最多的人家在三百平方左右,最少的人家在一百平方左右。

    房地产开发商拿地是要赚钱的,当然是哪里的拆迁成本低就拿哪里的地了。开发商就是看中了小市街违章搭建少,拆迁成本低,才决定在小市街拆迁搞开发的。

    槐树街就不一样了,槐树街是由小市街西延出来的街道,这里原来是一片芦苇荡,居民的住房又不太集中,所以,每家搞违建的空间相对比较大。

    房子这种东西是藏不住的,槐树街人自己的心里有本账,在槐树街,违章搭建最多的人家有七百多平方,最少的人家也有三百多平方,这就是槐树街人望眼欲穿,期待拆迁的原因。

    小市街的拆迁费是每平米一万五千元,槐树街紧靠着小市街,如果搞拆迁的话,拆迁费只会比小市街高,不会比小市街低,因为,本地区的房价在呼呼地往上涨,拆迁房的价格就是根据本地区商品房的平均价定的。

    就是按每平米一万五算,槐树街人的拆迁费确实相当可观。

    可要是不拆迁,那就是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直升机在槐树街上空盘旋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于是,有人又开始期待起来,大概是市政府打算在槐树街规划什么,要不然,直升机干嘛要在槐树街的上空飞来飞去呢?

    很快,槐树街人躁动的心又归于平静。

    之后,人们对在空中盘旋的直升机也就熟视无睹了。

    在人们按照原来的节奏继续自己的生活,并将拆迁的事情忘在脑后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下午,在槐树街的电线杆子上出现了很多张相同的告示。

    独眼河马另有作品《小村魅影三》、《小村魅影二》、《小村魅影之胡芦塘幽灵》、《小村魅影之马家集惊魂》、《小村魅影之龙华寺迷踪》、《小村魅影之翡翠村疑云》、《古城疑案之小鬼向177号》、《古城疑案之莫掌柜之死》、《古城疑案之马止营魔影》、《古城疑案之吴公祠之谜》等作品(首发站——小说阅读网),敬请阅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