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烽火谑诸侯-第19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姜伯与显父领两万余人,一路虚张声势,号称十万大军,往边关挺进。先锋大将李雄,带三千精兵先行。

    不一日,大军来到飞峪关附近,飞峪关守将王上节派副将黄宁出关迎接。

    王宁原与李雄互不服气,原因竟是谁的武艺更高强,各执已见:李雄枪刀剑戟样样精熟,鲜有敌手;黄宁可开八百担的硬弓,臂力之强,无人能及。

    俗话说,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二人彼此不服,却没有机会较技。黄宁带军出关,迎候到霸王坡前,见远处旌旗蔽日,席卷而到:当前一面锦旗上大书先锋李雄。黄宁恨道:“你做得先锋,难道我就不能?”便挥了手中枪,要前去直取李雄。偏将周同急忙拉住道:“将军且住,那李雄是奉了王命,前来征讨猃狁诸贼的。今将军与之较技,一招不慎,或将军中枪,或李雄中箭,都是违了王命,此事切不可冲动。”

    黄宁听了周同的话,猛然省悟,便自按捺下比武之心,率诸军上前迎接。

    李雄见前来迎接的,是守关副将黄宁,心下便不高兴:你王上节摆什么臭架子,一个边关守将,最多就相当于朝中的五品官,而我是四品将军呐!

    李雄便马起脸,不给黄宁一个好脸色。

    黄宁心下生怒,暗道:“你这小子算什么,仗着大王器重,一路风光过来,想在我的面前摆谱,那可是不行!”

    周同见黄宁脸色不豫,慌忙使个眼色。黄宁强按下心中的不平,上前执礼道:“李将军好,飞峪关守将黄宁前来迎接,将军鞍马劳顿,辛苦了!”

    李雄没好气地道:“我王亲点的飞峪关守将姓王,何时又换成姓黄的了?”

    黄宁大怒,手中枪一指,便要叫战。旁边的周同慌忙冲出,对李雄抱拳道:“李将军息怒,近来敌人常犯我境,王将军不敢擅离关口,特请黄将军前来迎接,请将军见谅!”

    李雄忽地一笑,他道:“这等小样,如何当上将军的……也罢,你等头前带路!”

    周同拉了黄宁便走,李雄之兵随后,不移时,进了飞峪关。

    半个时辰后,姜伯与显父带大军到得关下,王上节与李雄把大军接进关中。

    当晚,王上节大排宴席,为姜伯、显父及随行将军接风。众人饮酒中,忽见将军府外一溜火把来到,众人大惊,难不成,敌人冲到了关内?

    那溜火把来到将军府外,团团的排成一个圆圈,圆中一人高声大叫道:“兀那李雄,有本事的,出来与我分个上下!”

    众人一看,这叫阵的却是黄宁!

    王上节大怒,叫侍卫诸将拉走黄宁。

    李雄却是笑道:“黄将军,你我不必如此,有本事,明日出关,看谁杀的敌人多,便是谁有本事,如何?”

    黄宁恨声道:“你这会装好人了,平时是如何小觑我等的?”

    王上节端了酒杯陪话道:“李将军莫怪,黄将军就是火炮脾气,但若说到杀敌,只要他一出马,敌寇多半便会闻风丧胆,狼狈逃窜。”

    李雄听出了王上节那话外之音,便是明日出关杀敌,谁杀的敌人多,谁才是真正的将军。

    便在此时,忽有军士前来报说,关外一窜火把冲到,有敌人呐喊了前来抢关。

    王上节道:“叫关上守军强弓硬弩,一阵射去,切不可开关接战!”

    李雄道:“王将军如此示弱于敌寇,何也?”

    王上节道:“关外戎狄,向来狡诈,善用诱敌之计,若是追之,恐中其计。”

    李雄道:“姑待天明,我与黄将军出关杀敌!”

    王上节号令:守关诸军,坚守忽动。

    天色微明,黄宁便到议事厅,请求带三千军出关,搜索昨晚前来骚扰的敌军。姜伯、显父、李雄也在坐。

    李雄也向姜伯与显父提出,自两千军出关,大杀敌军一阵,叫那些边贼知道我大军的厉害。

    王上节沉呤片刻,乃道:“李将军,关外戎狄,据哨探报说,有四万之众,或分或聚,行踪不定。遇到散兵游勇,那便没事,若是遇上大股敌军,将军只带两千人,恐怕难以抵敌。”

    李雄奋然道:“戎狄多为愚顽,不懂诡计,黄将军若出关,与我相辅而进,关内大军,情然随行:且行且扎营,此为步步为营之计。如此,则可荡敌于关外,建不世之功,保我西周边关长久安宁!”

    姜伯对王上节道:“我们带来的军兵,两万有余,加上王将军的守关之众,五万出头:足可对戎狄一战!”

    显父也点头认同,他同时提醒,戎狄素来奸诈,对敌作战,首先要安排好边关的守卫,不要被戎狄钻了空子。

    姜伯让王上节自带七千人,驻守飞峪关,严防戎狄抢关;姜伯与显父带诸将,暗布口袋阵,由黄宁左出,李雄右出,前去诱敌:遇小股敌军,一气荡平,遇大队敌军,诈败而退。

    黄宁得令,叫偏将周同等人听令:我军左出诱敌,多带强弓硬弩,遇到强敌,先痛痛快快地大杀一阵,俱需割下敌军的首级回营请功。座下诸将齐声道:“谨遵将军号令!”

    李雄听了姜伯的吩咐,回到营内,叫众偏将,准备停当大刀长枪,戎狄多为趁手的短兵器:若是遇上,大刀长枪,一以当十,定要杀他个血流成河,方不负大王对我等的期望!

    黄宁带了三千人出关,俱是铁骑:原来,边关之军,久与戎狄作战,素知敌军或散或聚,战车作战,极其笨重,优势丧失殆尽。

    三千铁骑,又有三个百骑小队前出探敌,若是卒然遇到大队敌寇,也好有个预警:这都是边关作战得出的经验。

    李雄没有边关作战的经验,自信大刀长枪团团舞到,戎狄之兵必定难以支吾,纷纷逃避。

    李雄这军,前出约百里左右,忽遇到戎狄之兵,一看,却是猃狁一路。猃狁人擅长圆月弯刀,带弓弩;西戎兵喜欢铁叉,淮夷人用厚背大砍刀。

    猃狁军是个千骑队,千骑长见西周兵多于己方,便唿哨一声,千骑队忽地散作数队,分左右而去。

    李雄大怒,还没有捞上一战,这些敌寇就逃之夭夭,这不是气人!

    李雄之兵又往前走,约行了十数里,迎面撞上了单于带领的大队骑兵。

    单于颇为惊讶,西周之军竟然深入到了这里(周朝之军,从来没有敢单独这般深入过),而且这还只是一队两千人左右的车骑!

    左贤王咪咪啸道:“单于,西周这小子看来不想活了,我请求前去八面围定,一鼓而歼之,给西周一个下马威!”

    那来哆单于准奏,咪咪啸手一挥,立刻有数队骑兵呼啸着拥向李雄的队伍,不由分说,四面围定。

    李雄脸上淡然一笑,便叫车骑团团围住,以为堡垒,长枪大刀之士,均执定刀枪,藏身于车骑之内。

    猃狁兵圆月弯刀属短兵器,八面冲突,均被李雄的军兵击退,死伤了好些士兵。

    咪咪啸大怒,叫敌箭射之。

    李雄兵只得长枪大刀,左遮右拦,箭矢如雨,如何拦挡得住?所带两千余人,死伤过半。

    李雄大怒,叫且休放箭。

    那来哆手一挥,猃狁兵均挽弓执矢,停止放箭。

    李雄一马跃过车障,扬刀大吼:“兀那逆贼,有不怕死的,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猃狁诸将见李雄如此气慨,俱有惧怕之意。

    咪咪啸鼻子都气歪了,叫四个万骑长,四个千骑长出马,八方围定李雄。

    李雄并不畏惧,但见他大刀一挥,空中轮出一个漂亮的圆弧,万骑长千骑长纷纷避让。战不多时,两个万骑长被李雄斩于马下。

    又斗有半个时辰,三个千骑长各自中刀,带伤而退。

    咪咪啸怒极,手中刀一挥,便有两个百骑队拥上前来,李雄高叫道:“为将一生,如此酣畅淋漓地打斗一场,死又何所惧也!”呼喊声中,李雄纵马闯进百骑队中,大刀闪光处,猃狁士兵人头纷纷落地!

    不移时,两个百骑队的士兵死伤殆尽。

    看李雄,人马浑身淌血,也不知是猃狁士兵头颅落地时喷溅的鲜血,还是人马受伤流出的血!李雄挺刀立马,兀自立于场中,人且不惧,那马脚却似在微微颤抖。

    那来哆对咪咪啸道:“如此英雄,若能为我之所用,南到镐京,北到波斯,早晚必定划入我的版图。”

    咪咪啸摇头道:“单于,汉人何时肯降我猃狁?还是收拾了这将再说!”

    那来哆犹自惋惜,咪咪啸招一招手,两个千骑队蜂拥而至,把李雄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李雄大叫,大丈夫忠君报国,正是这个时候!

    言罢,李雄飞身跳下马来,刀柄轻点坐下骑,那马似有灵性,悲鸣一声,便扬蹄跑开。

    李雄大砍刀着地舞来,猃狁士兵也不惧死,一层层地倒下,又一层层地补上,杀经半个时辰,两个千骑队的士兵,被杀得七零八落,剩下不到一成的人!

    李雄力已竭,两腿如灌了铅的一般,再也无法抬动。剩下那一成的猃狁士兵多已带伤,无力再战。

    那来哆惊异万分,慌忙叫放箭。

    猃狁万箭齐发,李雄并不躲闪,身上中了百十支箭,兀自挺立不倒!

    那来哆扣了射雕硬弓,看得真切,想要一箭射倒李雄。他挽了挽弓,忽把硬弓掷于地上,叹息道:“如此英雄,既已身死,我又何必再射一箭呢!”

    那来哆见车仗环卫中的西周士兵,眼露凶光。

    忽见车仗移开一个缺口,车仗内一将如飞突出:环眼豹头,手执大刀,高叫道:“射杀我大哥,此仇不报,非为结义兄弟也!”

    这将如飞突至,那些猃狁士兵被李雄杀破了胆,见又是一个执大刀的,如何不怕?没待那来哆将令,俱都拔脚便跑。

    那来哆禁约不住,只得带了三万余士兵向西逃去。

    西行有百十里路,那来哆叫就地暂歇。

    有哨探的士兵道:“一队汉军迎面而来。”

    那来哆问,有多少人马?哨探的士兵回道,约在三千人。

    那来哆大喜,叫道:“今番把汉兵围了,并力杀之,为我死去的兄弟报仇!”

    言未了,汉军已飞奔到眼前。

    带队的将领正是守那飞峪关的副将黄宁。

    那来哆见黄宁如李雄一般英雄,大喜,便叫人前出招降,并言道:“你那汉将听者,李雄已被我等斩首,我单于怜将军为英雄,故尔相招。将军须是识时务,归顺我单于,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也!”

    黄宁跌脚道:“李将军没了!”忽见黄宁眼露凶光,暴怒道:“猃狁小子,纳命来,且吃我一枪!”

    黄宁飞骑突前,他的那些士兵站在原地,却不敢动。原来,黄宁厮杀,杀红了眼,见的便是一枪,多有误伤已方的士兵,因此,但凡黄宁出战,他的士兵便不敢上前混战。

    那来哆看到这般情形,便多疑起来:先前那个李雄,杀了我两千多人,此人看情形不弱于彼,若是被这人再杀我两千人,我手里的这点兵将还经不住汉朝的这些将官杀呢!思念至此,哪来哆便叫弓箭手准备。

    黄宁颇为机灵,他在单于说话之机,猛地向上窜起,空中一个漂亮的鹞子翻身,落下时,人已在猃狁士兵之中。

    黄宁一杆枪,似怪蟒翻身,枪尖闪处,必定见红。点、捺、撇、刺、撩,诸般枪招,似下山猛虎,全往猃狁士兵身上招呼。不移时,黄宁身前身后堆满了猃狁士兵的尸体。

    那来哆的那些这样骑,那样长,在黄宁面前走不过三合,俱都了帐。那来哆见不是路,急叫快快退后。

    那些猃狁士兵先前已被李雄杀破了胆,此时见了浑身淌血的黄宁,犹如遇到李雄一般。听得一声后退,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呼啦一声,丢盔弃甲,往后便逃命!

    那来哆叫后退的意思,是退后一定距离,便行放箭,岂料士兵们被杀怕了,听得后退,只道是叫大伙逃命呢,头也不回地四下跑开了。

    那来哆身边的护卫亲军也被败兵一冲,止约不住,俱都裹住了,往后便跑。

    那来哆的信,送到了西戎的摩诺诃的手中。

    那来哆相约共同进兵飞峪关,入得关中,共分西周天下。

    摩诺诃心疑,暗想,莫不是那来哆设计,欲要诱我前去,与西周之兵共同对付我?骨力可却道:“此非假若也!然而我们可作壁上观,看西周与猃狁之兵相斗,谁胜,我们相帮谁,有利可图就行。”骨力可是摩诺诃的谋士,多有良谋奇计。

    摩诺诃道:“为何相帮胜者,何不救将败之人?”

    骨力可道:“相帮胜者,我们不劳军,便可收获胜利果实。而且相帮胜者灭掉失败的一方,便少了一个劲敌,何乐而不为?”

    摩诺诃称赞妙计。

    正言间,有报马飞速报来,说西周两将,杀了猃狁数千人------猃狁之兵大败而归!摩诺诃呆住了,惊问:两将如何杀得了数千人?

    报事的军兵道:“西周那两将,直如混世魔王,长枪大刀,砍瓜切菜一般,排头杀去,数千士兵便这般没了!”

    骨力可摇头道:“大王,且莫惹那西周,目今他国力正盛,徐、楚两国都让着他三分呢!”

    摩诺诃犹有不甘,他道:“刚才你说那计,如何?”

    骨力可附耳而言,说得摩诺诃直是点头。

    那来哆的信,也送到了淮夷王碌鼎剞手里。

    碌鼎剞的军师毛师旺却是贪图蝇头小得之人,毛师旺对碌鼎剞道:“古语有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今大王便是这只黄雀。”

    碌鼎剞道:“军师何以言之?”

    毛师旺笑道:“臣料那来哆必也送信给摩诺诃,就这事上,大王乘摩诺诃动兵之时,乘虚端了他的狼窝,然后引兵向东以避之,岂不是妙哉!”

    碌鼎剞胸无大志,闻得军师此计,连称大妙!

    此后,西戎摩诺诃依谋士骨力可之计,半路上邀击了猃狁的败军,并乘机攻占了猃狁的单于庭,猃狁军由此一分为二,逃往大漠深处。

    碌鼎剞在摩诺诃袭击那来哆时,攻占了摩诺诃的狼窝,将狼窝中的粮食、器物、武器洗劫一空,并掠走了狼窝中的女人,然后远遁东方。

    自此,西周面对猃狁、西戎、淮夷方向的边关得到短暂安宁,这是后话。

    哨探军士再报徐国国君王必力,狯渚附近确无西周之兵。

    大司马左斗抚掌笑道:“此乃天赐之机也,大王切不可错过!”

    王必力当即下定决心,断掉西周北伐军的后路,便请大司马用兵。

    左斗叫擂鼓升帐,要点将进兵。

    诸将齐聚大司马府,左斗道:“我军将夺牧地之左的狯渚,据传,西周守兵甚少,但有一将,却是老将军冯录才,诸将谁敢前去夺了狯渚?”

    有一年轻将军,名叫吴事春,听得狯渚守将年老,便想着取巧胜之,报称愿带兵前往。左斗却是犹豫,问道:“将军既敢前去,且说如何夺得他的营寨?”

    吴事春摇头,他道:“胜敌之计,岂可轻易示人?”

    左斗醒悟,又问拟带多少军马。

    吴事春却道:“狯渚易守难攻,听说守军约有三千人,我需带兵马一万余人,以绝对多数的兵马,一阵猛攻,才有胜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