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突然听见外面有人交谈,仔细一听,是王妃娘安排过来照看他的那位叫青璃的大丫鬟和嘉善居的一个传话的婆子在说话。那婆子道:“王爷说了今日让小少爷晚些过去请安,昨日一天小少爷也累了,让小少爷多休息会儿。”
青璃轻笑了一声和声道:“有劳了,王妃可起身了?”
婆子答道:“还不曾”说罢又放低了声音道:“昨夜叫了两回水,想必王妃没有那么早起来呢,王爷倒是已经起来了,到演武场去了。”
青璃沉吟一会道:“那麻烦妈妈和宋嬷嬷说声,等会王妃起身了再派人过来传个话,小少爷毕竟小,不好让他等着。多谢妈妈了。”
那婆子赶忙道:“不麻烦不麻烦,我省的的。”
又过了一会没什么声响了,秦诺知道这婆子是走了,话说这婆子语调颇为谄媚,怎么不多唠几句,作为什么都不会的婴儿真的无聊到极点了,每日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那些个小丫鬟,嘴碎的婆子聊八卦了。
听了近一个月的八卦,秦诺认为他对这镇北王府里的事也都了解个大概了,至少表面上的东西已经知道差不多了。
要说这镇北王府的历史基本上和本朝的历史是差不多长的。当年武帝逐鹿天下,第一代镇北王就是其麾下大将,但是说起出生却只是一般的平民,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投靠了武帝,没想到却挣来了泼天富贵。因着数次救驾之功,后又助武帝之后平定内乱,并镇守北川,护卫本国北边的门户,抵御外族入侵。定国后封镇北王,后又赐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劵,到后来便是如今这样世代镇守北川。
如今北川百姓安居乐业几乎都是镇北王之功,如今传到秦诺的父亲已经是第四代了。秦诺的父亲据说还有一个姊姊,却不曾听婆子们说嫁到哪里。还有一个同胞兄弟,却是带着家室镇守在前线边关,逢年过节若是边关安宁才会回来。
秦诺听着各种八卦,不仅包括自家的还包括北川各名门贵族的,只听得他满脑子一片糊糊,深深觉得远比前世听说的各种家族八卦狗血且乱的多。加上边关民风彪悍,就是女子也有上过战场的,直让秦诺惊叹不已。相比之下,镇北王府其实还是比较干净的,终其原因还是秦轼自己不重女色,否则逢年过节,宴会酒席多得是赠送美婢的下属,自荐枕席的心大的丫鬟,甚至是甘愿送了良家女儿进府做小的。
秦轼成亲之前还好些,毕竟秦轼当年年纪还轻,也不好在王妃进门之前现有庶子,所以外面的人也没敢太过热情。成亲之后虽然有嚣张霸气的侧妃镇着,难免还是容易让人寻到空子闹了不少麻烦出来。那时楚氏也是被闹的心烦意乱,当时的王爷也就是秦诺的祖父一怒,言明下令道:凡事府里轻浮勾引主子的不管成没成事一律扒了衣服打了板子发卖了,无论是否有了身孕一律灌上一碗药落了胎,若是还有命在就卖了,若是没了性命就那席子裹了丢乱葬岗。
经过前任镇北王大刀阔斧,执法如山,一片腥风血雨之后镇北王府才恢复相对的平静,就连当初的侧妃也不敢触镇北王的眉头,乖乖安生了不少日子。秦诺听了这段之后倒是颇为崇拜这位祖父,要知道这样的大家庭里,一旦放开某个口子,就会是源源不断的麻烦,有时候只有严厉的惩治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想要向上爬的人总不会少,不论是府内还是府外。
说到这位祖父,听说是和老王妃也就是秦诺的祖母出门访友去了,这一去已经是两年多了,看样子颇有环游全国的意思,段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倒是那位侧妃,现在被软禁在栖霞阁,身边只留了个半大的丫鬟照顾起居,前后门都安排了两个力壮的婆子看守,不许人递东西进去。据说王爷爹已经准备近日就要处置了。虽然当时发现有很多下人投靠侧妃,但实际上侧妃本性嚣张跋扈,哪里是个善待下人的主子,不过是看她背靠两座大山才以为有前途便靠了上去,现在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后悔。
要说这侧妃也是个能人,当初王爷爹早就和王妃订了亲,三媒六聘已经过了一半,王妃楚氏是京城人士,王爷爹受召进京,在京中待了一段时间,听说就是在那段时间里,那位晋南王府的庶女一见倾心,非君不嫁。闹腾了许久,奈何王爷爹不喜这样的女子,硬是尽力避开。
只可惜王爷爹还不够懂内宅的弯弯绕绕,有心算无心之下依然中了计。虽然反应及时也还是造成了现下的后果,其实说起来也不算大事,就是王爷爹酒醉之后路经城内的小河,见一女子似乎失足就要落水,王爷爹正好就在身边,顺手扯了一把,没想到那姑娘顺势就滚进王爷爹的怀里,趁王爷爹反应不及,拿了王爷爹的手就按在自己的胸上。
王爷爹虎躯一震,登时反应过来,要拿开手已经来不及了。入手是一片凝脂般的肌肤,原来是偎进怀里的同时,这位姑娘还顺手扯散了衣领,这样总目睽睽之下,怎么也逃不开责任。又有“恰巧”出来找妹子的晋南王世子看见这一切,闹到了皇上那里,皇上本就不乐意镇北王世子顺利的娶个心悦的女子,这会看到有人添堵也热情的添了把火,给这个王府庶女安了个郡主的称号。
又差点在晋南王胡搅蛮缠下让侧妃和王妃同时进门,要不是顾及京城楚家只怕这府里就没有那么容易平静下来了。
京城楚家的祖上同样是跟随武帝鞍前马后的文官,虽然没有镇北王那样大的功绩却也比寻常小官不同,不仅仅是武帝身边的亲信,更是审时度势为后来武帝的妻子登大宝再扶武帝的孙子登上皇位等,在三代帝王面前忠心耿耿,押对了三任皇帝的宝,足以让这个楚姓小官发展成为如今京城颇有威信的官宦世家。现任掌家人就是镇北王妃的亲生祖父,世袭罔替的靖康候。
王妃姓楚,闺名明微,父亲是家中嫡出长子,未出阁前在家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于英俊权高的镇北王世子定亲,一时在京中也是风头无两。没想到飞来横祸,晋南王府横插一脚,险些让她称为京中的笑话。幸而祖父上御前以退为进,欲解除婚约,痛哭道为免伤了两个王爷的情分之类的话,才使得皇帝发现事情已经做得太过,不宜得寸进尺,这才免了两女同时入门的丑事。
为此,秦诺觉得男人太优秀了就不太好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大概是只要有权势,长得不好也不缺投怀送抱的人。
又说纵观镇北王府五位哥儿,只有长子秦谙最受王爷王妃疼爱,庶子就不说了,王妃能够善待不缺吃不缺穿,习武读书一应俱全就不错了,这些年府里的除去被老镇北王处置了的,其他但凡怀孕的都平平安安生了,也就是王妃生产时总难免遇上点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王爷爹也是忍无可忍。就三个嫡出的哥儿来看,就是这些婆子丫鬟也看出来王妃并不是那么疼爱幼子,秦谙和秦谨都是在王妃身边养到三岁才搬出嘉善居,搬出以后王妃总是放不下心,一天要打发几次人过来看看有没有不妥。而秦诺这一个多月来,竟是少有王妃亲自打发人过来看看的。
又因为宋嬷嬷忙着准备满月宴,如果不是有青璃照看着,只怕总有一些蠢笨的要作妖了,苛待倒是不敢,只是多少不够精心,秦诺不在意这些也免不了府里下人心中嘀咕,王妃竟是莫名不喜幼子,即使是有说是王妃此番生产伤了身精力难免不足,难以亲自照顾幼子也改不了下人们慢慢认定的事实。
秦诺也早有察觉,大约是因为有前世那个爸爸给的经验,秦诺直觉王妃娘并不那么喜欢他,很多时候都是表面的亲密,秦诺总能很容易的从她的眼里看见和看到哥哥们的时候不同的神色,好像在探究,有怀疑,仿佛她抱着的不是怀胎九月生下的亲骨肉,而是疑似别人换过来的孩子。
不得不说秦诺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人生的失败者,无论哪一世都是这样难以得到亲人的喜爱。重活一世他才明白不是他自己的原因,因为作为一个不知事的婴孩哪里就能够让亲身母亲不喜呢?他还不明白他在满月宴上出的风头已经让他的母亲越发不喜。
当然知道他不是男孩的丫鬟青璃就认为是王妃不喜欢生个女儿,才瞒天过海说自己生的是男孩。但是秦诺分明从王爷爹的嘴里听到他还很遗憾没能有个女儿,作为妻子的她怎么会不明白丈夫的想法。所以这个也不是要点,秦诺想要想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到如今他还是相信没有无忧无故的不喜欢和厌恶。
但是现在他想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感觉到三急了,不得不中断思考,哼哼唧唧几声,没人进来。大点声音,又是几声哼哼唧唧,帘子一掀,房里突然亮了些,秦诺认真看了看是青璃。果然只有青璃最真心照顾她了,秦诺暗暗叹了口气,难怪是她来照顾他,分明是相对其他几个青,青璃不够讨王妃娘喜欢些。
放了回水,青璃给他整了整衣服,戴上一顶内衬的柔软棉布做的外面的锦缎的大红绣花镶着玉石的帽子。秦诺动了动脖子,觉得换个姿势舒服些。青璃抱着他出了门,外面天气正好,阳光明媚,差不多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现在才过去请安,秦诺不得不感叹爹娘感情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中午十二点二更,(づ ̄ 3 ̄)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