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景看不尽-马兰三日识周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周涛的诗名与文名闻之久矣,也可以说我同他神交久矣!可是见到他却迟至2006年8月底,在朱增泉将军的散文集《血色苍茫》的出版研讨会上。周涛显然是专程从新疆赶来北京参加这个为期半天的文学活动的,足见其对朋友的真诚。2011年秋日,朱增泉将军积近十年之功写出的《战争史笔记》五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在京举行盛大的研讨会,周涛又一次专程从新疆赶到北京出席研讨会,还在会上向朱增泉赠送一件书法作品,以表祝贺。这两次活动,我均应约参加,因而得以同周涛谋面,但匆忙之间未及深谈。

    2012年8月初,中国核试验基地举办第二届马兰文学笔会,朱增泉将军率北京的一些文友远赴新疆马兰参加这一文学盛会,我也在应邀与会。8月5日,我们一行十多人飞抵乌鲁木齐,先分头在乌市参观。晚上吃饭时,发现周涛也在席上,彼此均十分高兴,他喊了一句:“何兄,你也来了!”我回了一句:“涛弟,很高兴在新疆见到你!”便彼此越席拥抱起来。次日,即8月6日,我们分头驱车数百公里由乌鲁木齐赶赴马兰基地。周涛同朱增泉、朱向前直达马兰。我与王必胜、王干等则随大队伍到达吐鲁番参观交河古城遗址、坎儿井、火焰山和葡萄沟等名胜后于薄暮时分才赶到马兰。接下来,我同周涛在马兰就有了三天的聚会。

    8月7日,我们在马兰的活动安排得比较轻松,只有参观营区,观看历次核试验录像以及林俊德院士临终前拼命搞科研的录像、晋谒烈士陵园、参观家庭农场等活动。周涛平常不大言声,但是关键时刻出手不凡,颇显诗人气质。比如在看完录像题词时,周涛的字与词均美,颇获赞誉。

    8月8日,是我们在马兰活动最紧张最丰富的一天。这一天,我们一早从营区出发,驱车到核试验场区的中心位置观看最后一次核试验的“814爆心”,途中顺便看望甘草泉哨所与辛格尔哨所的战士们;在试验区指挥部用完午餐后,还要赶到博斯腾湖畔参观水上试验站,当晚还在湖边的沙滩上参加篝火晚会,同马兰基地文工团以及水上试验站的战士们联欢。在这一天的紧张活动中,周涛显得颇为活跃,也显露出他的才气与霸气。

    在进入核试验场区时,我们发现路旁有一棵历尽沧桑的老榆树被保护了起来。在树旁立有一简朴的石碑,碑文介绍了这棵“夫妻树”的故事,大意是:当年进行首次核试验时,一对从事国防科研的夫妇分别接到命令,到大西北参加核试验工作。按照纪律,这一行动属绝密,不可告诉配偶对方,于是,夫妇分别后互不通讯息不知道对方在何处。一年后,他们又奉命参加第一次核试验,于是在这棵老榆树下偶然相遇,这才得知夫妻俩在执行同一项崇高的任务。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夫妇的相遇,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这棵矗立于戈壁滩上大路旁的老榆树命名为“夫妻树”,使之成为进入核试验场区必看的第一个景点。我们一行纷纷下车参观留影。朱增泉将军与老伴姚老师在夫妻树前合影留念,《解放军文艺》的副主编殷实同他的新婚妻子也在夫妻树前合影留念……参观留影后回到中巴车上,人们仍然在热议着这棵夫妻树和几对夫妻在树前留影的事,纷纷作联以赞之。可是大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这时候,坐在一旁的周涛开腔了,他为这次活动作的一联是:“一棵夫妻树,两对心上人。”当他一报出,全车的文友均报以掌声,表示赞赏,而周涛作为西部诗坛之王的才气也得以偶露峥嵘。

    下午到达博斯腾湖畔水上试验站时,看到博斯腾湖碧波荡漾,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几天来看到的大都是戈壁与沙地,马兰营区虽然绿化得好,但也难得看到水域。而当高原明珠博斯腾湖的一望无际的碧波在我们眼前出现时,那种兴奋劲是难以描摹的。我们不仅乘汽艇在湖上巡游,在湖边的凉亭里喝茶聊天,王干还跳进湖里游泳。更有意思的是晚餐后湖边沙滩上的篝火晚会上,有马兰基地文工团的精彩演出,有水上试验站战士们热情的接待,还有熊熊燃烧的篝火,真叫人热血沸腾。这时,周涛就有不俗的表现了!等朱增泉将军与陪同我们参观了一整天的侯力军副政委等提前离席回营区之后,周涛就坐到我身旁主持起晚会来。当文工团的演员到席前邀我们共舞一曲之后,周涛叫来一位男演员,要他唱一首《塔里木河》。而当这位歌唱演员在台中引吭高歌《塔里木河》时,周涛忽然走上前夺下人家的麦克风,要他别再唱下去。当他回到我身旁坐下时,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个演唱者唱的是克里木唱过的《塔里木河》,真俗气!”原来如此。可能周涛同克里木有过什么过节,我不便深问,便走向那位演唱者去解释道歉。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去了。篝火晚会依旧热烈进行着,直至深夜才尽欢而散。从周涛晚会上夺麦克风这一举动看,他实属霸气外露的性情中人!

    才气与霸气,这是周涛身上并存的两种“气”,他之成为西部诗坛之王,这两气缺一不可。马兰三日识周涛,我识得的也就是周涛身上的这两种“气”。

    8月9日,我同朱增泉等一行离开马兰继续西行,到伊犁河谷参观访问;周涛同参与笔会的大部分文友还留在马兰继续参观访问,10日回乌鲁木齐。在马兰的聚会,使我同周涛成为至交。

    2013年2月17日补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