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闲话-圣诞之“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们在填写履历表或用嘴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大都爱表白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即无神论者。因此,中国大概不能算是基督教国家。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念上帝之子耶稣降生的圣诞节竟成了中国的一个大节!

    从前一天的平安夜开始人们就不再平安,蜂拥到酒店、饭馆、酒吧里“可劲地造”。没有本事的,吃上一夜、喝上一夜、喊上一夜、唱上一夜、跳上一夜也就撂倒了,有本事的要一直闹到圣诞夜才算进入高潮……

    本来嘛,狂欢哪有一天就完的。中国人平时拘谨惯了,遗传基因里有着太多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好不容易能彻底放松一下,要玩尽兴了怎么不得闹上个三天两天的!

    中国没有狂欢节,自己的那些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内涵,放肆不得。而圣诞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洋节,于是就把它当成了中国的狂欢节。反正基督也不是我们的,闹下大天来也没事。

    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年了,每当十二月二十六日早晨我骑车去游泳馆的时候,一路上的所有饭馆都门户大开,烟气腾腾,杯盘狼藉。有的还把桌子摆到马路边上来,酒瓶子横倒竖歪,喝酒的人也横倒竖歪,有的歪在桌子上,有的倒在门外边的台阶上,带着狂欢后的满足和疲惫。感谢上帝,这可真是一个酒徒的“圣诞”,没有信仰的“圣诞”。其实,提前两个月各大商店和酒楼就开始推出各种打着圣诞旗号赚钱的花样,各路商家都铆足了劲要搭圣诞的车捞上一把。而中国人又偏偏喜欢把什么节都当成购物节,平时许下的愿到过节的时候还,平时不敢花的钱到过节的时候那钱就不叫钱了,叫王八蛋,花光了再赚。这可不就成全了商家。

    可见,中国的圣诞首先是商家的节日。

    一个洋节突然间就在中国大热起来,归根结底也还是靠商家炒起来的。而眼下的中国,正恨不得天天有节过,日日是圣诞。

    那么,圣诞总不能没有一点“神圣”的意味啊?

    圣诞节前我带着三岁多的孙女进超市,她见到光怪陆离的圣诞树就不走了,很想伸手去摸摸树上垂挂着的各种漂亮的小盒子。我告诉她,那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礼物,不可以把人家的礼物摸坏了。她便踮起脚尖,用指尖小心翼翼地在每个小盒子上都轻轻碰了一下……那份珍爱,那份羡慕,让我心痛。她摸着摸着忽然发问:这些礼物是从哪里来的啊?

    于是,我俯身向她讲了圣诞和圣诞树的故事:过去有位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这天收留了一个流浪的孩子,用热腾腾的食物招待那个孩子过了个温暖舒适的圣诞夜。第二天那个孩子要离开的时候,扬手折下一根树枝插在地上,树枝随即就长成一棵树,树枝上还挂满了礼物。那孩子指着大树和树枝上的礼物说,我以这棵树来感谢你的善心和盛情,每年的今天,树上都会为你长满礼物……

    我给孙女讲着这个已经讲过许多遍的故事,忽然心有所悟,觉得圣诞其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童话,它应该是属于孩子的节日。

    而每一家的孩子又是这个家里老人的圣诞。

    唯愿物欲横流的现代商品世界不要毁了这个美好的童话,让圣诞不“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