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闲话-中国有多少“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办”——是办公室的简称。

    “馒头办”——就是指颁发馒头生产许可证的办公室。今年初,河南爆发了一个“馒头办事件”。也许会让人觉得新鲜,各种传媒纷纷跟踪报道,其起因是:“郑州市‘馒头办’从各区‘馒头办’收回办理馒头生产许可证的权力,引发各区‘馒头办’的不满。市‘馒头办’便根据《郑州市馒头生产销售暂行管理办法》,大规模整顿、验收馒头生产厂点,发现不少被市‘馒头办’认定为非法的馒头厂点,原来都是在区‘馒头办’挂了号的。”

    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馒头办”事件,又引出了“饺子办”、“面条办”、“酱油办”、“醋办”、“包子办”……我们也才知道社会上还有这么多“办”。到底有多少“办”,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清理各种办公室的办公室”。那是后话,目前的这个“办”,那个“办”,到底办了谁?又是谁在办呢?

    九月十七日的《南方周末》上有奇文:一个因腐化堕落被“双开”(开除公职和开除党籍)的县委副书记王某,在看守所里蹲了几个月,等风头一过就又活动出来了。他在本县副书记的位子上经营了十二年,在老上级、老下级、老关系和老相好的协助下,王某承包了亏损严重的县政府招待所。然后又是在“四老”的支持下,王某把县里的各种会议都拉到了自己的招待所来开。可千万不要小瞧开会,全国一年的会议经费是一千多个亿,以此类推,一个县的会议费一年下来也少不了。而且开会是官的,花钱是官的,宽打宽用的会议费便经招待所一过手就流进了王某的腰包。

    同时,县委、县政府的各个部门,也纷纷把一些可以挪动的办公室都搬进了招待所。诸如:“扫毒办”、“严打办”、“扶贫办”、“引资办”、“打狗办”、“爱护动物办”、“扫黄打非办”、“打假办”……“办”这种“公”的经费同样也是宽打宽用,理直气壮地公吃、公喝、公住,花钱不算账,多少不在乎。这就更把王某肥透了,只三个月的时间就遏制住亏损,到第五个月已净赚三十二万元,年终居然被选为全县“十大优秀企业家”!

    ——这就是“办”多的妙处。可以办,可以不办,可以这样办,也可以那样办,怎么办都可以,就看你会办不会办。

    有人编了顺口溜:“底下一根针,上边千条线;上边一较劲,下边乱成团。”笔者认识一位私营企业的老板,他有不同的看法:“我年年都贿赂‘收税办’的人,跟他们当朋友交,省了大量的税钱。与其拿钱充公,就不如花钱交朋友。把政府当朋友看,把各个‘办’当成你自己的‘办’,心情就会好多了。”

    “高,实在是高!”——只是不记得这是哪部影片中的台词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