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茶果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木又

    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佚名

    茶果子,并不是茶树上的茶仔儿,而是一种野生水果。不过我只知道它叫茶果子,那是我们的乡下土话,至于学名应该是什么,我还真是说不上来。

    茶果子似乎只有在我的老家沂蒙山区这一带才有,因为我几十年在外东奔西跑,从未见过它的身影。不过在我们老家,却又是随处可见的,村路边、山岗上,村子里的房前屋后,一眼就能看到那么三两株。茶果子的树其实很难说它是树,说它是树吧,又细又长还带点丛生状;说它是藤吧,它又能直起身子往上长,只不过稍有点风就摇摇晃晃;说它是灌木吧,也不对,因为它的个子其实足以超过一座小平房。

    茶果子绝对算是一种性情豪爽的果子。从主杆到枝桠,只要能够生长的地方,它都会一丛丛一串串毫不吝啬地生长出来。茶果子和苹果差不多是同一个时季成熟,绿中泛红,个儿不大,比海棠稍小一些。早年时,它常被用来供佛或者供祖先,茶果子随处可见,用它来作供品可能比较省钱省事儿吧!

    用茶果子作供品并不是摆摆样子,事实上它的口感并不差,松脆可口、酸中带甜,酸得很强烈,也甜得很浓郁。因为刺激性很强,所以茶果子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会去吃茶果子的人大约只有两种,第一种当然是我们那些又调皮又贪吃的孩子们,而另一种便是喝茶的大男人们了。大人们坐在一起下棋聊天时,往往会摆上一盘茶果子再泡上一壶浓浓的茶,嚼一两个茶果子,喝一两口茶,再下一两步棋,茶果子的名称也便由此而来。

    茶果子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其实还不是它的酸或甜,而是父亲对我的训斥。大概是我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吧,那次我一边往回走一边从路边摘了很多的茶果子,塞了满满两口袋,可我没吃几个就嫌酸了,就把其余的茶果子都掏了出来随手扔进了我家屋前的水塘里,父亲也正这时从弄堂一角拐了出来,他看了看水塘里的茶果子厉声问我:“为什么都扔掉?”

    “吃多了就发酸,我不喜欢吃!”我不以为然地说。

    “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乱糟蹋!”父亲严厉地说,“不喜欢就别去摘,想吃的话也要少摘几个,你摘了那么多现在却又要扔掉,你这是宁可糟蹋也要贪心!”

    当时我其实根本领会不到父亲的意思,只是因为父亲的严厉让这句话一直留在了我心里。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过来,父亲其实是教导我对世间万物都要心存善意和敬意,做人要本份,对人对物都要实诚,少点贪念,多点珍惜……

    如今我已离乡多年,父亲也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不过父亲的那句话却经常会回荡在我耳边,指引着我的做人处世。每每回忆时,我便想起家乡那圆圆的,酸酸甜甜的茶果子,那个已然融入了我的乡愁情愫的茶果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