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骄子-钻塔高耸绿满塬何志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3年前,承接着历史的重任,寄托着三边人民脱贫致富的宏伟梦想,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在一片荆棘丛生的重重阻挠下顽强地诞生了,并从此如同三边高原上的一个巨人屹立于西部大地,吹响了石油开发的号角。短短13年,他们在一位三边石油铁人张林森的带领下,从20多人的地方石化小企业起步,实现了一个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梦想,把年产原油45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税费利3亿元的现实摆在人们眼前。并开创性地实施“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共赢”的科学发展新理念,让这块地面贫瘠地下富饶的黄土高原在历史与现实的承接中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

    高擎八百油井于绿野之巅

    夏秋之季,走进定边石油钻采公司的石油开发区块,在韩渠、砖井、樊学这些白于山区的梁塬沟峁地带,你会发现,油区道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塬野之上,井场与田园交相辉映,空气清新,绿树成行,钻机隆隆声中山间村落的炊烟袅袅升起……近年来,从零起步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在发展与规范中深刻认识到这一产业高收益性与大污染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改变观念,增强意识,形成规范,坚决实施,唱响了“开发与环保并重”的主旋律。10多年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司走出了一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模式,实现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公司在环保工作中突出五个重点:

    树立理念,科学发展。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原本就十分脆弱。对于一个立足于陕北而搞石油开发的企业,对环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在取走石油资源的同时,不能给当地留下一个土地无法耕种、水源无法利用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基于这些认识,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改善的理念,坚持不懈,寻求石油产业的科学发展。他们始终如一的要求和目标是,在石油开发中不仅不能破坏环境,还要在开发中不断改善油区的生态环境,为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他们认为,企业原油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油区生态环境的发展能够同步进行才是科学的发展,否则就是不健康的、不协调的。

    建立体系,增强意识。为了使全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常规化、制度化,2003年公司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危险源和环境因素都建立防治措施,全员抓环保。在公司目标管理体系中,环保工作作为各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公司给各单位下达的工作任务书中,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主要的工作考核项目,与单位领导的业绩直接挂钩,与每个干部职工的收入直接挂钩。在考核内容上,他们制订了环境保护标准,按标准进行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在公司勘探开发和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这些措施使全公司环保工作初步走上规范化,全员意识不断增强。

    原油集输,清洁生产。为使环保工作步入具体有效的实施步骤,从2000年起,公司先后投资1.2亿元,全面推行原油集输工艺,建成原油集输、计量站24个,铺设地下输油管线500多公里。实施集输工艺,将单井所产油液全部通过地下管道输入集输站,集中脱水脱气,集中管理,集中发运。有效解决了油液就地加温脱水的问题,消除油田污染,排除单井明火加温的安全隐患,使每口油井地面不见油。原油集输改造的同时,加强标准化井场建设,做到井场、井口、设备清洁,采油现场无油污、无明火、无杂物、无易燃品,不漏电、不漏油、不漏天然气、不漏水、不漏水蒸气的“三清、四无、五不漏”标准,实现了安全、清洁生产,成效显著。

    循环利用,提高效益。为将采油伴生污水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将原油加温脱出的污水,经过科学处理后,分层回注地层,每年节约水资源62万吨,节约费用620余万元。同时,对伴生气进行二次利用,作为燃料给原油加温脱水,从而大大减少了煤的使用量,每年可节约煤炭8000多吨,节约费用240余万元。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在全社会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定边石油钻采公司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石油产业节能增效的广阔空间。

    改善生态,促进发展。针对十分脆弱的油区生态环境,公司l0多年来坚持走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路子,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油区绿化工程,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对油区道路和井场周围全面绿化。一是把油区绿化工程中的主要绿化带承包给有丰富经验的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治沙公司实施,以确保种植一块成活一块,绿化率达100%,成活率达95%以上;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自己种树绿化,每年植树节前后,公司都要组织员工到油区种树,目前员工亲手绿化的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三是组织发动当地乡民参与油区绿化建设,采取企业支付种苗,乡民负责种植与维护,树木的所有权和受益权归乡民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乡民植树养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共同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四是硬化油区道路。几年来,公司投资700多万元修筑油区主干道路50多公里,开通拓宽乡村道路100多公里,筑坝7座,既解决了油田生产问题,又解决了油区水土保持和百姓行路难问题。几年来,公司先后在油区集输站、井场和道路两旁种树近20万株,绿化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油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使定边石油钻采公司走上了一条产能、效益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企业、陕西省绿色企业称号,还被陕西省环保局授予清洁生产示范单位,并通过了国家环保局中环联合认证中心HSE管理体系认证。

    这些环保措施的实施,正是在省市各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和定边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确保石油开发企业在三边大地上健康发展,并荫及子孙,福载千秋。

    引领经济发展于三边高原

    从改造长庆边缘残次井起步,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创造了三边高原上经济发展的神话。在国务院关于陕北石油开发有关精神指导下,1993年,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在坚持“举债起步,旧井垫底,以油养油,滚动发展”的地方石油开发思路基础上成立了,并从此开创了规模经营、科学管理的艰难发展之道。短短10余年,公司由不到20人的小企业发展为集石油勘探、钻采、运销、井下作业等为一体的石油企业,拥有员工2500人,油井850口,年产原油4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税费利3亿元,经济总量占到定边全县经济总量的60%,成为定边乃至榆林市引领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

    以油养油,滚动发展。1993年起,定边石油钻采公司滚动发展,自钻自采。公司经理张林森凭借着一个三边人特有的执着和过人的胆识与谋略,带领这支“地方武装”于1996年成功自钻油井4口,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到2000年,公司步入较快发展时期。2003年,原油产能已达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2004年以来,公司统筹规划,加快勘探开发步伐,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区域井网,加大油区建设步伐,全年生产原油40万吨,公司步入持续高效发展阶段,生产经营态势与经济效益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飞跃,以一个巨人的形象展现在西部石油开发企业的大军中。

    依靠科技,稳产高产。石油开发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的产业,只有走科学开发的路子,才能充分利用资源。为此,定边石油钻采公司组建了一支130余人的技术队伍,并与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关,科学采油。

    为了进一步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公司对已开发油区的油藏工程进行全面研究,取得准确认识,2004年完成较大面积的物化探找油工作,寻找新的开发区块。根据油田研究和勘探成果钻探,成功率达到95%以上。同时,根据油藏工程研究成果和单井开采历史情况,确定科学的采油参数和采油制度。

    保持合理开发速度,避免了急功近利,强抽强排现象,提高了采收率,充分利用了有限资源。在科学开采的同时实施技改挖潜,一井一策的对低产井进行技术改造。实施二次采油技术,全面注水开发,实现稳产长效。在加快油田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行原油集输工艺。

    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向管理要效益”的指导思想,定边石油钻采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向管理要效益。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人事实行聘用制,工资实行岗位工作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同时,将各项指标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再分解到每个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资直接挂钩,实现了责权利相统一,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不仅规范了用工关系,使全体员工产生紧迫感,而且增强了员工们的“主人翁”意识,采油工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十分关心采油时率和油井生产动态。

    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公司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几年来,公司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制度修订完善工作,目前共形成管理制度180多项、2500多条,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原油生产运销管理机制,使原油生产运销的每一个环节层层有人管,环环有记录。

    并与榆林炼油厂合作投资近l亿元建设定边到榆林炼油厂原油输送管道,于明年5月份实现原油产运销封闭运行。

    在财务管理方面与大油田接轨,提取储量使用费和油田维护费,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积蓄经济力量。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经业务培训后持证上岗,会计电算化率达到100%。在原油稽查方面,成立了由120人组成的经济警察大队,全天候加强巡查,杜绝原油流失现象。为了降低成本,修旧利废,投资1300万元建设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机修厂,仅此一项2004年节约开支4000余万元。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定边石油钻采公司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2001年,公司在东仁沟油区建成了职工培训中心,以脱产轮训和岗位练兵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不间断地培训全体干部职工。公司每月都有80名左右员工到培训中心接受为期20天的短期脱产轮训,目前已培训33期,2600多人次。同时采取送出去培训技术人员的办法,先后有120多名职工被送到西安石油大学、长庆石油学校和延安工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进行培训。

    近年来,先后高薪聘请大油田的11名工程师给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以优厚的住房、工资待遇在西安石油大学招聘14名本科大学生。为提高管理水平,公司中层以上全体管理人员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研修培训,由人民大学教授每月来公司辅导授课,让全公司中层以上领导都能够接受学制一年半的高等教育。

    开创辉煌未来于希望明天

    走过辉煌的13年,定边石油钻采公司赢得各项耀眼的桂冠:中国优秀企业、陕西省优秀企业、陕西省安全生产单位、陕西省绿色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市县经济效益明星企业、百强企业和管理先进企业、省级清洁生产和14000标准示范单位,等等。成绩只能彰显过去,历史重任还等待着承接。

    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在发展石油产业的大道上健步前进的同时,重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农业、扶贫方面的投入,他们竭尽所能帮扶、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帮助新建、维修、改造农村小学7所,解决或改善了千名少年儿童的上学问题。还帮助部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进550头秦川牛。对部分农田进行土壤普查,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帮助钻深井,解决饮用水困难。救济、帮扶农村困难户,资助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

    这些工作都有效增进了企地关系,促进了油区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如有关权威调查显示:陕北地区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陕北老区的经济发展。截至2004年底地方石油企业共建成年原油产能70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税费43.7亿元,利润56.5亿元。2004年,榆林市石油工业税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1/3以上。这些新增的收入绝大部分被用来治理采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支持农村水、电、路等设施的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石油工业已成为全省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陕北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这里可以看到定边石油钻采公司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角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定边石油钻采公司一定能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未来。我们期待着定边石油钻采公司为定边、榆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西部经济发展翻开更新的一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