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符离集距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约3公里,现在是符离行政村所在地。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11岁时,他父亲在徐州做官,徐州附近发生动乱,为家人安全,他父亲即将家人送来老符离避居,于是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白居易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
老符离集在濉河南岸。濉河在这里东西流,一条南北向的水泥村道,就从河堤上起步,穿集(村)而过,通往南方。村里有些儿衰落,也不甚整洁,我是淮北人,知道这是淮北地区的通病,需要更多年头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个人修养,才能得到改变。村道中段,有一家商店,算是最现代的存在了。村南快出村的地方,路东,墙上有黑板报,上面写着陈年的“计划生育指标”等数字,能看得到政府管理机构存在的影子。这是老符离集现在大概的情形。
2012年,为了看冬小麦在符离集的长势,为了寻觅白居易的踪迹,也为了找回我少年时代的老符离集印象,我开车到老符离集走了4次。
第一次是春天,那时青麦已经孕穗灌浆,粗壮壮、沉甸甸的,让人感觉一定又是个丰收年。我从濉溪附近的濉河北岸,经古饶镇,到新符离镇,再到老符离集,濉河两岸的大平原上,青麦浓郁,空气温馨清爽。我停车下到麦田里,眯眼观望无际田原。中国的小麦文化我是稍微熟悉一些的。在淮河秦岭以北,公元八九世纪白居易的时代,主要农作物中,冬小麦已经普及并逐渐居于不可动摇的地位。白居易在老符离集生活的年月,应该会对冬小麦十分熟悉,应该会和同伴在冬麦田里玩耍,应该会和他的文友读伴“符离五子”同游麦原,古符离的小麦文化也会为他后来在关中渭河流域写作小麦背景的诗歌打下一定的底色。“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虽然这首诗的社会批判倾向已经完全不“田园”了,但对诗人来说,有什么样生自内心的喜好,才可能有什么样的发挥。
当然,白诗仙在老符离集的成名作是他16岁时的神来之笔《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符离地名的由来,我一直浑然不清,不知道是古已有之,还是因为白乐天的这首“离离原上草”而获名。初春时在符离镇主持文学内刊主编联席会议和采风活动,到符离集烧鸡厂参观,于是抓住时机请教埇桥区领导。埇桥区领导对当地文史自然都做过充足功课,立即毫不犹豫地告诉我,符离始名于周,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古代“北有符山,南有离草”,距今已经2000多年了。淮北以平畴为主,但符离也多有低山隆丘。符离镇西是凰山,后来变成了石料场,整个山都逐渐粉身碎骨,变身成为高楼大厦,符离镇也变得尘土飞扬了。镇东北约5公里,有马山,那里原来是荒岭丛坡,少年时我们常由宿县行来,攀山爬坡,登高呼远,一览平原阔。镇西北10公里外,还有龙脊山,有一条电厂运废渣的水泥公路直通山腹,车跃葱茏,视野极宽,只见山脉蜿蜒,尽收眼底,真个是胸襟大开,血性顿生。就此看来,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既可以古符离东、南、西的广阔平原为背景,更可能受到濉河以北原始面貌的渐升成原、缓山慢坡的地形的感染,凝练而成。
第二次走老符离是8月初盛夏。我要沿着老濉河,去寻一寻白乐天和家人在古符离的居地“东林草堂”。我开了车过去。河堤上的路十分难走,许多路段被大雨后经过的拉鸭子或鸭蛋的货车轧出了深深的辙沟,这常常是小车难以逾越的天堑,需要十分的小心和丰富的乡村行车经验才能对付。我的乡村行车经验还算丰富,却仍要全神贯注地紧握方向盘,保持车轮毫厘不差地行驶在深辙两边的隆起上,才能勉强通行。小车的底盘太低了,从隆起上掉下去就会糟糕透顶。我还经常离开道路,从树与树之间干燥的地方急转绕行,那里没有被车轮辗轧过,反而好走。堤上的树倒是茂盛,大都是杨树,树上吵着不知疲倦的知了。堤下宽展的河滩上,是连续不断的鸭棚,成群的鸭子,半陆半水地生活着。
据说,东林草堂在濉河南岸老符离集东偏北约1公里处,濉河与斜河交汇处形成的三角洲处,唐时那个地方叫毓村,现在叫东菜园,那里应该有个大的土堆或高台,人称“白堆”,那里即是东林草堂的遗址。但我沿着濉河河堤千难万阻地一直往东开,直到变成泥沟的路使我意志即将崩溃,不能前行为止,我也没见到河流交汇,没见到三角洲,没见到毓村,没见到东菜园,也不知道哪个大土堆是“白堆”。我倒是想咨询一位在村庄背后树林凉荫里坐着的老头,但眼里要关注路面的坎坷,一犹豫就过去了。我又想问堤上简易房门口站着的两位妇女,可一只不知好歹的土狗那么不合时宜地冲着我这边汪汪叫,它的声音太大,弄得我不好心平气和、轻松随便地开口说话。在我快被道路弄崩溃的前夕,我想尽办法掉转车头,顺来路回到老符离集村北的濉河边。这里的河滩很小,水面很大。河滩上有两小间临时房,河边有两只小渔船,渔船上有一位渔夫坐在船舱里,低头一个劲地忙活做事。
我在堤上锁了车,步行下到河边,来到船侧。我咳了一声,提醒埋头做事的渔民,有人来了。渔民抬起头,扭过头来看我。他三十来岁,理着小平头,有被太阳晒得很健康的肤色。“来了。”他对我打招呼。“来了。转转。”这时我能看见船舱里他一直埋头捡拾的东西,原来是刚网上来的小杂鱼。他正分别把杂物扔进水里,把小杂鱼捡进鱼篓子里,把大一点儿正宗点儿的鱼,比如野生曹鱼(鲫鱼)、戈戈鱼(汪丫)捡拾进另一个鱼篓里,这样应该可以卖不同的价钱。“小杂鱼现在卖多少钱一斤?”“三四块钱。”“鱼还多不多?”“不多了,比以前少多了。”“那大概一天能挣多少钱?”“百十元。”“哦,那也还不错……”“不行了,养不了家了。现在都出去打工了。你看这河水,还经常受污染。”我抬头看看宽展的河面,看看河的上下游,盛夏雨水期的污染还不太看得出来。“记得以前有座桥,40多年前,连通老符离集、新符离集,在哪里?现在毁了?”他抬头瞅瞅我,“那早毁了。就搁西头。”我想他抬头瞅瞅我的意思,是看看我究竟是个多大的人,一开口就30年前、40年前的,口气那么大。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唐朝的濉河,水色想来该是清的,水草想来该是厚的,鸥鸟想来该是稠的,渔品想来也该是丰的。“我来给你照张相好不好?”我拿出相机,想给他拍张照片,同时也是想在我站的这个位置,给河对面、河上游、河下游,都拍几张照片留念,但又不好当着他的面,把人家的风景一股脑儿卷走,对人家也是一种不礼貌,所以找这个给他拍照的借口。他听了,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不照了,俺没啥好照的。”他的意思是说他没啥特点。我说:“你抬抬头,抬抬头。”他仍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不照了,不照了,俺没啥好照的。”但说着,同样是出于礼貌,他半扭过头来看看我,我一按快门就把他照进来了。我看看效果,“你挺会照相的,挺会照相的。”我蹲下把屏幕给他看。他匆忙看一眼,笑笑,又埋头捡拾去了。
再一次来老符离集是暮秋。那时从濉堤上走,从村中间的水泥路上走,觉得秋暮气息时浓时淡。浓的是看见村里有一位老年人,都穿小棉袄了,奄奄一息的样子,靠在眉豆架下晒太阳;还有一位老年人,在这个尚未入冬的季节,竟戴了一顶棉毡帽,坐在家门口剥棉桃。淡的是濉河对岸的堤坡上坐着两个农民,一个年轻的,一个年老的,各有状态。年老的晒太阳,想社会学关心的事物;年轻的想心思,想生物学关心的事物。村里更有一个少妇,在自家新盖的两层小楼门前的门廊水泥地上,阳光灿烂,铺了一领红花席,她脱了鞋,赤着脚,缝补被子,显得她家生活得富裕,不缺吃喝,她可以不外出打工拼命,可以留在家里做点闲活,却又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另在村头有一对老年夫妇,打了赤膊,相帮着往墙上挂玉米串、堆玉米衣,干得热火朝天。我自然会想,白居易的时代没有玉米,玉米是明朝以后才从美洲引进来的。白乐天那时看见的风景,都是中国的传统。
2012年这一年快要过去的时候,其实也就是12月31号,下午,我再一次来到濉河边的老符离集。冬雪之后,又是个暖阳高照的响晴天。这次河边没有小渔船,也没有年轻的打鱼人了。河对岸也没有晒太阳想心思的男人,倒是有一排钓鱼的人,相互间隔着五六米,一门心思盯着水面看。杨树的叶子都掉光了。鸭子还嘎嘎地叫着,蛋却不一定下了。冬小麦在冬雪的滋润下,成丛儿长得壮实实的,明年准又是个丰收年。村里结婚的事儿有点稠,水泥路上搭了那种充气的彩虹门,上面贴着大红的双喜,彩虹门两边各蹲两尊充气的大狮子,显得特别威武。远远地望见湘灵和一位男青年牵着手从河对岸的杨树林里走出来,走到被寒冬冻得酥软了的河滩地上,招手叫对岸的小渔船过来,载着他俩过了濉河。湘灵从怀里掏出一片盘龙的小铜镜给男青年,并一只符离集烧鸡作为干粮盘缠;男青年则凄凄地念了几句诗给湘灵,“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潜别离》)然后低头向冬麦田里走,踩着厚软的冬麦,翻过一道小土埂,他人就不见了,只遗下泪眼婆娑的湘灵,在枯叶遍地的濉河滩地上伤心动骨地抽泣。
这边彩虹门下的鞭炮噼里啪啦放响了,冲天雷窜到半空中爆炸着。接送新娘的车队鱼贯而来。欢声笑语洋溢在淮北大地上。有人说白居易的《长相思》也是写给他的初恋情人湘灵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让我困惑的是,汴水是人工河道,有可能穿越淮河,连接长江;而泗水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唐朝时应该在淮阴附近入淮、入海,怎么流去瓜洲古渡头了?也许这都是虚指,展现出一种空间意义上宽阔的眼界。白居易成名后的生活是开放的。他不仅诗行天下,也蓄妓和嗜酒。“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小蛮和樊素们使白居易的生活充满了世俗的肉质感。对1000多年前的诗人而言,多重的生活,似乎也是重要的。
2013年1月2日—3日 合肥五闲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