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到沙漠才知道绿色的可贵;只有到沙漠才知道水源的重要;只有到沙漠才知道阴雨天是多么的幸福;在沙漠只有漫漫的黄沙,没有水,没有人,没有植物,没有绿色。小草、小花,这些在内地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在这里却是踪影全无,因而更显弥足珍贵。这让我想起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里,三毛结婚证办了好长时间,因为与未婚夫荷西是不同国籍,所以很麻烦,办手续就拖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他们拖到结婚时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结婚证。临结婚,什么也没准备。她走出房门后又回身从厨房抓起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当时很不理解,觉得那是一种浪漫,也许是三毛故作另类吸引读者的眼睛。
到沙漠之后,当我吃过带着浓浓的甜味的缺少水分的椰枣之后;当我吃过那沙漠西红柿和青椒之后;我才明白三毛写的多么的真实。那缕香菜对当时的三毛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可贵,那缕香菜是她婚礼上的鲜花、生机和绿色,在她眼里也许是当时的撒哈拉之最。它让我真实地走进了三毛的世界,而不是在书本上。对她精心养育的那盆花草被邻居的山羊吃掉后的感觉,也理解了许多。
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不停行驶后,车队集中停在一个休息站。这里只有卖衣服、包和小饰品的。洗手间建的是现代卫浴,很干净的。我正纳闷是谁想到在这沙漠深处来开设这些小店的,导游苏菲向我们讲,这些都是贝都因人开的。贝都因人没有国籍。因为战争,他们从近邻的约旦、以色列等国跑到埃及,住在沙漠深处。现在约旦、以色列虽然富了起来,但他们也回不去了,还是住在这里,很穷困。在缺水等恶劣的条件下,他们放牧、出去打工,干最下贱的活。因为沙漠没有水,他们就分散居住,利用骆驼找水源,不给骆驼水喝,骆驼就会找到有水的地方,用蹄子扒,他们根据骆驼蹄子扒的地方挖井找出水源。
苏菲还告诉我们,贝都因人也和非洲的其他一些落后的地方一样,实行割礼。割礼非常残酷,用的是理发的且没有消毒的大剪刀,那理发师并不是医生,用那样的大剪刀去剪女孩的下面,而割礼这种陋习,在非洲一些落后的地方很盛行,据说是为了少女的贞洁。如果不行这种礼似乎大逆不道。要行这样的割礼,贫穷的非洲人要给所谓的土医生很多钱,现在许多人呼吁取消这种不仁道的做法,但阻力很大。
听导游讲完后,一车人默默无语,不知是为非洲千千万万少女的不幸难过,还是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庆幸。
在沉默中我们走出了沙漠,走进了红海,走进了美丽、浪漫、诗意、迷人的玻璃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