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特馆出来,倚栏远望黄浦江的夜景,真的是浦江两岸夜色阑珊、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塔、世贸大厦等建筑灯光倒映在江水里,真是太迷人了,它让我想起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的美丽夜景;想到了尼罗河两岸的灯火;想起了尼罗河上夜色灯影里的忧伤的歌声。
看够了浦江夜景出来在韩国馆对面的一个餐馆里,终于歇了歇站立了一天的脚。吃了点东西,准备回宾馆。在外面的石头上小憩的时候,给同伴打了个电话,谁知他们晚饭没吃正在兴致盎然的游览。他们的热情也激起了我们的热情,我们立即坐车返回了欧洲区。本想去德国馆,可德国馆已停止了排队,只好又去看法国馆。随人流向前涌去,因为已到了8、9点钟,虽说今晚本没有排队,但人也很多,只好随大队人流往前涌。漂浮于水面的法国馆尽显水韵之美——溪流沿这法式庭院流淌,加上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无不妙趣横生。位于展馆正中央的浅水池只要把水排干,便是一个各式文化节庆活动的舞台,配合着璀璨绚丽的灯光效果,使这座“感性城市”即是在夜晚,也能展现妩媚的风采。顶层的法式餐厅将展现法国餐饮的精致与浪漫。展馆内部“凡尔赛花园”绿意盎然。奥赛博物馆珍藏的七件展品是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高更的《餐点》又名《香蕉》;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梵高的《阿尔的舞厅》;博纳尔的《包厢》;罗丹的《青铜时代》;米勒的《晚钟》,又名《晚祷》;马奈的《阳台》。特别是罗丹的《青铜时代》,以前只在画册上看过,远没有真实的雕像富有质感和感染力,那雕塑中的脉搏、骨骼、血管、神情,都让人感受到它强烈的生命力,感受到大师罗丹的永恒魅力!法国画家米勒的名作《晚钟》,创作于1858年,它描绘的是一个深秋的黄昏,空旷的土地上仍有一对平民夫妇在挖掘晚收的土豆,远处一座教堂,响起了晚祷的钟声,于是夫妇二人放下农具,站起来默默祈祷。自然的寂静,心灵的安宁,善良的人性,苦难的容忍,都融入到简单的构图中。《晚钟》由此成为米勒三大传世之作之一。米勒《晚钟》里的安静色调,和巴比松小镇的傍晚秋日风光让画面更加迷人。
能在此目睹这批珍贵的艺术作品,也不枉费排队的辛苦,确实值得等待。
等待,只为这一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