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史稿-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本书《诗学》中的引文,参见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中《诗学》的部分引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本书《诗艺》的引文,见杨周翰译《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3]本书《舞论》的引文,见金克木译《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本书《风姿花传》的引文,见刘振瀛译《风姿花传》,《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5]本节所引汤显祖的论述,均见《汤显祖集·诗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沈璟的论述,见《词隐先生论曲》,《博笑记》附录。

    [6]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律》,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7]本书《〈诗学〉诠释》的引文,参见吴兴华译《亚里斯多德〈诗学〉疏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8]本书《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的引文,参见杨绛译《编写喜剧的新艺术》,《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9]本书《为诗一辩》的引文,参见钱学熙译《为诗一辩》,《文艺理论译丛》第3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0]本书高乃依戏剧三论的引文,参见孙伟、闻启译《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论悲剧以及根据必然律与或然律处理悲剧的方法》、《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戏剧理论译文集》第8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参见王晓峰译《论悲剧》,《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1]本书《诗的艺术》的引文,见任典译《诗的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2]本书《悲剧批评的基础》的引文,见袁可嘉译《悲剧批评的基础》,《文艺理论译丛》第4期,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3]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闲情偶寄》,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4]本书《论戏剧艺术》的引文,见陆达成、徐继曾译《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第1、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58年版。

    [15]本书《汉堡剧评》的引文,参见关惠文、杨业治、张君川等译《汉堡剧评》。分别刊《文艺理论译丛》第4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世界文学》1961年10月号;《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6]本书有关歌德论戏剧的引文,参见杨业治译《莎士比亚命名日》、《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7]本书有关席勒论悲剧的引文,参见孙凤城、张玉书译《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张玉书译、杨业治校《论悲剧艺术》,《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8]本书有关雨果论戏剧的引文,见柳鸣九译《雨果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9]本书有关黑格尔的戏剧美学的引文,见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1年版。

    [20]有关引文主要参见别林斯基《戏剧诗》,李邦缓译,载《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1]本书有关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悲剧的引文,见周扬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2]本书所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济金根》的评论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3]本书有关《悲剧的诞生》的引文,见缪朗山译《悲剧的诞生》,《文学论集》第3、4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24]本书《笑》的引文,见徐继曾译《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25]本书所引王国维的论述,见《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6]本书所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论述,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出1979、1981年版。

    [27]本书所引布莱希特的论述,主要参见沃·施伦格尔编、李健鸣译《布莱希特演剧理论摘编》,《电影艺术译丛》1979年第2期,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余匡复译《布莱希特论叙述体戏剧》,《外国文艺》1981年第2期,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8]本书所引梅兰芳的论述,见《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