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躺着读-文学批点家/金圣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批《水浒》《西厢》是金圣叹平生最大的业绩,也招致最大的攻击和批判。分别来自清代皇帝、御史、胡适、鲁迅和各色文人。

    经过漫长的时间打磨和言文周转,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还是他本人,这是个问题。若想面对一个古代作家的真相,非得作一些清理不可。先要打开缠绕在他身上的种种包扎,具体的,就是要抛开所有的想当然的流言传说,直接细读他撰著的文本。关于他的旁证材料,非要好好计较计较才可以相信。

    这样一段议论,是为了金圣叹,仅举一例,即可证明他被人为加工改造的可怕和可笑。金圣叹的遗言,有这样几种版本:

    闻圣叹将死,大叹诧曰,断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于是一笑受刑。(《柳南随笔》)

    临刑大呼曰:杀头至痛也,灭族至惨也,圣叹无意得之,呜呼哀哉,然而快哉。遂引颈受戮。(《豁意轩录闻》)

    金圣叹临刑时饮酒自若,且饮且言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圣叹平日批评诗文涉笔成趣,故临死不忘趣语,然则果痛耶快耶,恨不起圣叹问之。(《聊斋续编》)

    而正本却是这样:“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而圣叹无意得之,不亦异乎?若朝廷有赦令,或可相见;不然,死矣。”分别载于《哭庙纪略》《辛丑纪闻》,记录的是金圣叹致家人的信。“无意得之,不亦异乎?”是声明自己无罪,固然没有“无意得之,大奇”那样潇潇洒洒,那般“痛快痛快”“涉笔成趣”,却才是悲从中来愤从中生的真情实意,而且还是希望不死,并不指望“一笑受刑”。这些文人的编撰,倒不是无端而来的,是仿照了金批西厢中“不亦快哉三十三则”才改造出这临终一幕,而那一幕却恰恰是清初政治重案“哭庙案”的一幕。

    金圣叹是“哭庙案”的主犯之一。顺治十八年,在顺治死的“国丧”期,金圣叹等苏州秀才为控告知县严刑逼粮,先借机控诉于官员“咸在”的巡抚大堂,再鸣钟痛哭于文庙,“维时相从至者千余人,号呼而来,皆欲逐任知县也”。巡抚朱国治却参奏他们“震惊皇帝之灵,罪大恶极”。是年四月,起草哭庙文的金圣叹于藏匿处被捕。七月十三立秋日,金同案人,并其他案共一百二十一人,被处决于南京。金的房产被抄没,家人均被流放。

    临终前,金圣叹真正的遗憾,是批点才子书的计划未完成。绝命词说:“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司马迁)、杜待何如?”金三十岁左右即排举六部文学杰作为“六才子书”,并力图一一加以批点。它们分别是《庄子》、《楚辞》、《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最早批点完成的是《水浒传》,1641年,金批《水浒》刻本面世,是年,他三十三岁。五十岁时,评刻了《西厢记》。《唐诗解》《杜诗解》虽可以单独成卷,却都是未完成品。《左传》《史记》只批出一些零碎篇章,见于《天下才子必读书》(一部古代散文批点本)中,另有《左传释》四篇,《庄子》《楚辞》均尚未动手。

    批《水浒》《西厢》是金圣叹平生最大的业绩,也曾招致最大的攻击和批判。这种批判,有来自清代的皇帝、御史和保守文人,也有来自胡适、鲁迅、毛泽东以及大陆学界。有些纯是政治性的攻击和利用,可以放过不提。学术上的批判重心就是他的“腰斩”名著的举动。金斩《水浒》五十回,斩《西厢记》第五本,都是文坛公案。

    《水浒》出现过四种版本,即百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七十回本即金圣叹删节修改本,虽然号称古本,实际却是金将百二十回本,从七十一回之后腰斩,又将第一回改成楔子,而自行修订出来的版本。金本问世后,迅速成为最流行的《水浒》版本,“打倒了、淹没了一切流行的明代繁本、简本、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余氏本、郭氏本……使世间不知有《水浒》全书者三百年,《水浒传》与金圣叹批评的七十回本,几乎结成了一个名词……金氏的威力真可谓伟大无匹了”(郑振铎语)。到民国初年百回本、百二十回本被重新发现以前,所谓《水浒传》即是金本。金本1641年问世,次年崇祯恰颁发“严禁《水浒传》”的诏令,指斥“《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道光历朝,均有严禁《水浒》的诏令。乾隆十八年颁旨痛斥翻译《水浒传》的满员为“不肖之徒”。乾隆十九年,福建道监察御史胡定竟奏本中更明确说,《水浒》是“恶薄轻狂、业经正法之金圣叹妄加赞美”的“教诱犯法之书”。

    与《水浒》一般,《西厢记》也是清代禁毁小说戏曲黑名单上的榜首作品。而书坊刊刻的《西厢记》,实际也都是金批《西厢》。民初原本王实甫《西厢记》被发现,钱玄同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几乎是两部书”。戏曲舞台上演出的其实都是金本《西厢》。外文译本的《水浒传》都是金本《水浒》。从社会认可的程度看,金对两大名著的腰斩也罢删改也罢,都是成功的。

    如果从艺术角度看,就连批判者也是认同金圣叹的腰斩之功的。七十回几乎容纳了《水浒》的全部精华;《西厢》前四本全部完成了人物性格命运塑造,第五本确系貂尾。在这个意义上,金圣叹是一位唯美主义者。

    金圣叹不止于删,还动手修改,虽然都是细部手脚,却有点石成金的功效。他将高俅发迹作为第一回,起首是“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浪户子弟。”这些其下加圆点字句就是金添加的,笔墨中将皇帝拉扯进来暗贬,表达他所谓“乱自上作”的深意。再以结尾为例,宋江等排座次诵誓词,原本是“宋江猥鄙小吏,无学无能,荷天地之盖载,感日月之照临,聚兄弟于梁山……若是各人心存不仁,削绝不义,万望天地行诛……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用词卑猥,忠君为尚。金本改为:“梁山泊义士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共立大誓:窃念江等昔分异国,今聚一堂,准星辰为弟兄,指天地作父母,一百八人,人无同面,面面峥嵘,生不同生,死必同死。既列名于天上,无贻笑于人间,一日之声气,既孚终身之肝胆无二。倘有心存不仁,削绝大义,外是内非,有始无终者,天照其上,鬼阚其旁,刀剑斩其身,雷霆灭其迹,永远沉于地狱,万世不得人身!报应分明,神天共察!”言语凛然,直见风骨。这一段文字,后来竟成为反清的天地会誓词的直接摹本。

    全书之中,金圣叹对宋江动手脚最重,却几乎是用评语批示便将其性格心理联成一体,一个几乎全新的整体,真是好手段。宋江在浔阳楼醉题反诗,原系书中的一大疑点,很跳跃,因为此前的宋江并无什么深仇大恨,又鲜见造反之心,“血染”云云,确有些匪夷所思。金圣叹大致是由此一点上推下演,前后生发,批示宋江酒后吐真心,一贯地积极网罗游击战士,密谋大举,擅权诈之术,“真乃可爱”。虽然,金颇痛恨宋江伪善,以及架空晁盖,却终于大树宋江为一彻底的老谋深算的造反者。此种批评颇世故而精深。七十年代的“批水浒”,渊源之一就是金批的“宋江论”。

    文学的批点方式本源于批点八股文章,所以对字句起伏搭配往往体察入微。金圣叹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从小说中总结出许多技术性的章法、篇法、句法、字法。他说“文章之事,关乎至微”,他更将细察的手眼深入到人物性格的表现上,总是能够于细微处拣出不合乎人物性格身份的瑕疵,再加修改。《西厢》之《惊艳》一折,他删去“回顾觑来”一段,认为此处是张生心中有双文(莺莺),双文心中尚无张生,所谓“临去秋波那一转”,纯是张生自己想当然。这种更改更合乎莺莺的身份,也更真实可信。原本写莺莺酬简赴约,说“羞人答答地怎生去?”接“[红云]有甚的羞?到那里则合着眼者”。红娘的话粗俗近乎不堪。金本改为“[红云]谁见你来?除却红娘并无第三人”,就得体了。原本红娘催促一遍,莺莺便动身,金本改为红娘连催四遍,莺莺才起身,这样更细腻地体现出这位相国小姐内心的紧张和犹疑。原本张生一见莺莺,就有“那一对小脚,价值百镒之金”的轻佻之喻,金本就手删去,以便维持他“并无半点轻狂、一毫奸诈”的完好书生形象。《请宴》一折,原本有这样的台词:“[红云]贱妾奉夫人之命特请先生小酌数杯,勿却。[末云]便去。”金本改为:“[红云]奉夫人严命……[张生云]小生便去!”把张生期盼之久急不可耐的心情凸现出来。原本中老夫人赖婚,张生的回答是“却不道‘书中自有颜如玉’,则今日便索告辞”,又迂腐又没脾气。金本改为“原来夫人如此,只不知杜将军若不来,孙飞虎公然无礼,此时夫人又有何说?”有理、有节、有锋芒,可见张生并非任人摆布之人。金圣叹的改动均是依据对人物心理的精心揣摩、细心考究,并且还将这些心理结撰成批评分布全书。

    金对《西厢》第五本的处理,并未如《水浒》式的一砍了之,而是批点附录于后,将此本的劣短与前四本的优长分明对照,让读者自晓高低。就情节结构而言,郑恒的出场确是额外生事,而且由他一席谎话便令老夫人和莺莺改婚,也尽不合理。就语言而言,第五本也颇粗糙,不如前四本的精美贴切。全剧止于《惊梦》,是具有开放性的现代式处理。金圣叹的“腰斩”之举,确是斩得有理,斩得其所。

    金圣叹成为本书的一大话题,不仅是因为他使《水浒》《西厢》另立新生,也不仅因为他的批点文字自成系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巅峰表现,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批评文字本身就是美不胜收妙趣横生的美文。周作人、林语堂都极佩服他替施耐庵作的《水浒传序》,以为是最好的闲话小品。《水浒》《西厢》卷首的大文,包括《唐诗解》《杜诗解》等卷中的长批短简,除小部分书生谬见之外,大都是颇有《世说》气象、晚明小品风貌的不可不读的上等文字。

    小说批点始自李卓吾,但李批的《忠义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且不说尚有真伪之辩,批点本身也多是史论式人物论赞,于德性着眼,于文学并不得力。到金圣叹手中,文学批点才蔚为大观。此后仿者蜂起,但都缺乏金的才情学识,不可同日而语。

    圈点

    群体事件 金圣叹不过是参与了一桩偶然的群体事件,做了传单起草人,反对的不过是当地政府官,却被视作反政府的大逆罪人而杀头,不亦痛哉。倘有开明领袖在,金圣叹可以完成批庄子批离骚批杜甫,做一绝大文化建设,不亦快哉。

    断章取义 金圣叹擅断,《水浒传》被截去了五十回,《西厢记》被截去第五本。好在第五本尸体还在,却是因为他觉得其中尚有好文字。从文体家的眼光看,第五本确乎有多此一举的罪过,但应该是王实甫所写,因为他的上家“董西厢”已经是大团圆的路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