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出自《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
这段话意思是说: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胸怀匡时救世的大志,生在魏国与西晋之际,天下混乱,不断发生变故,政坛混乱,你刚唱罢我登场,很多名人秀士都很难保全自己的性命。因此,阮籍不参与世事,经常开怀痛饮,以求自慰。
文帝司马昭当初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的女儿求婚,谁知阮籍一醉就是六十天,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只好算了。魏国司徒钟会多次问他当时的政事,想借他对政事是非的议论而诬陷他,阮籍都以酩酊大醉躲过了灾难。阮籍当官不问政事,终日寄情诗酒。他听说步兵校尉空缺,那里的厨子擅长酿酒,保存有美酒三百斛,于是他要求当步兵校尉。虽然任了职,但是对政事和其他事务全都不闻不问,整天在官府内游来逛去,但是如果朝中有宴会,他无论如何都会参加。
五马分尸
“五马分尸”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商鞅推行变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在历史上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他自己却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因而得到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此典出自《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执政有顷,商君告归。……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
秦孝公因卫鞅占领了西河,打了大胜仗,就封他为侯,把商于(在河南省淅川县西;)一带十五座城封给他,称他为商君。卫鞅就叫商鞅了。
商鞅谢恩回来,非常得意。家臣和亲友们都向他表示祝贺。有的说,秦国能够这么富强,全是他的功劳;有的说,他是自古以来最出名的改革家;有的说,他改变了土地制度,真了不起;有的说,他压住了贵族,实行连坐法,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情。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商鞅心里美滋滋的。他骄傲地问他们:“我比五羊皮大夫怎么样?”大伙儿都奉承着他,说:“他哪儿比得上你呢?”其中有位叫赵良的门客,听了这些话,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地说:“你们都在商君门下吃饭,怎么不替他担点心事,反倒胡说八道,一味地奉承他!”大伙儿听了,不敢出声。商君有点不高兴,在他满面春风的脸上浮上一层怒气,问他:“先生有什么话要说?”赵良说:“您要知道一千个人瞎称赞,不如一个人说真话。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就说给您听听。”商鞅关于笼络门客,听了赵良的话后,立刻恭敬地说:“俗语说,‘良药苦口’,请先生指教。”
赵良一想,要说就说个透,要骂就骂个够。他挺郑重地对商鞅说:“您说起五羊皮大夫,我就把他跟您作个比较吧。百里奚在楚国给人看牛,秦穆公知道了,想方设法请他来当相国;您呢?三番五次地托个小人景监给您介绍。百里奚得到了秦穆公的信任,就推荐别人。百里奚当了六七年相国,连续三次平定晋国的内乱,中原诸侯都非常佩服,西方的小国都来归附;您呢?冤了朋友,夺了西河,只讲武力,不顾信义,谁还能诚心诚意地相信您?百里奚处处替老百姓着想,减轻兵役,不乱用刑罚,叫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您呢?把老百姓当做奴隶,采用最严厉的手段管理老百姓。百里奚生活非常俭朴,出去的时候不用马车,夏天在太阳底下走,也不打伞;您呢?每逢出去的时候,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队,前呼后拥,吓得老百姓唯恐躲闪不及。百里奚死后,全国男女老少痛哭流涕,好像死了自己的父亲;您呢?割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的鼻子,在太师公孙贾脸上刺了字,一天之中杀了七百多人,连渭河的水都变红了。全国人民,哪一个不恨您。说句不中听的话,他们恨不得您早点死呢。别人只知道奉承您,我可真替您担心哪。”
商鞅听了这番话,一句话也没说,叹了口气,说:“我竭尽全力为老百姓着想,怎么反倒叫人家都怨恨起来?这是什么道理?”赵良说:“我知道您替老百姓着想,可是您的办法很不妥当。您有两个最大的毛病:第一、您只是说服了国君,得到他一个人的信任,可是没有别的人来帮助您;第二、只管替老百姓打算,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就推行新法,不许老百姓替自己打算。老百姓就算得到了好处,他们不但不感激您,还都怨恨您。您自以为事事都替老百姓着想,实际上,您的心目中没有任何人。”商鞅打断他的话说:“他们知道什么?”赵良说:“您以为用不着听从老百姓的意见。老实说吧,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国君或是一个大臣单凭着自己的威力,违反老百姓的意志,能够成功的。
俗语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违反了老百姓的意志,就是违反天意。违反了天意,就没有不失败的。
‘天’是什么啊?天没有耳朵,他凭着老百姓的耳朵来听;天没有眼睛,他凭着老百姓的眼睛来看。我看着上上下下的人都怨恨您,就知道天也怨恨您。因此,我非常替您担心。为什么您还不赶快推荐别人来代替您呢?要是您现在能够立刻回头,安分守己地去种地,或许还能够保住您的性命。”商鞅听了赵良这些话,心里头闷闷不乐。可是他哪舍得把大权交给别人?种地也得有福分哪!
周显王三十一年、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得了重病。他想把君位传给商鞅,商鞅怎么也不肯接受。
秦孝公一死,太子驷即位,就是秦惠文王。
他做太子的时候,因为反对新法,被商鞅给定了罪,如今太子当上了国君,公子虔和公孙贾他们就得了势。这一帮人都是商鞅的冤家对头。这样一来,他就找商鞅算账了。秦惠文王就加了个谋叛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打扮成一个老百姓,打算跑到别国去。他到了函关天黑下来了,只好上一家客店去住。客店老板要检查凭证,商鞅交不出来。老板说:“你这位客人真不明白。商君下过命令,不准我们收留没有凭证的人。如果我收留了你,我就要被砍头了。”商鞅一听,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天晚上,他不能住店,不过他还是想办法混出了函关,连夜逃到魏国。魏惠王恨他当初欺骗了公子印,夺去了西河,正想抓他,好报当年的仇。商鞅这才觉得这么大的天下,容不下他这么一个人。他又跑回商于。
秦惠文王立刻发兵围住商于,把商鞅逮住,用最残酷的刑罚把他弄死。有的说,他的身子是叫车马撕开的。有的说,他的脑袋和两只手两只脚上各拴上一匹马,有五个人往五个方向打马,那五匹马分头一跑,商鞅的身子就这么扯成五六块。这就叫“五马分尸”。商鞅被弄死了以后,他的全家也被满门抄斩。
下马威
“下马威”指新官上任,装腔作势地显示威风。
此典出自《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悚息。”
西汉有个叫班伯的少年,家世显贵,常出入宫中,很受皇帝的信任。
当时,定襄石、李两家大姓对抗朝廷,捕杀地方官吏,弄得定襄一带人心惶惶。
班伯正准备出使北方的匈奴,听到这种事,主动向皇上请求去定襄做太守。
定襄的豪绅大姓听说来了一位年少气盛的新太守,认为他走马上任伊始,一定要雷厉风行,大抓大杀,显示一下威风。因此,他们就把犯了罪的人藏起来,然后静观其变。
班伯首先请来了当地的豪绅大姓,恭敬地对他们说:“在座的都是父兄师父,今后有什么事,还需要大家鼎力支持。班伯一人治理不好定襄,所以也不准备在这里待得太久。定襄是在座诸位的,要治理好也是诸位的事。我这次来,只是同大家交朋友。”说完,班伯对年长的行了儿、孙礼。
从这以后,班伯果然不问定襄的事,整天只知道广交朋友。日久天长,他结交了不少的人,逐渐了解到那些犯法的人匿藏的地方。于是,班伯召集民吏,分头捕获,不到十天,郡中震动。定襄很快恢复了秩序。
仙鹤坐车
“仙鹤坐车”比喻玩物丧志,丧失进取心。
此典出自《史记·卫康叔世家》:“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鹤,鹤可令击翟。’于是遂入,杀懿公。”
卫懿公是卫惠公朔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怠误国政,只知道玩乐,他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豢养仙鹤。他把养仙鹤的人都封为大官,那些原来的大官有的反而失去了职位;为了养仙鹤,他向老百姓强索粮食,老百姓饿死冻死,他却无动于衷。公子燬(卫宣公的孙子)眼看这种局面,预料卫国终将灭亡,就投奔齐桓公,住在齐国。卫国人一直都没有忘记急子的委屈,痛恨着卫惠公,谁料到昏君的儿子又是个昏君,于是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贤德的公子燬身上。后来连公子燬也逃跑了,卫国人就更埋怨卫懿公了。有一天,卫懿公载着几车仙鹤出去玩。他的仙鹤也依照地位的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甚至连大夫也得将棚车让给仙鹤坐。那些坐在棚车上的仙鹤叫“鹤将军”,卫懿公出游的时候,就有不少“鹤将军”前呼后拥地“保驾”,他觉得自己在鹤群中威风八面,而那些仙鹤也就像一队文武百官。这一天,他正玩得兴致勃勃,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北狄攻进来了!”这真是太扫兴了,他一面赶着回宫,一面派人去守城,谁知老百姓全都是争先恐后地逃难,士兵们也不拿兵器,不穿铠甲,不去应战。卫懿公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打北狄呢?”他们说:“打北狄也用不着我们,您还是叫将军去吧!”卫懿公说:“哪个将军?”他们冷笑一声,不屑地说:“当然是鹤将军喽!”这时卫懿公才明白他已失去了民心,懊恼地敲着脑袋,不断地向老百姓道歉,并把仙鹤全放了。可是那些娇生惯养的鹤却赶也赶不走,反而还伸长脖子,拍打着翅膀,频频向卫懿公献殷勤。卫懿公又羞又恼。
这些仙鹤,越是在大家跟前炫耀它们美丽的红冠和鲜艳的羽毛,越叫他无地自容,他掐死了一只仙鹤,狠心地把它扔了,表明自己真心悔过的决心,这才勉强召集了一队人马。
卫懿公看见国人惨遭杀戮,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奋不顾身地杀敌,可是人数实在太少了,根本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北狄。士兵们请卫懿公先化装潜逃,他坚决拒绝,他说:“我已经愧对国人了,在这紧要关头,如果再贪生怕死,那不是罪上加罪吗?我无论如何要跟狄人拼到底!”结果,卫国全军覆没,卫懿公也被北狄杀了。敌人进了城,来不及逃跑的老百姓几乎都被杀掉了,卫国的府库及民间值钱的东西全被掠夺殆尽。这些来自草原上的北狄,平常只会牧马放羊,不懂得耕种,袭击卫国也只是想抢掠财物,并没有占领地盘的意图。他们为了下次抢劫时方便,竟把卫国的城墙拆毁了。当卫国的使臣到达齐国报信时,北狄早就满载而归了。
羽翼已成
“羽翼已成”比喻左右已有辅佐的人和实力。
此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汉高祖(刘邦)在没有登基前,和一个姓吕的女子结婚,已生有一个儿子,后来做了皇帝,吕氏被封为皇后(即吕后),儿子被封为赵王。高祖因宠爱戚夫人,早想立赵王为太子,由于大臣们坚决反对,他就没有废除太子。后来吕后用留侯(张良)计,请出了四位年高德重的人来辅助太子。
有一次,高祖宴请大臣,太子在旁伺候,那四位长者也跟从在太子身旁,四位长者都是八十多岁人,发眉浩白,穿戴十分雄伟,高祖觉得奇怪,就询问他们的来历,原来就是他几次请求辅佐他而得不到的。四人向高祖敬酒后便走了。高祖目送他们远去,将戚夫人叫出来,指着四人的背影对她说:“我本想换你的儿子做太子,但这四个人都已出来辅助原来的太子,太子身旁有了这几个人,就等于鸟类的翅膀已长成,很难再变动,吕后真的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忍不住哭了起来,高祖乃叫她跳楚国的舞蹈,自己接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尚安所施!”高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喻统治者为非作歹,为所欲为,而普通老百姓的言论或行动却受到无理刁难和种种限制。
此典出自《老学庵笔记》。
宋代有一个太守,名叫田登。他专横跋扈,又有一个毛病:特别忌讳别人说他的名字,当然更不允许写。因此,整个州的人都必须把田登的“登”字读成“火”字,写起来也必须写成“火”字。每年到了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按习俗可以随便往来,整夜点灯。然而,官吏们却在街市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此典出自《新唐书·崔铉传》:“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
唐代人崔铉,字台硕,起初被举拔为进士,入朝拜为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升迁为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被拜为中书侍郎,入朝三年就官至宰相。唐宣宗时期,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博陵郡公。
崔铉同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关系很好,共同参与时政,说话很有分量。当时人们评论说:“郑、杨、段、薛这四个人,权势大,气焰盛;要想使自己受到重视,就一定要结交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这四个人。”唐宣宗听到这些议论后,把它记录在屏风之上。
当时,郑鲁任刑部侍郎,崔铉想推荐他做宰相,唐宣宗不答应,任命郑鲁为河南尹。有一天,唐宣宗对崔铉说:“郑鲁离开朝廷了,这些事能由你决定吗?”崔铉诚惶诚恐,立即向唐宣宗谢罪。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本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来,人们用它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此典出自《尚书·洪范》:“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后杀掉了他,带着殷纣王的叔父箕子返回镐京。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的道理,箕子一共讲了九条办法,其中第六条说:“人的德性可分三种:一是正直,二是过分刚强,三是过分柔顺。什么是正直呢?中正平和,不刚不柔,就是正直;什么是过分刚强呢?性情倔强,不能亲近人,就是过分刚强;什么是过分柔和呢?和顺而不坚强,就是过分柔和。君王应当抑制刚强不能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只有君王才有权替人造福,对人行使威权,吃美好的食物。大臣们无权替人造福,无权对人行使威权,无权吃美好的食物。如果大臣们有权替人造福,有权对人施以威权,有权吃美好的食物,那么,就会对您的家有害,对您的国不利。您手下的大臣们会因此背离王道,老百姓也将因此犯上作乱。”
诗礼发冢
“诗礼发冢”形容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上却干尽坏事的卑劣行径。
此典出自《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千万不要以为儒家学说不会把人引入歧途。
你瞧,诗礼传家的儒生,却干起了掘墓盗物的肮脏勾当!
有一次,一个道貌岸然的大儒带着小儒去盗墓。小儒掘开坟墓,紧张地忙碌着,大儒站在旁边望风,以高高在上的口气对小儒说:“东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你做得怎么样了啊?”
小儒回答道:“我还没有解开死人的裙子短衣呢。瞧,他的嘴里含着珠玉!”大儒说:“《诗经》中本来就说:‘麦苗儿青青啊,生长在山坡上。你这个贵人,活着的时候那么吝啬,不肯救济穷人,死后含着珍贵的珠玉干什么!’喂,师弟,赶快抓住他的鬓发,揪住他的胡须,用锤子轻轻地敲打他的下巴,慢慢地撬开他的两颊,千万不要碰坏他嘴里的珠玉!”
爱身避死
“爱身避死”表示贪生怕死,畏缩不前。
此典出自《汉书·张敞传》:“处此紧急时刻,不敢爱身避死,愿效忠陛下,竭尽全力以除盗贼,以安百姓。”
汉代有个人名叫张敞,汉宣帝刘询时,初任太仆丞,后为豫州刺史。
当时渤海、胶州地方的官吏失职,数年粮食歉收,盗贼蜂起。张敞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去那些地方平定,于是上书皇帝说:“近闻胶州、渤海地方连年歉收,盗贼并起,至攻官寺,到处抢劫;地方官吏,已失纲纪,因而奸宄不禁。在这紧急时刻,不敢爱身避死,愿效忠陛下,竭尽全力以除盗贼,以安百姓。”宣帝看了张敞的上书,十分高兴,就拜张敞为胶东相,赏赐黄金三十斤。张敞到了胶东之后,采用劝善惩恶、有功者赏、顽抗者斩的办法治理胶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平乱中因立功而调补为官者数十人,从此盗贼解散,渤海、胶州平定下来。
不久,长安市内,盗贼蜂起,宣帝又令张敞去进行治理。张敞采用走访长安父老,教育并利用偷盗者的首领,采取奖惩结合等多种办法,很快就制服了盗贼。当时人们对此评论说:“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比喻暗中用阴谋诡计伤害别人。
此典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又见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伤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以不备也。”
郑庄公准备去打许国,出征前拜颖考叔为大将,公孙子都和瑕叔盈为副将。子都没有当上大将,心怀不满,非常嫉妒,作战时不听指挥。
颍考叔上阵奋不顾身地杀敌,他身先士卒,一举杀了许国的大将,立了大功。许国军士抵挡不住,纷纷撤回城中,坚守不战。颍考叔为了取胜,便命令士兵用土垒台,以便翻入城中进攻。垒台完毕,颍考叔手执武器,跳上城头,进行厮杀。正在紧急时刻,公孙子都乘其不备,竟下毒手,对准颍考叔暗放一箭;颍考叔滚下城来,当场死去。瑕叔盈见颍考叔中箭身亡,以为是被敌人射死的,为了给他报仇,就迅速率领士兵冲上城头,奋力拼杀。不久城被攻破,许国战败,兵卒四散,许庄公也扮成百姓逃到卫国去了。
帮人笞子
“帮人笞子”比喻有的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还要强词夺理。
此典出自《墨子·鲁问》。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强横凶暴,为非作歹,不务正业,他就鞭打他的儿子。
邻家的老人,也拿木棍来打他,边打边说:“我之所以打你,完全是顺应你父亲的心意啊。”
这难道不是太不合理了吗?
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原意是心中暗怀不良企图,后来也用它形容外表和善,内心险恶。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国的国君派他的弟弟公子围去郑国访问。郑国是小国,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因而郑国希望能与楚国搞好关系,以便依靠它与别国抗衡。所以郑国的大夫公孙段决定把女儿嫁给楚国公子围,以结友好。不料公子围来迎亲时却带领不少兵马,怀有乘机吞并郑国的野心。所以郑国大夫子产非常警惕,没有让公子围进入京城。
子产派子羽去对楚国的客人说:“我们郑国的都城太小了,容纳不下你们那么多的随从,请在城外举行迎亲仪式吧!”公子围十分生气,就叫太宰伯州犁回答子羽说:
“婚礼怎么可以在野外举行呢?我们临来之前已经在祖庙里祭告过祖先,如果在城外娶亲,岂不是羞辱我们楚国?而且你们这样做对郑国来说也不体面,对我们做楚国大臣的更是耻辱,回国后恐怕无法再做大夫了。因此我们不能接受郑国这样的安排。”
子羽板起面孔,声色俱厉地说:“我们郑国国家小,但国家小并不是错误,如果依赖大国而不加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用联姻的办法求得楚国的保护,可是楚国却包藏祸心来打郑国的主意,我们是不能不警惕的呀!”
楚国的公子围和楚大夫们知道郑国早有防备,便答应不带兵甲进城,郑国这才同意了。这年的正月十五日,楚国的公子围进入郑国京城,接走了公孙段的女儿,立刻离开了郑国。
鲍鱼之肆
“鲍鱼之肆”是指小人集聚的地方。
此典出自《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春秋时,孔子说:“不了解某人,就看他结交的朋友;不了解某个君主,就看他作用的臣子。”孔子又说:“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有兰草白芷的房间,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与它同化了。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臭味,也与它同化了。所以说,朱砂埋藏的地方是红的,煤炭埋藏的地方是黑的。君子应该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原意是指封建时代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或指违反封建道德。后来人们用它指罪恶重大。
此典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秦朝灭亡以后,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一次,汉军和楚军在广武对阵,双方相持不下。项羽要求同刘邦单独决斗,刘邦不愿意。他运用计谋,历数项羽十大罪状。他对项羽说,你有十大罪状。第一,你我同楚怀王约定,先攻下关中者为王。现在我先攻下关中,你却违背前约,自己称王;第二,你假借王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篡夺军权;第三,你违抗楚怀王命令,擅自率兵入关;第四,你烧毁秦宫室,盗掘秦始皇墓,掠夺财物;第五,你杀死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第六,你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第七,你胡乱封王封地,煽动叛乱;第八,你把义帝楚怀王赶出彭城,自己称王称霸,又夺取韩地,并吞梁楚;第九,你派人到江南杀死了义帝楚怀王。
当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加重了语气大声说:“你身为臣子却杀死君主,滥杀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等人,掌权施政非常不公平,主持订盟约却不信守自己的诺言,你的种种恶劣行径都是为天下所不容,实属犯上作乱,毫无道德可言。这就是你的第十条罪状。”
项羽听后勃然大怒,命令弓箭手放箭,一箭射中刘邦前胸。刘邦为了安定士卒之心,弯腰摸着脚说:“这家伙射伤了我的脚趾!”
从那以后,汉军退回成皋城中防守。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比喻一些罪恶行为被人揭发或一些秘密事情被泄露了。
此典出自《西湖游览志余》:“秦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宋朝有一个大奸臣,名叫秦桧,他私通金国,奉金主之命,要陷害岳飞。
秦桧陷害岳飞的奸谋,都是在他家东面窗子下,与他的妻子王氏共同谋划出来的。
过了一段时间,秦桧死了,没过多久,他的儿子秦僖也死了。秦桧的妻子王氏设醮擅超度冤魂,并请了一些有方术之士,看看秦桧父子在地府情况。过了一会儿,一个名叫伏章的方士看见秦僖上了铁枷关在地府的牢狱里,便问他:“太师在哪里?”秦僖说:“在丰都。”于是伏章依照秦僖的话,到丰都去找。果然看见秦桧和万侯莴(秦桧的同学)都被套着铁枷,在做苦工,受尽折磨。秦桧对伏章说:“烦劳你对我夫人说一声,我和她在东窗下商量的那件事,现在被揭发了。”
妒贤嫉能
“妒贤嫉能”即嫉妒和憎恨贤能之士。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对有才能的人妒忌。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第一下》:“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项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跟随叔父项梁在吴地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另一支抗秦力量刘邦击败,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在他起兵抗秦以后,曾经有很多贤臣名将,如范增、陈平、英布、韩信等,投靠在他的手下。
他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因为妒忌这些人的才能,致使这些人不是弃楚归汉就是愤然离去。韩信归汉后,成了刘邦和项羽争斗中致项羽于死地的大将。在著名的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仅不听从劝告,反而中了陈平、刘邦施的反间计,罢免了范增的权力,致使范增愤然离去,病死途中。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最后终于成了孤家寡人,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惨剧。
汉朝建立以后,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
席间,刘邦问:“为什么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就失去了天下呢?”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所以他失掉了天下。”
恶贯满盈
“恶贯满盈”比喻坏事做得太多或坏事已做到了尽头,该是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此典出自《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商朝末年,商纣王残暴无道,不但老百姓反对他,诸侯们也对他非常反感。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姬昌,在他的治理下施行仁政,大家都赞扬他,诸侯们也拥戴他,纣王便把他囚禁起来;后来姬昌的近臣献了许多美人和财帛给纣王,姬昌才得到释放。到他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即位,便率领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在孟津渡黄河,向商都朝歌进攻。在牧野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周武王所率的是仁义之师,深受百姓的拥护,而纣王的军队却是深被老百姓摒弃和憎恶的,结果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朝也就此灭亡。
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用来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骗。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春秋时期,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楚庄王亲率大军,团团围住了宋国的都城。由于宋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守不懈,直到第二年五月,楚军还是打不进去。这时,楚庄王准备传令退兵。
楚国大夫申舟(名无畏,即毋畏)的儿子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我父亲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在宋国,他为了不违背你的命令,毅然路过宋国,结果被扣留而死。而你也在我父亲临行前许下诺言,说如果申舟被杀,你一定讨伐宋国。
而现在,你却要放弃以前的诺言了。”楚庄王无话可说。这时候,申叔时正在给楚庄王驾车,搭话说:“我建议在阵地上修建房屋,并把一部分能够种田的战士派回去从事生产,以此表示我军要继续围困下去,如此一来,宋国必定会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建议。
宋国果然感到恐惧不已,就派官员华元深夜混进楚国的军营,把楚将子反从床上抓起来,说:“我们的国君派我来向你说明我们的困难,他说,我们国家没有粮食吃,只好互相交换小孩来吃;没有柴烧,只好拆开尸骨当柴烧。尽管这样,如果你们要强迫我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全国上下宁肯战死,也决不会投降。
如果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条件!”子反已经落到华元手里,非常胆怯,只好先跟华元订了口头上的条约,然后才把这件事报告了楚庄王,楚军先撤退三十里。
接着,宋、楚二国议和,华元到楚国做人质。条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