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河谷大约三百米处,在一座凸出的山崖下,有一块挺胸抬头的白色石块端坐其下,这就是当地人膜拜的白人菩萨,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传说在在远古时代,有一得道高僧巡游嘉绒胜地,来到丹巴后,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遂决定在此修行,晨钟暮鼓,当羽化成仙后,肉体化为一白石端坐山顶,伴随着头顶飘过的云团念诵经文,以保一方平安!
此地就是丹巴最富盛名的一景,过去在丹巴流传着“丹巴的风,道孚的葱,要找姑娘下鱼通”这样一句谚语,从这里对丹巴风的那种猛烈可以一窥而见全貌了。每年的春夏之交,嘉绒人民因为白人菩萨有着某种神力,都要从拥坡山北面的一条小径攀缘而上,自发的前去白人菩萨处,为菩萨烧上一炷香,虔诚的磕上几个头,并悬挂挂山五彩的经幡。
在白石前有一石窝,里面总是积满了清水,在阳光的曝晒下,清水化作水汽飘散在空中,当石窝里的水已见底时,忽然间,天边涌来一团团黑色的乌云,河谷底起初只是微小的风吹拂,后来三条沟谷里挂来的风在此汇聚,鼓荡在狭小的空间里,不一会儿,那风渐渐拢裹在一起,形成陆地上罕见的龙卷风,因为三条沟谷的山脊阻挡了风前进的步伐,因此龙卷风活动的范围被固定在这宽约二十余米的河面上,那风柱一头连接到空中,一头扎进牦牛河与大金河交界的河面上,霎时间,河水被风卷起,形成一股水柱,向白人菩萨的所在地刮去,刹那间,狂风怒号,飞沙走石,隐隐传来雷电之声!千尺峭壁下黄沙滚滚,飞旋而上,须臾间,一缕如烟如雾的水雾从牦牛河水中袅袅升起,随着陆地旋风直上,直达山巅白人菩萨处,风雷如战鼓齐鸣,而水雾达到山巅之后,行成瀑布从山巅直冲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旋转的水雾有时候与天空的乌云接触到一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将这座山峰洗涤得干干净净的,历时半小时之久。当白人菩萨面前的石窝积满了河水之后,风停水止,云开雾散,水面复归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只剩下崖壁上还有流水淋漓。
如今,白人依然端坐山崖之上,然而已有二十余年没有过白人吸水的壮观景象了,据居住在这里的长者介绍,这里常年累月都有风,且风较大,为此这里取名大风湾。过去,这里没有高层建筑,而且在两河交汇地,山势随着河流的冲刷而起伏跌宕。从大风湾过去,曾有一象鼻状的山崖直插两河之中,将整条沟谷一分为二,形成天然的风口!如今那象鼻似的山崖被拦腰截断,修建起一条通往大金县的马路,因为没有了象鼻,且有了高大建筑的阻挡,那些风到了这里就如无头苍蝇似的一阵乱窜,然终究再也不能形成陆地龙卷风的壮美!
当地还流传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在解放前,一名兵痞带领一群乌合之众,从牦牛谷杀向丹巴县城,因为其打着“不惹百姓,专报县府之仇”的口号,或以“移防丹巴”为口实,一路无阻的来到丹巴县城,随即发动攻势,在战争中,这群乌合之众使用了迫击炮,县城中数间民房中炮垮塌,为了扬其兵威,向县城对面的白石菩萨也发射了一颗炮弹,顿时,炮弹山巅爆炸,为此白石被削去一角,人们通常说是菩萨的右手被打掉了。就在那一夜,这名兵痞梦见一白须飘飘、断掉一臂的老头站在他的面前,手指戳着他的脸,严厉的说:”你当你的官,我作我的菩萨,何必断我一臂呢!”说完,老头转身向空中飞去。第二日,这群乌合之众在丹巴人民武装力量的抵抗下,节节败退,这名兵痞也在逃跑的路上被当地民团截击,最终掉入牦牛河中殒命!这也许就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也是白人菩萨吸水之功后又一次显现某种法力之结果吧!不过,从那以后,就很少有白人吸水的壮观景象出现,如今,这道景观更是绝迹,只剩下断掉一臂的白人,和大风湾的习习凉风了!
白人面前的石窝早就没水了吧,我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