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才女细君公主-巧设圈套(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猎骄靡命令众侍卫把昏迷的阿塔力抬到王宫大殿,传来帐医抢救昏死的阿塔力。

    阿塔力终于被抢救活了。

    猎骄靡让帐医治好阿塔力的伤,然后问他是如何逃回来的。

    阿塔力委屈地说:“匈奴人把我关在死牢里百般折磨我。他们用鞭子抽打我。夜里,我装肚子疼,装头疼,牢狱开门进来看我时,我打死他,夺过他的马,冲出牢门,抢了一匹马逃跑了。他们随后追杀我,用箭射我,我和马中了箭,仍然不停地跑,终于逃回来了。我实在……”

    他说着又昏倒在地上,猎骄靡赶忙又传来帐医把他救活了。

    猎骄靡派去拜见汉武帝的使团回来了,他们对猎骄靡讲述了汉朝的繁荣与强大,讲述了汉朝的兵力胜过匈奴,讲述了汉武帝的宽容与英明。

    他们把汉武帝写给猎骄靡的信交给猎骄靡,猎骄靡看过信非常激动,因为在信中汉武帝表明了态度,愿意跟乌孙国结成联盟,共同反击匈奴。

    猎骄靡把信递给一旁的布就看,布就看过后面呈喜色地说,有了汉朝的支持,乌孙国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了。

    猎骄靡高兴地说:“只要汉朝在东面攻打匈奴,匈奴就无力攻打我们了。”

    布就深谋远虑地说:“这是肯定的,但不能只求一时的安全,要从长计议。”

    “如何从长计议呢?”

    “匈奴一日不除,乌孙就永无安宁的日子。依我看,我们应当跟汉朝长期结盟,联合作战,把匈奴赶出西域,才能保障我们的永久安宁。汉朝不像匈奴,他们不会侵犯我国的领土,更不会欺压我们。他们联合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匈奴,保障他们的边境免遭匈奴的侵扰。所以,我们必须跟汉朝永久结盟,才是对付匈奴的最佳方案。”

    “如何长期结盟呢?”

    “你可以向汉朝求亲联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汉朝的长期保护。”

    “汉朝会同意吗?”

    “汉朝从大局考虑,会同意的。”

    “这么说,求亲联姻势在必行?”

    “对!及早行动,不可错失良机。”

    “好,我立即着手进行。”

    猎骄靡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求亲联姻的信,派使臣带领武士们,带上贵重的礼品,骑上快马,向汉朝奔去。

    汉武帝接到猎骄靡的书信和礼品,心中很高兴,热情地款待了乌孙使臣和武士,让他们住在驿馆等候消息。

    为了集思广益,汉武帝传来镇国侯刘炳征求意见。

    刘炳听完汉武帝的话,立刻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说:“小小乌孙国想借助我大汉反击匈奴,他们想从中渔利。求亲联姻是假,利用我们是真。我大汉朝的女子岂能远嫁夷人?万万不可。”

    汉武帝听他如此说话,便结束了谈话。等刘炳走后,汉武帝又传来安远侯郑勇和外事大臣李浩进殿谈话。

    当汉武帝讲明情况,郑勇首先说:“皇上,乌孙国在西域西端,可以切断匈奴的退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乌孙国在西域36国中兵力最强大,他们拥有十五万精锐骑兵,足可牵制匈奴了。只要乌孙跟我们结成联盟,其他西域小国都会倾向我国。这样一来,可以孤立匈奴了。我国在东面打击匈奴,乌孙从西面反击匈奴,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匈奴必败。”

    李浩接着说:“微臣完全同意安远侯的意见。这的确是有利于我国反击匈奴的良策。我国应当立即行动。”

    汉武帝说:“你们考虑以什么身份的女子嫁给乌孙王?”

    郑勇说:“当然是皇室宗族的女子了,只有这样,才可以表明皇上的诚意。”

    李浩补充说:“也可以选择皇室王爷中的女子。”

    汉武帝说:“好!朕决定采纳你们的意见。”

    求亲联姻的大事终于决定了。

    汉武帝写了一封同意乌孙王求亲联姻的回信,交给乌孙使臣,让他带回去面交乌孙王。

    山清水秀的扬州城内繁华热闹,人流如织,街景典雅秀美,商铺鳞次栉比,各种摊贩的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身材高大的武士骑在马上带领数十名骑士保护着一顶轿子,穿过热闹的大街,来到拐角后的一座雄伟壮观的楼门前。

    轿子停在楼门前,一名武士把一张名贴递给守门的卫兵,那卫兵看了一眼名贴,便走进楼门。

    这便是王爷府。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正在书房看书,卫兵把名贴交给他,说:“刺史求见。”

    这位看书的人就是江都王刘建。他是皇室宗族中的王爷,跟汉武帝刘彻同属刘氏后人。

    刘建看看名贴,厌恶地扔在书案上,对卫兵说:“你传话让他稍候,我去迎接他。”卫兵应命而去。

    刘建带领贴身侍卫们走出大门,来到轿子前。轿前侍卫对着轿门说:“刺史,王爷出迎了。”

    轿帘掀开,走出一位中等个头的大胖子,一脸是笑地走近刘建,说:“惊动王爷了,实在抱歉。”

    刘建客气地说:“刺史大人为何不先派人送个信,我也好远迎啊!”

    “还是不远迎的好啊!免得兴师动众,惊扰王爷的大驾。”

    “不必客气,请!”

    “请!”

    二人并肩走进大门。武士们抬着轿子也跟进大门。

    武士们把马拴入马厩,被让进大厅里喝茶休息。

    刘建说:“请刺史大人到客厅饮茶。”

    刺史说:“王爷,我来过多次了,至今尚未观赏贵府的花园秀色,今日,我特来观赏观赏。”

    “那就请吧!”刘建说完领刺史走向景色优美的大花园。

    此时,在花园后面的假山旁边的大草坪上,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子,名叫杨飞仙,手持宝剑,正给年约18岁的细君姑娘教授剑术。

    此事刘建忽略了。

    刺史赏完了奇花异草,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从假山旁边传来了击剑的声音。他出于好奇,急忙循声而去。

    刘建上前准备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刺史来到假山旁看到两位女子演习击剑,不禁赞赏:“好呀!剑术实在高明。”

    杨飞仙和细君停止对打,扭头看时,发现刺史范伟偷看,急忙扭过头去。

    此时,刘建走到刺史范伟身后,请范伟到客厅饮茶。范伟随刘建往回走,他一边走,一边不时回头看细君。

    他问刘建:“这两位女子都是王爷的千金?”

    刘建摇头说:“不是。”

    范伟心想:人说刘建有个美丽的女儿,不过18岁,看这练剑的女子长得如此美貌,如此秀气,肯定是他的女儿了。

    来到客厅,范伟看到正面墙上挂着一幅猛虎下山的画,便欣赏着说:“王爷,你胸怀大志,犹如这下山之虎。虎为食。不知王爷为的什么?”

    刘建笑着说:“我为的是下山归隐,不再虎踞山头,这有何不妥呢?”

    范伟哈哈大笑:“王爷多虑了。”

    二人分宾主入座后,饮着侍女端来的香茗,话题转入正经事。刘建知道范伟来见他肯定有什么事,但他一时猜不透,只好笑着说:“刺史大人来我府上,不光是为了品茶吧?”

    范伟喝下一口茶,说:“王爷,我今日来是奉皇上之命,督促王爷尽快削减兵马。”

    “刘建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伟一本正经地说:“自从陇南王叛乱以来,皇上要求各地的王必须削减兵马。如果违抗,则以谋反论罪。所以,我不得不奉旨督察。据我所知,王爷还有五万人马,必须削减成一万人马。”

    刘建冷冷地说:“一万人马,如何能治理好江都地区呢?”

    “皇上自有安排!王爷不必操心。”

    “既然如此,我照办不误。”

    “限王爷十日内削减完毕。不然,我负有罪责。”

    “我不为难刺史大人。”

    “十日后我来检查,然后向皇上交差。告辞了。”

    范伟说着起身欲走,刘建再三挽留说赴宴后再走。范伟以有要事推辞了。

    扬州的刺史府虽然没有王府壮观,但也气势不凡,另有一种威严之气。

    刺史范伟在书房里跟他的谋士吕太商量事情。

    吕太年近40岁,长得精瘦高挑,能说会道,很得范伟的赏识。

    范伟说:“我去王府传达皇上的旨意,见他有不满情绪。”

    吕太说:“我想刘建肯定会隐而不减,大人正好可以大做文章,取代他。”

    “不过,皇上只让我监视他,没说让我取代他。”

    “事在人为嘛!大人只要抓住他谋反的把柄,就在皇上面前立了功,还愁不能取代他吗?”

    “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在王府上看到了一个美女。不知是不是刘建的女儿?”

    “什么长相?”

    “身材修长,皮肤雪白,两眼传神,神情冷峻,十分漂亮,给人以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感觉,实在让我动心。”

    “大人,此女就是他的女儿,只有18岁,是个冷美人,名字叫细君。”

    “你怎么知道?”

    “我早已派人打听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个比她大一些的女子,剑术很高,那是他的什么人?”

    “那是细君的武功教师,长相不算漂亮,但剑术很高明。”

    “我想娶细君做妻子。”

    “大人不是有一妻两妾吗?”

    “那有何妨?皇上不是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备有三千粉黛吗?我娶她个三妻六妾又有什么呢?”

    “说的也是。不过,刘建恐怕不答应。”

    “你动动脑筋吧!”

    吕太想了一会儿,对范伟说:“大人,我有一条妙计,可以实现大人的愿望。”

    “快讲啊!”

    “投其所好,逼其就范。”

    范伟听后,茫然不知所措,望着高深莫测的吕太发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