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诗话人生-官应老病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则致仕,古已有之。那么,多大年龄算老呢?历代说法不一。据《文献通考》记载,晋为六十六岁,隋为六十岁,唐为五十五岁,宋为六十岁。《尚书》里说:“伊尹既复政,厥辞告归。”《春秋·公羊传》中也有“退而致仕”的记载。但是作为一种人事行政制度,法定退休大约始于汉代。到了唐代,规定得更明确了:“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所以,宋代著名诗僧文莹在《湘山野录》中引述孙冕的诗: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他人。莫待朝廷差致士,早谋泉石养闲身。

    实际上,由于古人不及今人健康长寿,五十几岁因病退休、致仕的也有很多。说过“官应老病休”的杜甫,五十几岁即挂冠归田;写出“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一名句的韦应物,也是五十四五岁就辞去了苏州刺史职务的。魏徵年满五十七岁时,以老病为由恳求退位,说:朝中“英彦如林,无容痼疾之人”。尽管唐太宗十分倚重他,但考虑到他情真意切,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免除了侍中职务,拜为散官“特进”,仍让他参与商讨朝廷大事,监察为政得失。不仅此也,为了策励群臣老病休官,唐太宗还曾专门树立了一个楷模。战功赫赫的李靖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因患足疾,自动上表请求去职,情辞恳切。唐太宗说:“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其任,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在中国古代,凡致仕者,在政治上、生活上朝廷都给予一定的优厚待遇。汉朝杜延年致仕,赐黄金、牛酒,加致医药;薛广德、史高致仕,赐黄金六十斤、安车驷马。太子宾客贺知章请求隐退会稽原籍为道士,唐玄宗赐千秋观为其住宅,以镜湖景区为其休憩园林,辞朝之日,亲自为其饯行,赋诗留念,意在励俗勉士,造成一种主动让贤,绝不恋栈的社会风气。这是从正面看,那么,若是从背面看、反面看,就不难发现,当时确有相当数量的官吏,对老则致仕还是有一定的思想阻力的。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描写贾政引领众清客和宝玉观景题匾,当走到稻香村时,贾政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作为皇帝赐封的额外主事,且又晋升为员外郎,贾政的所谓“归农之意”,不过是寒暄中的话头,实际上,并非作如是想,起码是从书中看不出这种迹象来。针对这句话,脂砚斋特意加批:“极热中,偏以冷笔点之,所以为妙。”康熙年间著名诗人黄莘田的诗,虽无特指,但在揭穿这类言不由衷的仕宦“热中人”的老底方面,可谓一针见血:

    常参班里说归休,都作寒暄好话头。

    恰似朱门歌舞地,屏风偏画白洲。

    道理在于,退位归田就意味着告别了风光无限的“万能圈”,而成为平头百姓,那样就一无职、二无权、三无势了——这对于那些热中仕进、迷恋权势的人来说,无异于腾飞中折断了翅膀,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心坠舟,其失落与困惑实在是无法想象的。其心态,一如白居易在《秦中吟·不致仕》中所讽刺的: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诗有四层含义。第一层是讲礼法明文规定七十致仕;第二层批评有些人贪荣恋栈,对此规定置若罔闻;第三层讲:爱富贵、恋君恩,乃人之常情,但是,年高告退原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怎么年轻时都讥诮别人贪恋禄位,而现在轮到自己头上却因循犹豫呢?第四层借歌颂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主动辞职归田的嘉行,慨叹现时缺乏这样精神,结语十分冷隽。

    另据宋人笔记,唐宪宗元和四年,刺史韦丹以《思归寄东林澈上人》为题写了一首诗: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平子”,即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官拜侍中。因受宦官谗毁,他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其中有“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悄悄而思归”的词句。韦丹诗的大意是:整天勤劳王事,世事纷乱如云,我已做了归休的打算,你在庐山当会闻知的。

    但诗僧灵澈并不相信这是真话,因而戏作答诗: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事实上,韦丹的话也真的没有兑现。可见,旧时代一些满口忠君报国、居仁行义的士大夫,言行是并不一致的。

    今天,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中,许多老同志主动辞职休致,完全不同于旧式官宦的消极退隐,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而是着眼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共产主义的千秋伟业,建立在党性原则和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刘伯承同志在《辞职申请书》上写道:

    我们共产党人要为人民谋利益,不为自己谋私利。人老了,就要主动让位,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使各级领导班子逐步年轻化,使我们的队伍永远朝气蓬勃,使国家的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健全。

    这充分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而他们所提出的到了年龄就应退休,“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的建议,尤为可贵。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到地方,也正是这样做的。

    (1987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