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一生坦途,惟暮年以司刑瞻循遭劾,罢官里居,仁心可鉴,亦不失乡里善人之望。盖康熙间政风尚廉,士大夫多以清节自励,渔洋公退之暇,惟以读书自娱,且勤于笔耕,故著述宏富,又当时文人之翘楚也。嗜书之乐,在于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能得内敛之趣,断非觥筹交错、纸醉金迷或簠簋不饰、帷薄不修者可知。渔洋深谙个中三昧,其论诗倡神韵之说,于文字含蓄中求性情之涵泳,亦人生之一境界也。读渔洋诗当作如是观,读渔洋笔记,亦当作如是观。宋荦序中所谓“人品高,师法古,兴会佳”之誉,其斯之谓欤?
是为记。
庚辰七月赵伯陶记于京华一统楼
(原载《香祖笔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