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的英德,正是将人世间的稀奇应在天造地设的石头上。所以他们才为从来都是身外之物的称谓,毫不含糊地较真!踏上英德地界,眼皮一眨,就能见一块雄奇俊异的巨石,立在街头,是为国色;立在庭院,则成家景;立在旷野,便变成了风光。那些立在路旁的石头,如果是形单影只的,还可以一眼望去,喜欢了就多看几下,审美疲劳了,也不必往心里去,熟视无睹就行。就像沙漠戈壁上的沙暴,那小小的,亦可以当成大漠孤烟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沙暴骤然疯狂起来,赶上无处躲藏,只能待在如蜗牛般前行的汽车时,唯有任它们呼啸在车窗外。那天在英德,就是这样。汽车三弯两绕后,猛然间发现公路两旁雄立着望不到边的森林一样的奇石铺天盖地而来,心中诧异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重重叠叠前的美轮美奂,那鬼斧神工下的酣畅精妙,那无以复加后的旷世奇葩,形象的尽可以在其中形象,要抽象的尽可以于其中抽象。现实主义也好,现代主义也罢,艺术的林林总总,全都可以在自然天成的此地寻觅到。坦率地说,就算是那些名声显赫的著名雕塑作品,如果搬来此地,对照之下,也会相形见绌。这许许多多的奇石,仿佛是昨日撒下种子,趁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破土而出,一夜之间就能长大成形的。前人曾经有过定义,好的英石应该具备瘦皱漏透,四大特征缺一不可。如今的审美者不再受此局限,山野滴露,顽石穿心,细流涓涓,熔岩洗石。英石的漏与透想改也改不了,唯一的瘦,其二的皱,如今的选择就可以不同了。新发现的种种柔软舒曼,新崛起的种种婀娜风姿,新流行的种种绚丽妩媚,正如英德不再因三江总汇而继续以舟楫代步,新建的京珠高速公路和也快成为传统的京广铁路,天天都在沿线播撒新气象,古老的英石哪能不因之心动!
但凡山好水好的地方,一定要出一些稀奇事情。光有山不行,光有水也不行,非得两样上天宠物聚齐了,位于岭南的英德就是如此。英石之奇旷古以来都是为了给人看和玩。在英德的那天,我忽发奇想,以英石的四大特征来评判,当年苏东坡可以泛舟穿行的碧落洞,不就是一块巨大到不能再大的奇石么!如此,对英石的观赏就会多一个角度。那种只从外部相看的用不着说了,当我们舍身投入到各式各样如碧落洞一样的岩体之中,一边仰人鼻息,一边仰天长啸,体会那些被浊流放大的大岭之漏与峭壁之透,何尝不是一种从内部获得的洞察。至于那两座庞大的现代水泥工厂,仍然是事关英德之石的一种展望,那是用梦想来观赏,它所看到的只能是三江之上每一条细流的未来,以及细流之畔一方水土的未来。
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于东湖梨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