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处的言说-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本论文集子与自己的一本博士论文《蓦然回首-从个体生命视角重读十七年小说》,一本拟出版的文学短论集《沉默处的言说》,再加上自己与段崇轩先生合着的两本《名作双解》,大致说来,这就是自己近六七年来基本的文字收获了。

    就像一位山区的农人,在萧瑟的秋天,站在山岗上,看着分布于七沟八壑之中,那零零碎碎的小块山地上的五谷杂粮。

    惭愧!

    虽然因为愧对师长与友人,自己几年来自闭于一隅,但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他们却是时时感念的。

    2001年9月,我去河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那里的导师刘增杰、刘思谦、吴福辉、关爱和、沈卫威、孙先科老师对我的指教是我终生难忘的。后来,由于我的导师沈卫威老师调到南京大学工作,我又有幸得到了许志英、丁帆、王彬彬老师的指导,受益非浅。

    近几年来,王富仁、陈美兰、何西来、王晓明、夏中义、方克强、乔以钢等老师对我在学业上多有指点,虽因我性怯,经年甚至没有一个问候电话,但他们对我讲过的话,我却是记在心上的。

    董之林、陈飞龙、朱晖、常大林、林建法、张未民、朱竞、李星、李国平、黄树凯、夏义生、任芙康、徐南铁、徐春萍、朱吉余、毕光明诸位先生,或有幸相识,或未曾谋面,他们对我的关注与扶持,令我心生感动。

    山西的批评家群体,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集体,我为能生活在他们中间而感到十分幸运。

    我也很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科研处与文学院的同仁,虽然先是三校的合并,后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事繁且杂,但他们总是给我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而自己的收成却是这样地微薄。

    惭愧!

    岁末年初,我希望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不至于总是愧对大家。

    最后,我还要感谢山西出版局的张明旺先生,山西出版集团的王宇鸿先生,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王灵善先生,没有他们的关照与付出的努力,本书是无法与读者见面的。

    谢谢大家,我会努力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