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器官移植有以下三个特点:①移植物从切取时切断血管到植入受者体内再次接通血管期间,始终保持活力;②移植的当时,即吻合了移植器官与受者间的动、静脉,建立了通畅的血液循环;③如果不是自体移植或同质移植,术后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属活体移植,被移植的器官不但要保留正常的外形和解剖结构,而且在移植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活力,移植后必须尽快恢复移植器官的功能。
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手术中的疼痛、失血、感染等问题相继解决后,现代外科才开始飞跃起来,器官移植才成为可能。但现代外科的器官移植是经历了以下三个重大的突破后才确立起来的:①卡雷尔大夫倡导的血管吻合术的发展;②低温保持移植物的成功;③有了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控制排斥反应。
20世纪初,俄国的阿尔曼等大夫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大量的器官移植的探索,为器官移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52年,米雄大夫将一母亲的肾脏移植到了其儿子身上,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活体器官移植,尽管由于排斥反应,术后肾功能仅保持了23天,但它宣告了人类历史上器官移植作为神话和科幻年代的结束;1954年,莫雷大夫成功地为一位21岁的妇女移植了她同卵双生的姐姐的肾脏,使该妇女一直活到今天,并成了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也作为器官移植后活得最长久的人,该妇女和莫雷大夫均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56年,莫雷又开始了同种异体肾移植,也获成功;1967年,南非的巴纳德大夫首次开始了心脏移植。至此,现代器官移植开始向一座又一座高峰跃进。
据世界器官移植指导中心统计,到1994年为止,全世界已有40多万例患者接受了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目前以每年3000~5000例的速度在发展;新兴的胰腺移植正以每年2000~3000例的速度在递增;肾脏移植已在全球各大医院普遍展开!
从1952年到1992年,人类已有17位直接从事器官移植的临床医学家获得了9个年度的人类最高科学荣誉——诺贝尔奖。1990年,当从事肾脏移植的美国大夫莫雷和骨髓移植的开拓者托马斯走向诺贝尔奖金的领奖台时,世界各大报纸和电视台纷纷发出以下评论:“器官移植开创了人类医学史上的新纪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