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学习才更有效率,这就涉及学习方法的问题。每一位经历过学习过程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学习必须要有方法,尤其是方法要适合自己。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时候,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是第一位的,掌握了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化繁为简。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并且和个体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密切相关。但是,也有规律可循,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1.课本为中心,注重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第一位的,所以要想学习好,掌握好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基础知识一般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必须明确。

    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平时花了很多工夫学习,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喜欢多做题,认为考试也不考课本里的内容,多做题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以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科学的认识是:课本与习题都重要,但是互相不能替代,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要把学习课本知识放在首位,弄懂、弄透书本知识,再去做题,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只学不思考,留下的印象不深刻,知识掌握不牢固,也难以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缺乏系统性。学习知识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怎样才能促进我们多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呢?那就是多提问题、多解决问题。在学习中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也不要急于问人、依赖别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依赖心理:依赖同学和老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依赖补习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等,当然,其中有社会原因。但是,作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是能够受益终生的,我们每一位同学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当然,“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辅相成,提出很多问题,但不去积极探索和寻求问题的答案,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感觉学习没有成效,问题难以解决,丧失自信。

    3.多重复,注重及时复习

    “学而时习之”,道尽了学习方法的第一要义。重复、及时复习,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大脑中有一部位叫做海马(名字来源于这个部位的弯曲形状近似海马),海马体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如果一个记忆片段,比如一个电话号码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到的话,海马体就会将其转存入大脑皮层,成为永久记忆。存入海马体的信息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被使用的话,就会被自行“删除”,也就是被忘掉了。而存入大脑皮层的信息也并不是永久不忘,当长时间不使用该信息的话,大脑皮层也会把这个信息给“删除”掉。可见,多重复,及时复习,才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以上三点可以作为原则,无论学哪一科目,都需要坚持这三个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推荐一些具体的、基本的学习方法,供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选用。

    1.安排好时间,做个时间表

    关键是做好时间表后,能够严格按照时间表去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不能执行,那么计划和时间表就形同虚设。

    2.高效率的课堂学习

    但凡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利用好课堂时间,及时消化课堂内容。所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最有效、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做笔记”。笔记要提纲挈领。

    怎样做笔记?笔记上都记什么?

    (1)跟随老师上课的思路记;

    (2)必须记的内容有:公式的适用范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整理归纳的要点、老师指出的特别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内容等;

    (3)对典型例题,必须先听分析讲解,记下方法,不能因为记笔记而影响听课,否则,适得其反;

    (4)借用同学的笔记查缺补漏,尤其要借鉴别人的方法和笔记内容;

    (5)必须做阶段性总结。

    这样的笔记才能够作为平时学习和复习时的“第二课本”,因为笔记上的内容都是经过自己思考、总结的,是对课本内容的再提炼的结果,所以,好的笔记是爱学习的人的财富。

    3.科学复习

    (1)复习时仍然要以课本为“本”,在理解基础上,把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使所要记忆的内容纳入知识的体系之中,构建好知识体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等于把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如果只是简单地翻翻书,看看书上的公式,复习效果不会显著。

    (2)要会整理试卷和笔记,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哪些题型还不熟练等,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复习。

    (3)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不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是难以达到消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的。而且平时就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以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作业完成得好,过程清楚、正确率高,但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平时学习和做作业时,时间比较自由和宽裕,完成作业时从从容容,而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忙中思路就容易乱,错误和疏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因此,同学们平时复习、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速度,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思维、表达和运算的敏捷性。

    (4)注意用脑规律。在内容上,要文理交替。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文理交替。内容相近的科目最好不要集中在一起复习,把文科和理科交错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大,因而产生疲劳。而且长时间学习内容相近的学科,造成学习上的单调刺激,容易使人发困,效果不好。二是由于把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使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也比较接近,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因此,我们在安排学习内容时,注意文理交替,以减少相互干扰,又可使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获得交替的休息。例如,学完语文看物理,做完数学看政治、历史等等。

    同时要注意用脑卫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饮食和营养,使大脑获得充分的休息和养分,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脑细胞的活力,保持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作为保障,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某项任务中去,并很好地完成它,学习也是一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