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课上的预言-同舟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梁晴

    数年前我去武汉上学,来来去去都坐江轮。那时候我有点自闭倾向,长长的航程中,始终不同任何人说任何话。遇到船行上水,三夜两天,我整天躺在自己的铺上,不是面壁睡觉,就是面壁看书。有一次我泡好方便面攀上铺,对面下铺一位和谁都自来熟的老人找到了和我说话的机会。他拿着一大瓶什锦炒肉丁走过来,无论如何要分我一点儿就方便面。我坚决不要,他坚决要我回答究竟有何顾虑,我不回答只顾埋头吃面。他虎视了我半天,最后还是以他的败退而告终。

    我在船上唯一的活动就是洗澡。只要浴室一开,我马上进去,尽量地耗时间。有一次洗完澡,我站在甲板上面对着江水梳我的湿头发。站在我身边的一个人忽然说:“你去武汉?”我收起梳子,马上离开。他追在后面把话说完:“去年这个时候,也是这条船,也是四等舱,也是你一个人站在这里梳头发,谁也不理。你凭什么把船上的其他人都当作歹人?”

    我头也不回地回舱,甲板上也不去了,就在铺上保持一个固定的侧身面壁姿势。

    那样的经历,今天回首,也已经离我很远。

    有一次单位里开会,领导没有任何说教,只说了一句:“十年修来同船渡,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济。”听到这里,我心里隐隐一凛,想到那些曾经和我同过一条船的人,彼此或许真有前世修了十年才得到的缘分,而我很轻易地就把这种缘分归于陌路。

    大前年,我到重庆去探望病中的继祖母,返程的时候,乘了一艘叫“天鹅”号的小旅游轮。船至巫山时,宣布停泊5小时,大家随导游去看小三峡。这种旅游是一条龙服务,上了岸便有客车送往小三峡口,然后大家再乘小型游艇。那天天气真冷,我们这艘游艇不知哪个环节耽误了时间,返回岸上时已经没有汽车在等候。好不容易挤上一辆别人的车赶往巫山码头,遥遥地就见我们的“天鹅”号已经缓缓地起锚移动了。

    我们这一行人,饥寒交迫,心慌意乱,跌跌撞撞地往江边跑,赶到时,原先“天鹅”号的泊位已经被一艘“黄山”号占据。我问“黄山”号的乘警,如何才能登上“天鹅”。乘警把玩着我刚买的一把古战刀,漫不经心地说:“登不上了,‘天鹅’已经开了。”我们全都傻站在江风里。

    这时候,“黄山”号的甲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瘦小的男人,大挥双手对我们急迫地叫:“天鹅!天鹅!”我第一个做出反应,当机立断跨越“黄山”号船栏,随他钻进一个大舱。这个舱是“黄山”号的厨舱,遍地锅碗瓢盆,一片油腻,钻出去一看,正是“黄山”号的船尾,与之相挨的“天鹅”号船头正要与它失之交臂。情急之中,“天鹅”号上伸出了无数条手臂,我便被拽上了“天鹅”号。站定了一看,甲板上站满了为此着急的“天鹅”号旅客。在我的身后,一个又一个掉了队的旅客被拉上来。

    船终于彻底地离开了“黄山”号,离开了巫山码头,满船的人因为救援成功有说有笑,宛如全家人圆满团聚。

    那伸向我们的一双双手臂,此刻在我看来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意义。

    在餐厅里等候迟开的午饭时,我们所有掉队的旅客围坐在一张餐桌边,互相传递着一碗驱寒压惊的白酒,这时候我脑中萦绕着的只有一句话:“十年修来同船渡。”

    人生能有多少转瞬即逝的缘分呢?同船共渡,十年修成,今后再乘江轮,我对这种缘分当惜之又惜。

    “十年修来同船渡”的下句话是“百年修来共枕眠”,想一想都不能不悚然心惊——愿天下的夫妇常常想起此话。即使是片刻的恩爱也须仰靠百年的修行,更何况生死相伴的长长一生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