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职业的一个意外转向,注定了我要在精神炼狱里走上一遭。当曾经厚实丰满的人生突然间失去质感,薄如蝉翼,憔悴不堪,重建个人的精神秩序和构建崭新的生命体系就成为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拯救自己,让自己不死,让自己取得跟众生一样简单快乐活着的权利,让生命在精神废墟上开出花朵来更重要。
我选择了文字。
由此,阅读和写作成为护佑我转危为安的慈悲神明。
第一阶段,需要修筑的,是坍塌了的人生长城。
我要努力确认人生有意义和有价值。
一篇《你的老去如此寂然》,与其说写的是外祖母,不如说写的是自己;与其说心疼的是外祖母,不如说心疼的是自己;与其说是写给大家看,不如说是写给想象中的神明看。它是多年求索追问的心血结晶。就是它,给我带来了意料外的收获——2006年,顶着第三届老舍散文奖的桂冠,它唤起了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不少人为之流下动情的泪水。
我在这些共鸣和泪水里得救了。就是这样一篇散文,引领我走进了很多读者的内心。
真切地,我听到神明一声叹息:读到这些,我就知道你有救了,对你彻底放心了。
其实,早在2003年10月底,是10月26日,作品最后一个字完成,我就如放下了人生的千斤负累,喜悦澄明,月朗风清。那一刹那,我知道自己几近得救了。
听起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借助于一篇文章,真的有可能实现自我的终极救赎么?
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的确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迹。不可否认的是,奇迹背后,是一片不堪入目的废墟,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和苦难,有着无力抗拒的人生大虚无。《你的老去如此寂然》,只是恰好把这废墟中的所有,开成了一朵独特的花儿,并发散出意料外的迷人芳香。
区区一篇散文,居然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它就像是做梦够着了彩云,让自我拯救的写作目的,逐渐变得诗意起来。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写作已经如愿安妥了灵魂,当从虚无的手中重新夺得活下去的生命权,人生是否需要重新出发?
在精神秩序的构建中,我实在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身陷滚滚红尘,仅仅一个随波逐流的“活下去”,肯定是不够的。相对于一个吃饱穿暖的平实人生,我向神明索求了更多——对的,一个单纯、明媚、平静、清明、绝对和谐的优美人生才是我真正想要拥有的。
这一回,神明又眷顾于我。它再次牵起我的手,引领我走向了对天地万物的审美。近年来,一回又一回的与万物同游,使我忘记了自己“人”的身份,抹消了自己与万物的差别,把自己从“人”的位置上归了零。
就这样,跳出人世的纠葛纷乱,一方面,我在人类传承的人文精神宝库中,去获得美的滋养;另一方面,我兴致勃勃,把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向了观察大自然的生息循环,从而更深地勘悟出自身存在的意义。
终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状态:回归婴儿态,以淋漓元气,从审美的意义上出发再活一次。
近两年,由于命运恩宠,我有幸多次独行于家乡一个野性十足的大峡谷,读书,发呆,听鸟鸣看花开,守候日出日落,观云海佛光,享受万古寂静……一个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中的人是有福的。一回暮春,山雨轰鸣了一天一夜,我于峡谷小木屋中读着爱默生的《论自然》,在风雨的急促之声里万分喜悦地想,这人间,光有这样的风声雨味,就很值得一心一意地过下去。
原来,一路的动荡,不过是受神明指引,把审美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终于,抵达了自我满足的诗意生存。
嗯,这个风雅的人世,终将留下一个女子徘徊的身影。
2017年2月28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