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鼻子带着镢头去时,只杨喜一个人在家。猫鼻子问,杨喜,你可愿到我公司来。杨喜说,我没问题,你只问我爹娘吧。杨喜的爹娘在外面串门子,杨喜就喊来邻居,把爹娘找回来。那两个愁眉苦脸的老农民不知道残疾的儿子也能打工,就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猫鼻子。猫鼻子把三百块钱掏出来,放到他们桌上说,一年三百,管吃管住,就一样,如果有什么事被公家的人问起,你们要说是自愿的。然后拿出一张事先打印好的纸,让杨喜的父母摁上手印。杨喜的爹忙不迭地把指印摁上了,生怕猫鼻子反悔。然后镢头蹲下了身子,把瘦弱的杨喜背在身上。这是猫鼻子事先说好的,镢头的工作就是负责背他们,是他们的坐骑。
一行三人赶到象鼻子火车站,坐夜车到了南方的一座城市。毕竟镢头也在江湖上走过,一路上猫鼻子同他说了许多掏心窝的话。就说选择南方城市吧,也是万般无奈。一开始在离家几百里地的省城,可残疾人一天天坐在水泥地上,风吹日晒,大部分人隔三差五就拉肚子,一拉肚子就不能工作,猫鼻子得白白养活他们,这样猫鼻子别说挣钱了,还往里贴钱。后来道上的朋友告诉他,这样的工作性质适合在南方城市做,那里四季温暖,寒气少,让猫鼻子带领员工们南下。猫鼻子从此就在南方的城市闯市场了。
他们到的城市长着许多常青的树木,空气湿润,一年当中大部分是暖和天气。镢头的任务是负责照顾杨喜和其他两位一线员工。是的,猫鼻子这样区分他们的工种,那些在各个路口跪着磕头挣钱的瘫子们是一线员工,负责背他们上下班的,是二线员工。全体员工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一线员工吃一肚子菜包子或肉包子,能吃多少吃多少,不限量,但有一样,不许喝水。之后由二线员工负责背他们到各个路段。那时城里的人还没有上班,清洁工已把城市的角角落落打扫得分外干净,在这样清洁的地方工作,镢头的心里也清清爽爽的,他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个工作。当他走过没有尘埃的城市路面,那一瞬间就为自己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就觉着自己和所有工作着的人们是一样勤劳而平等的。
杨喜工作的地段在市中心新华书店旁边。他虽然刚刚上岗,但非常敬业,每天的业绩都名列前茅。当镢头把他放在花坛边一块空地上,杨喜就坐下“练功”了——这是二线员工背后对一线员工的亲切称谓。杨喜漠然的目光盯着面前摆放的一只几乎掉光瓷的搪瓷缸子,垂下了头,作假寐状。那时最早的一班公交车应当刚刚驶出始发站,偶尔有早起到街心公园练剑的老人从面前走过,他们对花坛边的“练功人”视而不见,态度冷漠。镢头只能陪杨喜一小会儿,就得快快离开。因为还有两位一线员工需要他背送到工作岗位。他负责背送的这几位一线员工,都在最繁华的人民路和改革路之间一千米的路段上,但一个月干满,他们得和其他员工调换,这也是猫鼻子的政策,猫鼻子对每位员工都很公平,他不能让好路段净让固定的员工占着,也不能让二线员工光跑近路不跑远路。等镢头把所负责的几位员工都放到他们练功的路口后,整座城市有着一种响动,那是起床刷牙吃早餐的声音。镢头从人民路走到改革路,见一线员工全部投入了工作状态当中,就从新华书店边的那条马路拐进一个小巷,上到另一条马路,再拐进另一条小巷。这时候,城里上班的人都出动了,整座城市进入周而复始的热闹繁华当中,而镢头,也到达了处于开发区的那些尚未扒倒的保持农家小院的租住处,向猫鼻子汇报一切正常。其他二线员工也陆续回来了。猫鼻子已熬好了一大锅稀饭,有人买回了大馍和咸菜。现在,是他们这些二线员工开始早餐的时候了。猫鼻子把日子过得很节俭,他自己和员工们平起平坐,一律吃大馍就咸菜,他对员工吃饭不限量,肚子多大就装多少,几只大馍,再灌一肚子稀饭,整个人就满满腾腾了。按猫鼻子的说法,酒肉穿肠过,吃孬吃好都是为舌头服务的,省着缆头,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养家糊口,干嘛要把血汗钱从肠子里穿过变成废料呢?猫鼻子的话还真他妈有道理。
吃过早饭,二线员工新的工作开始了。镢头走到属于自己看守的路段,远远地看着那些一线员工。他的任务是看他们不可偷懒,每分钟磕头的次数可少于五十次。而猫鼻子,则穿着光鲜的衣服,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各个路段巡逻着监视二线员工,如果发现他们哪个不在岗,晚上就挨剋了,还得扣奖金。镢头喜欢在广告牌后面的人行道上徘徊,那上面糊着的各类小广告已被他背得滚瓜烂熟,不外乎是些祖传秘方包治百病办证就业包发财之类的印刷低劣的小纸片,他还看到用笔写在这上面的另一种广告,非常直白,都是色情服务方面的。两种广告相叠一起,让镢头觉得很奇妙,你找小姐得了病,再找那祖传秘方去治,广告上写得齐全着呢,用不着跑腿四处打听了。
在后来镢头回忆他的江湖生涯时,他把这段工作视为最轻松最体面的日子。除了背送一线员工外,他几乎是个游手好闲的人。而担负一帮人吃喝的一线员工,可苦多了。他们就是早晚两顿饭,从早起到天黑,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就在那儿卖力地“练功”。不过,镢头的自由也是相对的,他得绷紧了眼皮看着一线劳动着的员工们,不仅仅看他们工作可偷懒,还要看着他们别被人欺负了,钱别被人抢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别突然晕倒了,那是最麻烦的事。
镢头第一次遇到杨喜昏厥,可是吓得不轻。那杨喜,心高气傲,生怕比别人挣钱少,干得很卖力,磕头的次数每分钟不少于六十次,就把头磕晕了,加上饥渴劳累和过长时间憋尿,半下午的时候,他突然一头扎下去,就再没起来。当时镢头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是杨喜就此麻点(死)了?虽然猫鼻子事先有过交待,但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棘手事,镢头还是慌得不行,来不及走斑马线,就往马路对过跑。车如流水从他身边漫过,他听到至少有三个司机骂狗娘养的不要命了。他管不了许多,一下扑到杨喜身边,一口一个哥地叫着(称呼得视年龄而定,那杨喜的老相完全可做哥),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嘴里说着,哥啊,可找到你了,你咋能跑到这儿来呢?家里再穷,还能多你一碗饭吃?咱爹咱娘都找你找疯了呀!快,我背你回家去。这时周边也有人围着看的,还有人在抹眼泪,看来镢头不愧是走过江湖的,表演得还真成功。此地不可久留,他把杨喜面前的破瓷缸揣在怀里(里面至少有百把块了,能干的杨喜),把他往背后一搭,背起就走,把看热闹的人甩在老后面。这是镢头最累最紧张的时刻了,得快跑,不能让杨喜死在身上。那时最忌讳这种事,说一辈子直不起腰来,还要夜夜做噩梦。他边跑边给猫鼻子打手机。七拐八弯到了住处,猫鼻子也适时结束他的巡逻,窜进屋来。这事虽然不稀罕,可每次遇到猫鼻子还是很紧张,他连忙和镢头一起给杨喜灌水喝。不一会儿杨喜就苏醒了,杨喜白了白眼珠,说,解手。镢头立刻又把他背到厕所。出现这样的事,杨喜是很沮丧的,好在他可以休息天黑前的这段时光,为第二天上岗养足精神。猫鼻子常拿这事来表扬杨喜,说杨喜是恪尽职守。这话他们在租住房间电视里常常听播音员说,都是夸死人不抵命的话呗。
几乎所有一线员工下班的第一件事是上厕所,然后才是吃饭。那时,整个小院都热闹了起来,哗哗的放水声,呼呼的喝水声,吧叽吧叽的嚼馍声,响成香甜的一片,而此刻,真正的城里人,正好坐在沙发上看黄金时段的电视剧。那个院子的角落,还住着三个年轻人,像是开小广告公司的。他们一直奇怪,居然有人可以把尿尿得那么长久那么酣畅,把咸菜稀饭吃得那么忘我,每回遇到夜晚这种壮观场面,他们都把门关起来,放很响的音乐,把这边奇特的声音盖住。
吃饱喝足,一线员工们突然敲着碗制造出另一种音响效果。就像家乡说鼓书的艺人,边敲边唱,而那唱腔的后一句总是拖得很长,这是我们那个地方鼓书的特点,那最后的长腔甩出了一股苍凉。大家也没词,就是“啊啊啊”地乱叫,这时猫鼻子就走到外面散步去了,他是皱着眉头走的,似乎对这种声音很不喜欢,但也似乎很放任大家乱七八糟地这么释放一阵子,毕竟是累了一整天,第二天又得早起。很快,这种声音就消退了,城市的声音紧跟着传了过来,汽车、飚歌城音响、洗浴中心锅炉、公交车报站名……在这种声音里,猫鼻子走了回来,而他的一线二线的员工们,早已发出沉醉的鼾声了。
杨喜是从不这样叫闹的,他的样子很平静。杨喜是个有思想的人,他念了几年书。那会儿小学校还设在他村里,他就爬到学校门口,坐在窗棂子底下听老师讲课。他一直听完小学四年的课程。后来学校合并到镇中心小学了,他爬不到几里远的镇上,课也听不上了。这些都是镢头接送杨喜时杨喜断断续续说给他的。杨喜最崇拜的人是张海迪,她让全中国的人都踊跃着向一个残疾人学习。张海迪有一双好爹娘。这是杨喜最爱感叹的。也因此,杨喜把他目前做的事当作事业来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因此,杨喜是所有一线员工当中创收最多的。
你们要像杨喜一样,大家的日子才好过。猫鼻子在员工大会上不止一次这样说。他其实说的大家的日子是他自己的日子,杨喜他们买断了一年三百元的工期,是不可能加薪的。不过,猫鼻子高兴的时候还是要犒劳大家的,他最爱做的是煮上一锅猪蹄子,让大家啃得满手满嘴都是猪味。镢头临睡前琢磨过猫鼻子,想着猫鼻子吃这碗饭也不容易,他哪天过的不是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出脏点子(江湖话,出事)。一出差错,他就得进闷子(江湖话,进局子)。他还得巴结道上的人。他每到一座城市,都先和道上的朋友联系,再小心翼翼地花钱供着他们,否则,他要安安稳稳摆摊子收钱,门都没有。他还要比别人多长一颗脑袋,发短信给亲朋好友,打听哪村有健康的可以上岗的瘫子,以免生意出现青黄不接。
最麻烦的是一线员工生病,这样的事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掏钱看病救人。这些钱都得猫鼻子掏。如果一线员工病得一时治不好上不了岗,猫鼻子就要差人把他送回老家了。猫鼻子最怕的就是手上出人命,那些最不值钱的命,真在他手上断送了,就值钱了。这一点镢头可是一清二楚的。他送过三个生病的一线员工回家,他们的家人一看到下岗回家的废人,马上把脸黑了下来。见着这种情况,镢头总是扭头就走的。那为父母为兄嫂的,巴不得有人包着这废人吃喝,一年还能挣几个钱,也因此猫鼻子的生意一直不错。按猫鼻子的话说,他这是积德,又能解决困难家庭的困难,又能让残疾人就业。所以每年过年时猫鼻子送员工们回家,家长总问,过了年还去吗?生怕猫鼻子撇下他们的累赘不管。
没想到,镢头最后送的人是杨喜。
杨喜太把这事当事业来做了,太逞强的人,命就多舛。杨喜终于在又一次昏厥后,病了。他先是不停地拉肚子,后来又咳嗽不止,饭也吃不下了。他再也不能担当一线员工了。猫鼻子一挥手,镢头,你快送他回家。
他们是坐夜车走的。那些经过他们象鼻子火车站的火车,好像都喜欢夜里走过那段路。下了火车已是后半夜,南方很暖和,可老家已是滴水成冰了。镢头背着奄奄一息的杨喜走在原野上,感觉杨喜丝毫不能给他的后背带来暖意。杨喜已瘦得皮包骨,比镢头刚接他出来那会儿更瘦小了。他趴在镢头背上,几乎没有多大分量。冷风吹过来,穿过空寂的村庄,每一个村庄就像一座黑魆魆的树林,冷寂得瘆人。村庄里的生机,都叫年轻男女带到城市里去了。镢头听见自己脚步捣地的声音,没边没沿的,就小声喊杨喜,杨喜,你可冷?杨喜没有应答。镢头的心突然咚咚直跳,这万一从他背上放下来的是个麻点(死)人,他可如何交差?越想越慌,居然走着走着出了一身汗,也不觉冷了。
到杨喜家已是凌晨两点。杨喜没死,见着家里的灯光,他还能说话和眨眼睛。没想到杨喜的父母老大不高兴,那做娘的说,这下好了,又在家吃闲饭了。
临出他家门,镢头忍不住拉拉杨喜的手说,安心养着,等好了我来接你。
杨喜冲他挥一下手,还笑了一下。
镢头连夜回到自个的家,爱嘟嚷嘴子的娘和有吼病的爹,看他的眼神决不亚于杨喜父母看杨喜。他也不管不问了,一头扎进自个屋里,裹着有些霉味的被子,马上睡了过去。
本来镢头想第二天就坐火车走的,那个家,他呆着,会呆出病来。猫鼻子发来短信说,就近走走,访访可有健康的残疾人。他就装模作样四处走了走,多呆了两天。临走的那天,他又去杨树思庄看杨喜。他觉得,他对杨喜有着同病相怜之情。
镢头熟门熟路进到杨喜家。杨喜的爹娘一点都不热情。镢头看堂屋床上没有杨喜,就说,杨喜呢?那个娘不作声,当爹的说,杨喜死了。镢头瞪他一眼说,咋说话呢?杨喜娘说,是真死了,两天了。
杨喜的确死了。他把自己杀了。他回来的当夜,想喝点水,他弟媳妇说,你喝水,谁背你上茅房啊。杨喜的娘端半碗温开水来,杨喜弟媳妇说,喝吧喝吧,让老母东西背你上茅房。因为平常都是杨喜兄弟背杨喜的。杨喜就闭着嘴不喝那水。熬到天亮,杨喜弟媳妇嘟嚷着不叫杨喜弟弟到镇上做瓦工了,说先分家。父母先是赔小心,后来躲出去了,只杨喜一个人在家。他快死的人怎么有能耐把裤腰带拴到最高头的窗棂上,又把自己的头套了上去?杨喜萎缩的下肢在他死后是伸直的。这是杨树思庄的人后来说的。恐怕一庄的人都第一次看到杨喜的废腿还能伸直。
镢头呆了两天,突然决定不到猫鼻子那里去了。那会儿,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镢头打猫鼻子手机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不去了,杨喜死了。后来他反复想,我是先说杨喜死了,我不去了,还是先说我不去了,杨喜死了。其实,先说哪句不一样?杨喜是死了,他也不去了。
在后来的许多年里,镢头很少向人们谈起他的江湖生涯。他老是说,都是丢丑的事。他倒是喜欢讲他如何洗手不干退出江湖的。他说,我看到我爹拿出一个红本本,我眼睛一亮。
这也是真实的一幕。他那有吼病的爹有一天磨磨噌噌从枕下拿出一个小本本递给他。那上面有三十几块钱。那是镇上发的土地补偿金。种地不收税了,一亩地还补十块钱,他们家有三亩多地。这是他爹第一次拥有存折。他爹把存折放他手里说,你拿着,咱这个家你当吧,我跟你娘都老了。
镢头说,我接过爹递来的存折,揣在大衣口袋里。那时候,我决定,不再过四处漂泊的江湖生活了。
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的。这点,得财迷我来补充。要听镢头亲自讲,恐怕这辈子他都不开口。他当时并没接他爹的存折,而是披着大衣就往外走了。正是年跟前,在外挣钱的人都回来了,女的都披金戴银,男的牛皮哄哄。但镢头知道哪些是真挣到缆头的,哪些是瞎吹的,他这个江湖人可不是白混的。他和以前一块走过江湖的几位朋友一一打招呼,抽他们掏出的烟也发烟给他们抽。可是他没有看到斧头。
倒是在村头看见了张巴。
在镢头的意识里,张巴的影像已经很淡漠了。这个弯腰老头再不是以前的威风八面的张巴,他垮了。可是他有个有能耐的儿子斧头,所以他还没有坐吃山空。
张巴见镢头像风一样从他身边走过时,咳了一下,喊住了镢头。镢头,我看你也不要坐着火轮(火车)四下窜了,种地吧。中国变了,几千年来第一次农民种地不收税,还倒贴钱,我已经把家里的地收回了,我不给蚂蚱家种了。
镢头很奇怪地看着张巴。这个江湖老骗子,他可是一生都没种过地的呀。
张巴又说,斧头有脏点子(出事)了,进闷子(局子)了,你不要再出事了。
瞧他这口吻,好像镢头真是他儿子似的。镢头又奇怪地看了老张巴一眼,想到了几十年来村里的传闻。瞧这个江湖老骗子这么上心,难道,我真是他的儿子?
作者简介苗秀侠,女,编辑,1965年10月出生。主创小说散文计20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五部。作品散见《随笔》、《散文》、《中国作家》、《清明》、《青春》等杂志。有作品被《青年文摘》、《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联签约作家。
责任编辑 蒋建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