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玉宇呈祥-庆功席上名臣坐针毡 条幅词中罪儒受勉励(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啊,是啊……”明珠的敲山震虎惊得李光地心里咯噔一下,半日才回过神来,慌乱地说道:“道学之中最讲天理人情的……”索额图因李光地营救张伯年,心里也存着芥蒂。他知道明珠在使“先发制人”的手段,决心要演包龙图的故事;见李光地尴尬难堪之极,已是吃尽了苦头,便道:“晋卿,你我有门生之谊。我这人不喜绕弯子,这女子唱的果然是你,就痛痛快快认下来吧。好在这里都是自己人,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不然恐怕……”他沉吟了一下,下头的话没再说。

    这个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这居丧不谨,已经够这位道学家受的了,更何况李秀芝舍命营救在前,李光地背恩忘义于后;加之抛弃亲生骨肉,听任他们流落江湖十年。有此三大罪状,一百个李光地也会被参倒。明珠将秀芝母子安顿京师数年,处心积虑原是要拿来砸倒索额图的。不料从内务府侍候太子衣饰的唐光义处听说,李光地已准备动手参自己,便率先发难,使出这一手杀手锏,李光地如再腆颜居官,已被朝野视为寡廉鲜耻之徒,哪里还敢“挟嫌报复”,出来弹劾自己这个“明包公”?当下听索额图一说,明珠心知这一仗只能打个平手,护得自身安全,因笑道:“索相金玉良言,菩萨心肠,晋卿要想仔细了。你若不认,兄弟也只好拜章上奏,总不能叫你们骨肉长远分离,王士祯定能为李秀芝弄清这一冤案。”

    李光地只觉得天旋地转,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椅上,半晌才道:“岂有不认之理?兄弟……兄弟当年实有此事,却不知她身怀有孕,受了这么大的苦……唉……自作孽、自受苦,实不料我李光地竟成了名教罪人——我并不要辩,请明相拜折弹奏就是……”他沉痛地低垂了头。

    事情一经证实,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明珠立时命人去请秀芝。李光地起身一揖,恳求道:“……然否再等待一时,等散筵……”“那不好。”明珠已觉得便宜了李光地,哪肯再让,嬉笑道,“老明却没有老三好心肠,一向用心刻薄,你私下相认,事过境迁,出了意外,岂非兄弟之过?今日当堂认下原是正理!”

    “此乃风流佳话嘛!”高士奇见局面僵持,终觉不是事儿,笑嘻嘻过来拍着光地肩头道,“值得如此懊丧?——我高士奇还巴不来这样的好事呢……”他连揶揄带劝说,一个劲“遗憾”自己没有这艳遇,说得李光地啼笑皆非,众人无不干笑。余国柱早已溜出,去请秀芝母子,又去厢房向众人报信:“诸公都快来看,李大人喜上加喜呀……”众官员一窝蜂儿出来拥至中厅看时,李光地和秀芝一家四口已哭成了一团,堂上三个宰辅相臣,各怀着异样心思,在旁边帮着解劝。

    隔了一日,李光地便将申请丁忧的折子写好缮清,请高士奇代呈康熙。圣旨即下:

    大学士李光地职在一品,赞襄机枢要务,不可须臾离京。着李光地夺情在京守制,带丧办差。钦此!

    台湾收复,普天同庆,四海共欢。康熙二十二年的中秋节办得比往年热闹了几倍。因要在这一天大宴群臣,宫内地方嫌窄,康熙索性决定在畅春园演礼、饮宴一并举行。这一道诏旨,半个月间把礼部的人忙得个个不亦乐乎。

    这天晚上皓月高悬、晴空如洗,畅春园里彩灯缤纷、火树银花,灯光月色交相辉映。大水榭对过的空场上摆了百余桌,席前丝竹旱雷聒耳,坐满了翎顶辉埠的官员。

    因白日已演过礼,席面显得很宽松随便,官员们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话,一边磕瓜子儿,吃月饼。康熙的精神很好,一会儿命人拣好水果馔肴送进宫赏赐苏麻喇姑、孔四贞等要紧宫人,一会儿又问老佛爷慈驾何时莅园。过了一会儿,高士奇忽然立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雅静,万岁爷有诗了!”

    刹那间,偌大空场上变得鸦雀无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居士词华虽妙,却只说了‘宇’。细论此时情景,也该是‘千古共婵娟’,有了‘宙’才说全了,可惜朕没这份才情。”康熙微笑着说道,“多少年了,台湾百姓不能与普天之下共庆团圆,今夜施琅却与郑克琐他们举杯共饮,干戈化为玉帛,朕心里真说不尽的欢喜。朕的才思本就平常,值此良宵又不能无诗,聊赋一首与众卿共勉!”说完,绕席踏月,仰首曼声吟哦: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域久念苍生困,耕凿自今九壤同。

    吟罢笑道:“此次台湾之役,不赞同的很多。惟大学士李光地力排众议,认为台湾不但当取,而且可取……”

    李光地陡地涨红了脸,心脏急促地跳动着。当着满朝文武,受到如此称赞,真是非常荣光,毕竟主上知我!他不安地左右看了看,四周是一片热烈钦羡的目光。一回头却瞧见了郭琇,心里又是一沉,两天前郭琇就李光地夺情一事和给事中彭鹏上章,论《李光地十不可留》,骂得他狗血淋头,竟说什么“伏乞皇上察光地患得患失之情,破光地若去若就之局”,指责李光地承旨是丧心病狂,“人人切齿,桑梓汗颜”!郭琇仿佛全然没听到康熙的褒扬,毫无表情地对月举杯。李光地用目光搜寻彭鹏,却正与隔桌的陈梦雷目光相遇。只一碰,就都避开了。却听康熙又道:“现在事情办下来了,光地之功不可泯,着加两级原任办事,三年期满后另行委任。施琅海战带伤进击,且能急公义,弃私仇,安抚百姓,绥靖地方,有官将之风,着封靖海侯世袭爵位!”李光地听完,忙出席跪地谢恩。康熙笑着摆手道,“不用拘礼了,大家吃酒痛饮吧!”

    “万岁!”群臣一齐起身举杯高声赞道,“万岁,万万岁!”

    当下气氛更加热烈,明珠等上书房大臣都向李光地这边走来,殷殷劝酒道贺。康熙含笑离了席,一径踱至陈梦雷席上。陈梦雷见他过来,慌忙要站起,早被康熙一把按住,问道:“在老三府中可好么?三阿哥着实喜欢你,你侍候得来吧?”

    “回万岁的话,臣……臣在三爷跟前很好,三爷待臣极厚,赏了巨一处宅子,叫臣埋头著书……”陈梦雷慌乱地答道,“三爷年纪虽小,却聪敏好学,学业进益极快,且礼贤下士。身边几位鸿儒,给三爷编着几部大书呢!”

    “这就好。你的《古今图书集成》还没印好吧?叫他们先抄一部送进来。”康熙笑容满面,对同席的官员们说:“今日这里就他一人不是官。你们未必认识他吧?这是朕的布衣老朋友了!当年他公车进京会试,没进场我们就认识了——那时朕才十六岁,算来已是十余年了!”言下不胜感慨。

    陈梦雷听康熙提起往事,不禁一阵酸楚,泪水涌满了眼眶,哽着嗓子说道,“臣如今身弱病多,头发都己白了。万岁的御容也有细细皱纹了。臣深知,天下万物生发,都凭着主上,恳乞节劳珍重,摄养强身,以副天下苍生之望……”康熙哈哈大笑,说道:“四十岁的人,你还很可以做些事嘛!别的不成,教朕的三阿哥学问还是满成的——笔砚侍候!”

    几个内侍听见招呼,飞也似地跑着取来文房四宝,就着桌边铺开来。顷刻之间,这里成了众目睽睽的地方。康熙略一沉思,濡墨写道:

    松高枝叶茂 鹤老羽毛新

    一笔极漂亮的颜体书——写完说道:“赏你!”

    “我?!”陈梦雷大吃一惊,头涨得老大。周围响起一片啧啧艳羡之声。

    康熙笑嘻嘻说道:“回去张在堂上,字虽不佳,聊作勉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