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玉宇呈祥-掷铜钱都督定军心 擂战鼓施琅咬眼珠(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六月夏季入暑的第三天清晨,施琅按老习惯照常骑马出城,登高遥望海面,但见茫茫海平线灰蒙蒙的涌出一轮血红的朝阳,将南边一带峥嵘的云团镀成紫红色。海面上浪涛不安地喧嚣着排空峙立,泛着白沫,裹着海藻,一次比一次更有力地撞击礁石,推向沙滩。

    “风候!”施琅心情陡地一阵激动,站在岩石上沉思片刻,猛地一拍腿,匆匆下来,疾驰回城。姚启圣和李光地正在对弈,见他进来,急急匆匆地换上朝服,摘了壁间宝剑向腰上系,二人不禁一惊,李光地推枰而起,问道:“出了什么事?”施琅已披挂齐整,正系着帽带,脸上毫无表情,缓缓说道:“李大人,启圣兄,等了多少年,多少天,总算皇天开眼,南风将起,今日即刻渡海作战!”

    事情来得太突然。李、姚二人一时都怔了,姚启圣灼热的目光扫视了施琅一眼,身上忽然一震,脸涨得血红,嘴唇嚅动了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李光地的面孔一下子变得苍白,跨前一步,急急问道:“这是……真的?”

    “真的!”施琅饱经风霜的面孔上,皱纹一动不动,仿佛一个石头人,“今日南风必定大起,正是进击澎湖的好时机!”李光地事到临头,反显得有点不安踱了两步问道:“我已经拜折,将这里情形奏明圣上,这两日必有圣旨,能不能略等一下?”施琅咬着牙,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刻就是皇上变卦,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等什么?”姚启圣眉头紧锁,双手按着桌子,盯着庭院中纹丝不动的椰树,思索了好一阵,猛地击案,激动地说道:“好,时势造英雄,千古一时!传令升帐!”

    中军帐前号炮闷雷般响了三声。“大帅升帐”的传呼,从中军直送各营、棚、哨。军士们立即忙碌起来,穿衣披甲,佩弓带刀,结队向校场聚齐,偌大校场,立时变得一片肃杀,只闻海浪的“哗哗”声。

    施琅居中,李光地、姚启圣一右一左站在校台上,三个人都热得汗湿重衣,钉子一样一动不动。施琅穿一身簇新的九蟒五爪袍子,外罩一件黄马褂,目光阴沉沉、寒森森,朗声命道:“请天子宝剑!”

    又是石破天惊般三声炮响,八名校尉抬着剑架,供在将台正中,点燃着案上的香烛,三个人依次行了大礼,退至一旁。

    “众位将士!”施琅的声音金石一样铮铮作响。

    “在!”

    施琅目光横扫校场上的将士,突然拔高了嗓音:“本都督奉圣命,代天讨逆,今日拜祭海神,出海!”说着,从案上一个匣子里取出一个黄布包儿,供在桌上,自向案前单膝跪着行了礼,躬身上前取出里边的东西。众人一齐瞩日,见施琅手中摸了一把铜钱。李光地心中有些纳罕,暗想,“这是哪家法术?”

    “这是本提督昨夜拜海神庙,请来占卜用的神物”施琅神情庄重,将铜钱擎在手中大声道,“一百枚康熙铜钱,掷向台湾海域图,倘若我军出师顺利,当有九十五枚以上的字面朝上!”说着目光微一示意,两个军士抬着一张厚厚的海蓝青毡,将海域图平铺在将台中央。

    一语既出、将台上下将士们无不失色:一百枚铜钱,胡乱掷出,谁能保有九十五个以上的字面朝上?李光地的脸刷地变得煞白,回头看看姚启圣,也是毫无血色,好容易定住了神,李光地跨前一步,说道:“天与人归乃是定数,施将军不必作此一举!”

    “李大人,既是定数,天必佑之!”施琅冷冰冰说道,“倘若果真有所不利,生死有命,施琅愿一身当之——请上天默示!”说罢手一扬,那一百枚铜子儿早撒得满毡都是。有的翻个儿打滚,有的陀螺般旋转,移时方才都平静地躺下。

    将士们的心都提得老高,惶恐不安地凑近观看,但见一百枚铜钱星罗棋布,杂乱无章地横陈在毡上,黄灿灿,亮闪闪,一、一、三、四、五……居然有九十九枚是“康熙”字面儿朝上!陈蟒头一个看完,哆嗦着嘴唇征了半晌,双眼望着上苍,跳脚狂呼道:“全是字,全是字啊!”

    一霎时,将台上下轰动了,李光地掏出手帕揩拭着额前的冷汗,兴奋得满面红光,姚启圣双丁搓着连连磋叹:“天心厌郑,天心厌郑!”蓝明、蓝理一干武将全身的血都在奔涌,直想拔剑向天狂舞!

    “用钉子钉牢了,”施琅的声音也激动得直抖,“抬出去,鼓乐伴奏,昭示三军!”

    几名校尉簇拥着那块海蓝毡抬下去了。不一时,便传来各营将士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李光地心思灵动,陡地一转念:莫非有九十五枚铜饯是特铸的两面字儿?不禁莞尔一笑,却跟着高呼“万万岁!”

    事情确乎如此,施琅陛辞时,康熙屏退了上书房大臣及左右,特赐了一百枚两面字儿的铜钱,叫他如此如此操作,只施琅怕有精明人起疑,特在里头换取了五枚,倒使众人信得更其扎实。见康熙妙计成功,士气大振,施琅抖擞精神,从预备好的酒坛中倾了一碗酒,步至将台中央一擎酹地,大喝一声道:“军令!”

    “喳!”

    “有进无退!”

    “喳!”

    “临敌畏缩者、贻误军机者、不遵号令者、见危不救者——斩!”

    “喳!”

    施琅看了一眼姚启圣,示意叫他说话。姚启圣“刷”地一步跨前,亢声叫道:“台湾之战,主上宵旰焦劳,万众翘首盼望,今兵精粮足、船坚炮利,上天垂象全胜凯旋!大丈夫立身于世,建功立业在此一时,愿与诸君共勉!”说至此,姚启圣一个大转身,至施琅身前打了个千儿,朗声道:“姚启圣原奉旨督办粮饷,现有李光地大人以钦差身份坐镇后方,启圣敬请随军出征,惟施琅大人之命是从,如有失误,廿当军令!”他这个简捷的鼓动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人静,将佐官弁们听得一清二楚,眼见他以总督身份,请缨前敌,人人激动得心里噗噗直跳。施琅正踌躇间,李光地走近来,暗哑着声音道:“启圣兄一片至诚,施将军就允了吧,朝廷如有闲话,光地愿一身当之。不可躁进,不可畏缩——我在福州设醴酒、扫百花之榻迎候二位凯旋归来!”

    施琅抬头看了看天,已是辰牌时分,点了点头,将手一挥命道:“传我将令,即刻升旗登舰!”

    中军大旗在雄壮的军乐中冉冉升空,此时南风骤然而起,吹得宝蓝缎面的将旗猎猎作响,卜头一行遒劲的鹅黄大字“钦差大臣、太子太保、统领水师右都督施”,在南风中飘荡地舒展。随着旗舰,满载水兵的战船一列列依序驶出港口。波涛翻滚的海面上,尽是装备了大炮、火箭、鸟铳的楼船。

    蓝明、蓝理二兄弟约定了要比赛厮杀,蓝理特地请令,在中军座舰旁另乘一只炮舰。蓝理船上的人都脱得只剩一条短裤。这两条船走在全军最前头,又都这样杀气腾腾,显得格外醒目。中军之外,另两路各七十艘战舰由陈蟒和魏明两个总兵带领,分击鸡笼屿和牛心湾——又有八十艘战舰设在中军后侧,有事则救应各方,无事作后备使用。红蓝令旗在镇台上遥相呼应,依着施琅旗舰号令不断变换着队形,海面上画角号炮不绝丁耳,惊得海鸥仓皇地忽起忽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