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以南-秋访伪皇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春这座城市于我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却很少想到去游览她。这秋天,有个念头那样的强烈:去伪皇宫看看。

    秋日的阳光饱含了金属般的颜色,沉静地将街道楼宇涂抹了一层金黄。伪皇宫附近是光复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熙熙攘攘,人流如织。问路的时候,许多人用奇怪的眼色打量我,好在他们都还热情相告。当伪皇宫屋顶明黄色的琉璃瓦映入眼帘时,我内心涌动的感受是那样的奇特,是那样的荒诞不经。

    溥仪被日本人胁从来长春的头一个月并不住在这里,距此间不远处的道尹公署衙门是他的临时住所。伪皇宫的来历很可笑,本是前清吉黑榷运局,当地人俗称盐仓。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帝宫选在这里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据说溥仪刚刚搬进来的时候,民间就传闻:“皇帝进盐仓,闲(咸)龙一条。”历史果然被言中,堂而皇之的伪满洲国皇帝既无皇帝之权力,又无普通人的自由,实为笼中天子,东洋驯养的家犬。

    比起壮阔的北京故宫来,“新京”的皇宫是寒酸的,太狭小太简陋了。东西两院杂乱无章,既没有宽城殿宇,也无高阁重檐,只有几栋小小的楼房突兀在庭院之中,修复中的东西花园也局促无序。伪皇宫分东西两部分,西院是老建筑,前为勤民楼后为辑熙楼,东院的同德楼为日本风格,系关东军兴建。从里到外,同德楼处处流露着殖民的色彩,琉璃瓦别有用心地烧上“一心”“一德”的字样,连居室都特辟一间日本房间。走在同德楼长长的走廊里,嗅着浓郁的油漆味道,听着自己沉重的脚步声,阴森森的感觉爬上了脊梁。现在的同德楼内装修采用的是楠木和花梨木材料,主基调为紫檀色,极其沉闷压抑。讲解员告诉我说,原先是红木材料的,这里的一切刚刚修葺完工。同德楼条件设施虽好,溥仪却很少在此居住,原因是他怀疑日本人设置了窃听器,多少叫负责监视其起居的日本人吉冈安直无可奈何。

    古今中外,没有几个比溥仪还灰暗的皇帝了,称其玩偶毫不夸大之处。从穿戴到行动鲜能自主,公开场合穿一套海陆空大元帅服,脚蹬马靴腰挎军刀,弄得不人不鬼。日本人视溥仪为小儿,大事总揽,小事不放,细致到了头发指甲,从发布诏书到私家聚会,时时刻刻予以“指导”。宫闱深锁,皇后婉容红杏出墙,谭贵人无端病死,可见了主子还得笑脸相迎,毕恭毕敬地去祭奠“建国忠灵庙”。如是情形下的傀儡,哪里还有一点君临天下的皇威?岂敢还有匡复大清的念头?日本人宣扬说,“满洲国”是日、满、蒙、朝、汉五族之新国家,与努尔哈赤康熙乾隆们统统无关。金戈铁马的爱新觉罗的后裔,窝囊得透顶,厚颜无耻得无以复加,列祖列宗有知,该当何感想?无聊的溥仪可怜的溥仪,只有深居蛰伏,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起床之后的出恭也要用上个把小时,还对日本人辩白说他在“御览裁可”呢。伪满十四年,溥仪批阅的奏折公文无数,均画一个“可”字,从不持任何疑义。一份份协议,变成了卖国的契约,变成了主权和无数物产的丧失,变成了三千万同胞的斑斑血泪。

    清凉的秋风漫过喧嚣的城市,像在回眸光怪陆离的往事。辑熙楼的天井里有一株杏树,高大挺拔,直刺天幕。阳光从婆娑的树叶间渗透下来,洒落一派斑斓。寥寥游人就在这树荫下小憩,缅想那不堪回首的岁月。看过东北沦陷历图片展览和录象片之后,我郁闷,我沉思,我祈祷。愿历史能经常揩去尘封,写下永久的记忆,留下恒远的回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