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人民南路华灯齐放,霓虹灯把杉树和梧桐的浓荫映射得流光溢彩,红塔、联想集团等巨型广告牌耸立,映衬出大区都市恢弘的气息。天府广场四周的街边有许多书摊,间或有精瘦的汉子扶着扁担卖柚子,店铺透出的灯光下竹篓里扒掉半边皮的柚子散发着隐隐的清香。
散步到盐市口的胡同里时,已经很晚了,一爿小饭馆的主人正忙着冲洗门前,见我们走来,扔下水管热情招呼。黄辣丁、酸菜鱼端上桌来,热气腾腾的麻辣烫。酒致耳酣,与老板攀谈。“我这房子有一百年了”,小老板边说边敲了敲墙壁木板,发出笃笃的响声,表情像是在炫耀巴蜀两千多年悠悠的历史。
当得知我们当中有人以前去过峨嵋乐山后,小老板向我们建议“去九寨沟看看吧?”有道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即便自己是凡夫俗子,走一遭却又何妨。就这样定了,去九寨沟!
成都到九寨沟440多公里,需要一天的路程。载着我们的大巴车驶离蓉城,在氤氲的离雾气中行驶。窗外闪过川西平原无尽风情,大片大片的油菜已经结籽。远远近近的稻田地里的翠竹梧桐簇拥着白墙黑瓦脊的农舍,清晨的乡村土路在窗外划成别致的风景线。记得宋人范成大有诗《什邡驿大雨》:“暮雨连朝雨,长亭更短亭。今朝骑马怯,平日系船听。竹叶垂头碧,秧苗满意青。农畴方可望,客路敢遑宁。”
千百年后的我也是客路,却没有遇见大雨,可依然领略了“巴山夜雨,蜀犬吠日”的盆地气候。清早的川西平原轻纱笼罩,无垠的绿野里没有阳光。
川西北平原的尽头是都江堰市,一个记录了2500年伟大工程的地方。驶入都江堰市鲜花和草坪夹道的幸福大道,凭窗远眺,迷朦的烟雾里隐约显现出不远处挺拔的高山。车过青城大桥,桥下的的渠水清澈奔涌,随后又有几处街桥跨过汹涌的河水。这该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分开的几条河渠吧?逝者如斯夫,功泽后世的李冰当年走过这里吧?心中忽然涌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却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另外的两句。是啊,正是因为其中的一两句脍炙人口才使得许多诗篇流芳百世。
一、溯岷江峡谷
一出都江堰市,大巴车就行驶在窄窄的山路上,湍急奔腾的岷江闯入眼帘。蔚蓝色的江水在大小不等的石砾河床上奔流,看得出春天的岷江正处于枯水期,但是岷江仍然气度不凡,冲击着江中的巨石激起雪白的浪花。
路依山转,水顺山流,盘山公路溯岷江而上。很陡的江岸和公路边的坡地上或者江边滩涂上,一畦畦巴掌大的地方都栽种着油菜和小麦,油菜花金黄星星点点,花生秧开着淡淡的小龚,高大的泡桐树一树紫白。在这里,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土地是如此珍贵。窄窄的路边是窄窄而破旧的民房,黑兮兮脏乎乎的竹芭简易棚的屋檐擦着车窗掠过。斑驳的老屋石墙涂刷着放火安全、计划生育等字体不一内容不等的标语,还有修胎补气、洗车吃饭等各色各样的广告。
不知什么时候,太阳露出了笑容。山势越来越高,公路右边的陡坡下的岷江依然滔滔不息的奔涌,雾气时有时无地若隐若现地在河谷中飘荡。途径漩口镇时,江边一处看上去年代古旧的古塔引人注目,水泥厂高高的烟筒冒出的烟尘,整个小镇的屋脊上都染成了一片灰白。隔着宽阔奔腾而下的江水,漩口镇对岸的坡地上好象还有一处水泥厂,浓烟伴着浓舞在山谷里游荡。
“我们进入阿坝州了。”导游小姐李菱玲笑得眼睛眯得弯弯的,手持麦克风介绍道,阿坝州全称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军长征的精彩章节就发生在阿坝州。
漩口镇向北的堤岸上,到处是烧石灰、脱土坯的料场,黑灰色的煤灰布满江堤。过了映秀镇以后,河谷越来越狭窄,两岸的山峰越来越险峻,陡坡越来越荒凉。公路沿岷江盘旋,时而穿越隧洞,时而驶上江桥。滔滔岷江流过,江中的怪石嶙峋,河滩呈现出灰褐的颜色。远远望去,有铁索吊桥飞跨,岸边一两株杨树绿意葱茏。一路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电站,高压线掠过河谷,输电线铁塔在巨大的山峦中显得十分渺小。
天气越来越晴朗,阳光照耀深谷,两侧的峰峦相接,不时有支流汇入岷江。我有时不得不逆光仰望高山,低矮稀疏的灌木把阳光切割得光怪陆离。山谷中时而云雾缭绕,时而流云在峡谷上方飘过,有飞鸟在河谷中飞翔。隔江险峻的高山坡地上,稍微有一点缓坡就有村庄,黑黑的瓦脊石墙间,最抢眼的是卫星电视天线了。远远望去,如同朵朵洁白的蘑菇开放在荒凉的半山腰上。
到汶川的时候,停车加油休息,一下车顿觉有凉风袭来。汶川县城建在岷江峡谷深处,岷江穿城而过。环顾两侧的高山,一派荒凉,仔细观察,山上有人家,白色线状的东西大概就是引水管了。加油站旁,有妇女摆摊卖水果,我问山上的人家靠什么生活,答曰栗子、核桃、花椒、苹果。言简意赅,见我没有买东西的意思,掉头招呼别人去了。
从汶川向前走,岸边到处是苹果树,开满了缤纷的花朵,大大小小的苹果林中间种着油菜,油菜花金黄绚烂,家家户户忙着为苹果花授粉。槐花如雪,河谷沟底的麦田和一株株杨树绿意葱茏,使得灰褐色的山谷妩媚生动起来。远远近近的山寨的卫星天线和小学校屋顶飘动的国旗,使峡谷平生了一种庄严的感觉。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湛蓝的江水川流不息,峡谷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心有所感题《岷江深谷》:苹花如火春意浓,岷江叠翠映奇峰。危窗宁辞蓉城远,群山蔽日走苍龙。
在导游小姐的鼓动下,车厢里一时歌声不断。《草原之夜》、《说句心里话》久久回荡。歌声就是心声,欢快的气氛感染着车里的所有人。拐过铜钟水电站不远,远远的山峦缺口处出现了一座积雪的高山,引来众人一片惊呼。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雪山顶上发出令人眩目的光泽……
中午在茂县城凤仪镇用餐,我注意到楼下宾馆大门上的楹联:“镇犀双桥连古道,笔架一山对鳌头。”还有“九峰朝霞映岷江,羌寨苹花胜桃花。”句子实在一般,但是眉头却有些耐人寻味:锁阳楼。
这是怎么回事?羌族自治县、苹果花、岷江、古道都好理解,可为什么叫锁阳楼呢?知情者告诉我,茂县出产一种中药叫做锁阳。
过了凤仪镇,路越来越难走了,公路一侧临江,另一侧紧贴峭壁,人工开凿的石壁刀削斧劈,在车窗外刷刷闪过,给人以恐怖的感觉。抬头仰望,巨大的山体竟然倾斜着,仿佛就要倒下来似的。偶尔出现的野菊花和一簇类似于丁香的紫花在悬崖峭壁上开放。飞虹桥一带的山谷是灰秃秃的石灰岩,空旷的江岸树起“干旱河谷生态治理工程”的石碑,举目望去到处是雨水冲刷的条状深沟,顺着山体江边堆满了石砾沙坝,山坡上几乎寸草不生,看上去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走着走着,山上滚下碎石沙砾,飞扬的灰尘挡住了去路。
邻座的同伴感叹道:“咳,蜀道难啊。”是的,蜀道难,危乎高哉!勾此情此景李白的诗作并无过分之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其实一路上最险峻的路段在较场到镇江关之间。汽车轰鸣着沿“之”字形的盘山道向上攀援,全车的人都屏住隔吸,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的岷江在脚下流过,窗外就是万丈深渊。大客车小心翼翼的行驶在窄窄的盘山路,还要和迎面来的车辆会车,会车时刮着岩石缝伸出的树枝蒿草,打得玻璃窗噼啪作响。满车无人言语,除了汽车发动机的喘息声外,听得见自己的心跳。车体随山路拐来拐去,隔窗向下俯瞰,半山中有羌族山寨,向上望依然峰峦连天,白云悠悠。大约有二十分钟,我们看见了山下翡翠般的湖泊,后来问导游说这是叠溪海子,大小相连有共两处,是三十年代大地震山崩堵塞了江道后形成的。
汽车走在高高的山路上,苍鹰远远的在脚底下飞翔,湛蓝湛蓝的岷江宛若飘带系在千山万壑之中。
二、初识高原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崇山峻岭连接着雪域高原。皑皑的雪峰离我们越来越近,从地图上分析那雪峰大概是雪宝鼎,海拔高度是5588米。
出太平乡不远的地方好像是叫水圹,由此进入了松潘县境内,同伴告诉我这里离松潘县城还有八十多公里。此时的岷江水流不大应该叫做河了,河水混黄,平缓流淌。两岸的山势平缓,河谷变得宽阔起来,大片大片的河滩耕地上,许多藏民装束的人们忙着耕种,河滩地和山坡山上覆盖着一条条塑料地膜。公路边的杨树刚刚萌发嫩绿的叶芽,山坡上是一团团一簇簇粉白的野杏花,给漫长的旅途一丝亮色。牦牛、山羊和马匹在缓坡地头觅食,一派和平宁静的景色。
天阴沉下来,有一阵子还飘落下星星点点的雨滴,车厢里的人大多昏沉沉酣然而眠,标明白平沟、镇坪、金瓶岩、水和等地名的路牌悄然掠过。河边路旁和山凹里有许多藏寨,毫无例外的每个藏寨都耸立着经幡,寨子门口还会有白色的塔寺。这里的家家户户房屋后都整齐地垛着劈好的木材,还有小鸡三五成群悠闲自在。每个村寨都会有卫星电视天线,古朴中体现着时代的气息。隔着车窗,看得见经幡猎猎,仿佛听得见高原的风从耳际掠过。
从阿达坝再向前走,一路上的乡镇村寨都在大兴土木。这里造房很独特,全木质框架结构,建筑材料都是用原木大料,松木杉木直接立在石墩石块上。许多正建造中的房子木柱上贴着红纸,像内地春联样内容多是绿水青山平安如意等等。藏寨的房子看上去分两到三层,下面的一层多用石头垒就,新建的多数还贴上了瓷砖,二层几乎多是木板墙,造型别致的门窗显现着藏式建筑的风格,最上面的那层差不多都没有围墙。新房子的房缘刷着鲜红色,多用黑瓦,也有老一点儿的房子上铺着薄薄的石片做瓦。导游说,这里的房子,一层是牛马圈,二层才住人,三层一般放些杂物之类的东西。
高原坡地不断有支流汇入岷江,路边常能看见小水电站,这里的岷江更像是一条小溪。
我们是在夕阳的余晖里驶入松潘县城的。松潘县的街道窄巴巴的,路边最多的店铺是牦牛肉加工厂,在宾馆附近有些小店卖旅游纪念品,云豹、狐狸等野生动物的毛皮赫然悬挂门前。很破旧又有些古香古色的县城,有点像电影里解放初期的哪个场赴。不过,松潘县城里完好保存了一座古城墙,我们的大巴车就从上书“松州”的城门洞驶过。许多人注意到离城门不远的松潘县委机关,是在一处小小的院子里办公。不规矩的电力线横七竖八的在街边的房舍间飞越。正好赶上放学时间,三三两两的小学生走在街路上,惹得司机不断的鸣笛,孩子们扬起黑里透红的脸蛋冲我们做着鬼脸。
别看县城不大,历史上的松潘是个很出名的地方,唐时叫松州,宋时称为潘州,明朝以后就叫做松潘了。松潘自古就是边关重镇,古时候是中原联系川藏的咽喉要地,据导游介绍当年文成公主就是经这里进藏的,川藏许多的历史是和松潘联系在一起的。出了松潘县城再向前就到了闻名遐迩的川主寺,今天的川主寺依然是川西北的十字路口,是去黄龙、毛儿盖草原和九塞沟的必经之路。
河谷宽阔空旷,我们看见右侧的山坡上巍峨的纪念碑,这是红军长征纪念碑。远远望去,翠柏成行,石阶层层。在夕阳温暖柔和的光芒里,纪念碑顶端红军战士金色的雕塑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当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然后经这里向西北穿过了茫茫草地,翻过了皑皑积雪的岷山,最后到达腊子口的。公路两边许多藏寨的经幡林立,河谷的风翻动着猎猎经幡,似乎在诉说那远去的岁月。
汽车并不理会我的沉思,匆匆向右转驶入漳腊,我只能把深深的一瞥远远地留在身后。漳腊一直是康藏有名的黄金产地,据说从前胡宗南的军阀部队曾经住扎于此,开采黄金。公路在尕咪寺门前经过,尕咪寺在藏传佛教里非常著名,是四大教派之一本勃教的主要寺庙。据说电视剧《西游记》小西天里的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导游介绍这里的活佛很灵验的,新的转世活佛正举行开光大典,尕咪寺里珍藏着至今500多年的经卷图画。
这一带的河谷很明显的有一条长长而整齐的沙坝,导游说这是1976年松潘大地震留下的断裂带遗迹。河滩两边到处是高山坡地,耕种的人们还没有收工。藏族妇女头戴红的或绿的鲜艳的头巾,赶着牦牛耕地播种,田间地头还能看见手扶拖拉机。坡地上方的山麓生长着蓊蓊郁郁的雪杉,再上方就是连绵冷峻的雪山,皑皑的积雪在晚霞的辉映下显现出奇异的光泽。
高原的白云是那样的洁白,低矮的似乎触手可及。过了川碧大桥以后,地势越走越高,地形风貌与刚才的河谷迥然不同。一种类似于乌鸦的黑鸟在低空中飞翔。河道两边是萋萋的红柳沙荆和无名的荒草,看得出这里已是岷江的源头了。布满苔藓的河滩上尚存积雪残冰,而高原的红柳依然绽露出或白或紫毛茸茸的咕嘟。春天啊,海拔2500米高原的春天,就这么真真切切地生长在路边,摇曳着生命的渴望,蓬勃着生命的力量。
当最后一抹夕阳的霞光消失时,汽车越过了卡卡沟桥,引擎轰鸣着向弓杠岭的盘山路攀行。翻过海拔3700米的弓杠岭就是九寨沟县境内了。
三、神奇九寨沟
我不知道该怎样惊叹九寨沟的神奇,只是说她原始、神秘是不够的,说她是童话世界又显得有些苍白。我无法形容九寨沟的美丽,无法描述那梦幻般、纯洁无暇的魅力。
据资料介绍,九寨沟古称羊峒又名“翠海”,地处岷山南麓,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南坪县志》记载:“羊峒番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此地风光秀美古以有之。据说九寨沟被世人所知是在八十年代初,在此之前,来来往往的只有土居的藏民和伐木工人。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九寨沟口,换乘风景区内的环保大巴车游览。导游身着羌族服装,向大家问好,然后娓娓道来讲述了九寨沟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男神赠送给心爱的女神一面宝镜,不料女神接镜时失手,宝镜从空中跌落,摔成碎片散落山谷,变成了一百多个彩色的湖泊。这大大小小的湖泊,人们将之称为“海子”。
从游览图上看,九寨沟景区的参观路线像是倒写的“丫”字。从沟口到诺日朗恰该在“丫”柄上,一路上,林木参天,溪水潺潺。据讲解沟口的海拔高度为一千九百米,植被属于松栎混合林带。一路溯溪流而上,溪边小小的水磨房有种特别古典的感觉。第一个经过的藏寨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荷叶寨。寨子里经幡林立,寨外的缓坡上有可爱的牦牛优哉游哉。
自荷叶寨往上,就见得到一连串的翠海,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卧龙海,湖光潋滟,碧波荡漾,看不够的美景,叹不完的惊奇。途径树正藏寨后,树正群海中的溪水瀑布呈阶梯状流淌,红柳依依在水中倒映出奇特的剪影。犀牛海、老虎海一汪碧水,有风袭来,漾起粼粼波纹,晶莹剔透海子给人以无限遐思。
大名鼎鼎的诺日朗瀑布多少有些让我们失望。正值春天枯水期,没见到气势磅礴的飞瀑。导游一个劲儿地说:“现在不是好季节,你们秋天再来吧,那是我们九寨沟最美的时候。”
诺日朗瀑布向前是个岔路口。环保车载着我们向右行进,沿九曲回肠的山路进了日则沟。先下车浏览镜湖,顾名思义,镜湖景如其名,恰似一面宝镜。天空、流云、高山、林木齐映水中,真可谓“鸟游海底,鱼翔云端”。倒伏在湖水中的古木,已经钙化,半沉半浮的树身上又寄生出水柳野草,水中盆景奇妙无比。
沿珍珠滩、金铃海、孔雀河、五花海、熊猫海,一路蜿蜒而上走到箭竹海,然后顺流而返。最激动人心的是在孔雀河道的木桥上,脚下的湖水碧澄见底,怪模怪样的鱼儿嬉戏,一丝一毫也没有怕人的意思,好象仍处于洪荒的远古时代。孔雀湖的北岸的沙滩上有一大群人,远远望去,衣着艳丽,原来是藏族同胞在做租衣的生意呢。夹道欢迎,“扎西得勒!”的问候不绝于耳。于是,戴毡帽、披藏袍、挎腰刀,再怀抱上一只小小的羊羔,顶着阳光留影,将这湖光山色和开心的笑容尽收于记忆之中。
兴致勃勃的踏着木板栈桥,款步于珍珠滩梯湖漫流之上,感受潺潺溪水生动的韵律。一株株一丛丛红柳和其他灌木,扎根水底傲立激流。阳光洒落斑斓,给灌木丛镀上一派辉煌。碧水穿过丛林,漫过缓坡,阶梯而下,碎玉溅落,恍若梦里飞花。红柳的根须在水中摆动,摇曳成别致无比的清秀妩媚。忽然的一声惊叫打破了陶醉,原来一位女士的手包跌落于水中,顺流而去,一位小癸儿挽起裤脚毅然下水,在无数游人的目视里英雄救美,迎来了一阵掌声和欢呼。
中午在诺日朗就餐,饭厅里人山人海,饭吃得如同激烈的战斗一般。稍事休息,我们又乘车沿则查洼沟而上。
这一带的景点要比日则沟少了许多,沿途山路两边全是茂密的森林,红松、油松、青扦、云杉、冷杉,高大挺拔、亭亭如盖,直刺苍穹,有些树木该有几百年的树龄了。在针叶林中还有许多华楸、白桦、糙皮桦、枫树等阔叶树木,由于山中春寒大部分尚未萌发,密密麻麻的枝杆连同低矮的灌木布满了林中几乎所有的空隙。好长一段路是险峻的盘山道,山下出现了两三个巨大的深坑,这就是上、中、下季节海,夏季丰水期就会积水汪洋成湖。则查洼沟里的五彩池是九寨沟湖海中的精粹,这是深涧里一处不大的湖泊,由于水中富含碳酸钙致使水色斑斓,细细端详,湖水颇有层次,有蔚蓝、粉蓝、孔雀蓝,有浅绿,边缘处还有些绛黄。也许五彩池的水最能代表九寨沟变幻莫测的色彩。
九寨沟最大最高最深的湖泊当属海拔3000多米高处的长海子。站在3150米高处,一株侧翼生枝的古柏耸立,披一身明丽的阳光,这就是有名的“老人”柏。高处不胜寒,长风凛冽,掀动衣襟,远眺群山,雪峰逶迤连绵。
九寨沟的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我实在没有办法去赞颂。九寨沟无处不美,而她美丽的灵魂在于晶莹剔透、无与伦比的水啊。九寨的水是天上的彩虹,九寨的水是人间的锦缎,九寨的水是美女项上闪亮的钻链,用所有最美好的事物来形容九寨之水都不算过分。
《九寨沟随想》
我真的不知道
山是什么
水是什么
有一个声音在述说
经幡猎猎
高峡的风掠过
山间有湖
山上有树
山顶有雪
山腰有云
想不到孤独
请不要呢喃
阳光眩目啊
踏响心的音符
第一片摇青的叶子呢
幽谷里没有时间
九寨沟啊
高原的流云是你
巍峨的雪峰是你
鱼呀你想说什么
多彩的翠海
是我久远的梦吗
第三天早晨,明媚的阳光为我们饯行。离开漳扎镇,汽车攀行于盘山路上。路边流过的淙淙溪水,远远近近的雪山,雾气缭绕的干海子,所有所有美丽的景色都在窗外远去。有两位藏族妇女搭车去漳腊,顺便在车上兜售纪念品。她俩一个叫由衷拉莫,另一个叫桑拉索。一上车,她们就引吭高歌《走进西藏》、《青藏高原》,唱得原汁原味,声遏行云,一种特别的庄严感掠过心头,我们被强烈地震撼了。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