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对面的标语-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5年6月中旬,写了两千多字后就出差了,一走多日。回来后就睡觉,在我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不知把哪个键碰了,两千多字忽然就不见了,我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找来两个电脑高手,折腾了三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挽救回来。送走他们,我哇地一声哭出声来,倒在沙发上眼泪直流,呜呜的哭声惊动了家人,他们全都跑过来,有的笑我,有的劝我。我边抹眼泪边说:你们不知道,光给小说起名字就起了半年,提纲都推翻了两次……

    哭着哭着,又翻身坐到电脑旁,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陌生的文件名,一点击,原来是丢失的文字。我哇地一声又哭了,这一声哭得有点豪放,比先前的声音大多了。刚哭了两声又笑起来。我说:找回来了,找回来了!

    他们就不理我了,埋着头吃饭,末了说一句:神经病!

    哭完笑完后就不着急了,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什么,有些东西是不能着急的,越着急越办不好。

    因为身处全国重点贫困地区,经常接触到农村的人和事,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和故事都是真实的,有原型的,包括那张“催款单”。少数政策执行者和基层干部,整日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搞形式主义,个人仕途高于一切。一个乡镇干部对我说,他们一年的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农村工作上,而是用在应付各类检查、迎来送往和做表面文章,所以,老百姓一如既往的贫困和愚昧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实。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成长,身心健康也是人们应该关注到的。

    自知没有能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用文字表现和描摹这种现象应当是可行的。

    此小说也是我中篇小说“巴山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以上是两年前的文字,现在是2007年10月,最令人激动的是,现在农村不收农业税了,农民种粮食国家还给补助,真要感谢我们伟大的党,英明的政策,也希望我秦巴山地的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尽快走向富裕。

    责任编辑:闵艳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