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松花江北,中秋一过,就该是风摇黄叶、露结清霜了吧?可是,辽南的熊岳,却还到处有鲜花照眼,望儿山下的花畦终日攒聚着游人,温泉小径也是赏花的好去处。至于生产队的棉花,说声开,一片洁白,如飞絮,如流云,肥葩大朵,叠叠层层,更是独得天然妙趣。不过,我在信中想要描绘给你的,却是熊岳印染厂图案设计师笔下的常年开不败的人工花卉。
出熊岳车站南行二里许,路侧有个规模颇大的果园,万绿丛中隐映着一座红砖房,那就是印染厂的图案设计室。房舍呈“工”字形,门额上大书“百花齐放”四个字。往里一进,立刻觉得春光满室,秀色撩人。墙上挂着水彩画,桌上摆着瓶花,一个个案头陈放的都是各色各式的花样标本。设计人员正忙着绘制新的图案。有一些经过群众鉴定、最受市场欢迎的图样,如“花开富贵”、“四季飘香”、“荷花鸳鸯”、“蝶恋花”、“凤朝阳”、“鹊登枝”等,已经绘制在花布上,投入了批量生产。
图案设计,一般人可能以为十分简单;实际上,却是一项相当复杂、煞费心血的精神劳动。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要求,既须实用、经济,又要美观、秀雅,既要寄寓着人们的理想、愿望,又须顾及现实中的使用价值。设计人员像采花酿蜜的蜜蜂一般,四出采集花样,广泛听取用户意见。举凡公园里的名花异卉,古典建筑上的彩绘花纹,城市姑娘入时的新装,农家少妇精心的刺绣,一张剪纸,几朵流云,锦鳞翔泳,彩蝶纷飞,在我们也许全不在意,可是,进入设计师的眼底,就都成了勾画的蓝本。
李技师还给我讲了一个新近发生的趣事。一次,他在大连的集市上,看到一个装扮入时的女郎戴着一个绣花的头巾,图饰非常亮眼,可是,有一半掖在领子里,他斟酌再三,还是红着脸、嗫嚅地请求人家把头巾展露开。起初还引起了误会,后来他说明身份,并送过去画夹子,展示一番绘制的各种图饰,女郎才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还曾多次收到她寄赠的花样。
中学时代,我们同读清诗,记得你特别喜爱黄遵宪的“瘦菊清莲艳桃李,一瓶同供四时花”,还有龚自珍的“三百六十日,长是看花时”。我在图案室所经见的,就正是这种场景、这种境况。一日之内,欣赏了四时佳卉,迎春喧闹,月季娟秀,海棠妩媚,牡丹富丽,黄菊劲拔,寒梅清奇,不论是秾艳、俊逸,写真、写意,象征吉祥还是寄情和美,无不描形拟态,楚楚生姿。在这里,我也观赏了许多远销国外的花布的图案,有的小巧精细,有的粗犷泼辣,有的靓丽明快,有的雄浑烂漫,格调与内销的迥然不同。看到那些饰有斑马、骆驼,椰林、棕榈,古陶瓷、泥玩具,东洋水阁、欧陆长桥,南海风帆、非洲大象的图案,恍如置身于万里之遥,眼界豁然洞开,心胸为之一畅。
赏花不忘育花人。当听到我热情赞颂他们的佳绩时,设计师们纷纷表示:如果说,这些花卉是设计人员培育出来的,那么,又是谁培育了我们呢?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绮丽的大自然啊!他们告诉我,熊岳印染厂设计室始建于1952年秋天,至今整整十个年头了。开始时,只有四个人,没有办公室,他们就挤在车间的一个角落里。当时仅能描绘一些简单的花样。后来,他们到美术学院进修,又在工厂、农村实习,上级部门还派来名师传授技艺,分配一批毕业于美术学校的学生,每年都有人到上海、苏州、杭州等名城胜地观光和进行野外写生。经过十年的培养、磨炼,一支专业队伍茁壮地成长起来;图案设计也由过去的简单模仿,发展到多门类、多样式的工艺独创。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心中有感,痛快淋漓,我也想让远方的朋友分享,这就有了发送这篇书简的动议。其实,《赏花吟》古已有之,至于描述花海、花潮、花街、花市的现代诗文,更是屡屡见诸报端。为了描绘自然界的千葩万卉,前人与时人可说是荡尽了才思;而这些长年盛开不绝的人工花卉,却很少活跃在作家、诗人的笔下。应该说,图案设计师心中的图版、笔下的繁花,是更值得吟咏的。只可惜我是美术方面的门外汉,空饱了一番眼福,却说不出个中的奥蕴。好在熊岳城风光佳丽,印染厂“善门”长开,正不妨登车南下,亲往游观也。
(1962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