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肥胖是祸不是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肥胖人口日见增多,全球已达12亿。联合国环境调查组织——世界观察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肥胖正在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数大幅度增长,已有12亿人口。 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我国肥胖人口已达70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4%~5%,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而由肥胖造成的心脑血管病已高达7%以上,已接近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发福者”日渐增多。可是肥胖不是福而是祸,它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病。肥胖症是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的第三大敌人,甚至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博士说:“癌症是可怕的,但对人类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肥胖。”

    肥胖病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与艾滋病、吸毒、肿瘤等一起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它对人类的生存质量、人均寿命构成了巨大威胁。

    1肥胖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广泛性改变

    部分肥胖症患者最终可发生肥胖性心肌病以及充血性心力 衰竭 ;体重指数超过30kg/m2是左心室肥大的独立预测因子;体重超重还可增加患冠心病 的危险性;腹部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导致其血压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重增加。

    2肥胖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肥胖症患者多有胃食管返流及食管排空时间显著延长等表现,其胃的最大容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而胃内压接近于正常人。肥胖症患者的胃容量只有在明显高于正常容量时才有饱感,提示肥胖症患者可能有容量扩张介导的胃饱阈值的增高。多数研究认为,肥胖症患者的“固体排空”较正常人明显增快。肥胖症患者在摄入高脂肪液体试验餐后,其近端小肠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速度很快,而且吸收率较高。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的营养物质不仅使其肝脏和胰腺的负荷增加,也使其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增加。肥胖症患者同时易患 脂肪肝 、 胆囊炎 、胆石症。

    3肥胖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有学者观察了肥胖伴有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及糖耐量和血脂情况,结果发现,肥胖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有效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明显高于瘦者。

    4肥胖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医学界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肥胖症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亦在增加——这已是公认的规律。据报告,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的4倍,而极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出正常人约30倍。肥胖可诱发胰岛素抵抗及餐后高胰岛素血症。肥大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抑制脂肪分解和促进脂肪生成的作用较不敏感,肥胖时胰岛素敏感性可比正常减少5倍,而受体数可减少10倍。

    5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

    超重、肥胖的青少年与正常体重青少年之间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最大氧耗量、最大氧脉搏、最大氧耗量相对值、最大氧脉搏相对值、肺活量/体重和最大耐受时间等指标方面。肥胖症患者在接受上腹部手术后,其肺功能损害严重,且恢复缓慢。过度肥胖可严重损害肺功能,导致肺活量下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临床可出现心慌、气急、嗜睡、发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和高血压等症状,并可发生肥胖——通气不足综合征。

    6肥胖与肿瘤的关系

    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可以导致某些癌症发生。肥胖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能与肥胖者的年龄、种族、家族史、脂肪分布及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肥胖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这与肥胖者的性激素水平等关系密切;肥胖亦可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这可能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水平有关。

    7肥胖对妊娠的影响

    有人在观察孕妇过度肥胖对其围产期的影响时,用BMI对孕妇作筛选,将BMI大于24者判为过度肥胖,并将其与正常体重的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孕妇中过度肥胖的发生率为3849%;过度肥胖孕妇的妊高征、剖宫产率、产钳使用率、围产期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过度肥胖孕妇产前并发妊娠糖尿病、妊高征和胎盘早剥的风险较大,且易发生胎儿窘迫、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伤口感染。

    8儿童肥胖的危害

    肥胖儿童发展为肥胖成人的几率较非肥胖儿童高233倍。有研究表明,约有1/3的学龄前肥胖儿童,20年后发展为肥胖成人;约1/2的学龄期肥胖儿童,成年后患肥胖症;80%的青春期肥胖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97%的青春期肥胖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压较高,心脏承载负荷的能力降低。儿童肥胖还与其成年后的糖尿病、胆石症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

    9肥胖对性发育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肥胖组的性发育、性成熟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肥胖促进了性发育和性成熟,使得肥胖儿童易出现性早熟的倾向。因此,对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的性教育更为重要。

    专家指出,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

    某些肥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人曾长期观察在相同或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孪生兄弟,发现孪生兄弟虽然生活在不同环境下,但同样发生肥胖,所以遗传因素是不可置疑的。 

    2饮食营养因素 

    饮食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这一点无论是社会流行情况分析,还是动物实验,都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过量饮食是人和各种动物肥胖的基本要素。膳食量的大小、进食次数的多少与肥胖有直接关系。当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能量物质就必然转化成为可以积蓄的形式保留在体内,积蓄的方式就是脂肪堆积,而脂肪的密度小,体积大,身体就显得臃肿肥大。

    3运动不足 

    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肥胖症有80%~86%始发于儿童,运动不足是主要原因。有人曾研究过160名男女肥胖儿,其中76%的男孩和68%的女孩属于极度不运动型。也有人研究肥胖儿同正常儿童膳食摄入热量,结果是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肥胖儿明显的运动不足。就某种意义而言运动不足比多食更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 

    4内分泌因素 

    胰岛素、类固醇、性激素的改变都可引起肥胖。胰岛素可以使食欲亢进,这些人一般表现为吃得多、睡得香。结果因热量摄入过多,不好动又贪睡,机体能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而肥胖。类固醇能改变脂肪代谢形式,具有促进脂肪组织潴留的倾向。动物去势(阉割)可以发生身体脂肪组织的重新分布,因血浆内雄激素含量的改变,使脂肪堆积。

    防治肥胖是贯穿一生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好防治工作往往可以对战胜肥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胎儿到5岁

    这个时期是人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果此时孕妇或幼儿营养过剩,就会为以后的肥胖留下隐患。特别是胎儿第30周开始到出生1年内是肥胖细胞最活跃的增殖期,因增多的脂肪细胞数将保留终生而不会减少。在以后的岁月里,一旦体内热量积存过多,这些脂肪细胞就会很快增大导致肥胖。研究表明:5岁的儿童如果肥胖,得心脏病的风险系数就会增加。所以“婴儿越胖越好”是不科学的。

    2青春期

    女孩12~19岁,男孩13~20岁就会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内脏器官基本成熟,这一时期正常发育情况下,平均每年可以增重约5公斤,但这个时期也最容易发生肥胖。据报道:10~13岁儿童体重超重者到31岁,88%的女性和86%的男性会继续超重。青春期肥胖者,成年后超过50%的人会因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死亡。

    350~65岁中老年

    在这个时期,体力活动较少,如果仍继续保持青年期旺盛的食欲,势必导致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沉积体内。一些特定职业者如运动员、飞行员、体力劳动者一旦到中老年离开工作岗位后,运动量减少而食量不减,则很快就会肥胖。

    4健康恢复期

    病后恢复期或输血后休息期,或原来运动量较大而后来突然运动量减少的人,都很容易出现肥胖。

    5晚餐

    许多人习惯晚餐吃的很丰盛,有时甚至吃夜宵,殊不知,这种吃法最容易导致肥胖。

    6冬季

    天气寒冷,基础代谢下降,可摄入食物却不少。因此,如果不注意活动,冬去春来后又会为肥胖而烦恼了。

    7新婚期

    据统计,在新婚后的半年中,新郎新娘的体重会增加3000~5000克。这是因为新婚使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减少导致。此外,新婚后摄入的食品也往往很丰盛,这些也都为肥胖创造了条件。

    8节食的反复期

    不少人节食后体重不见下降,出于失望便又恢复原来的食量;或在采用减肥食品取得一定效果后,没有继续坚持,停止服用,也会出现体重反弹。

    9职务晋升期

    高升时免不了要摆上几桌庆祝一番,同时升职后新的工作也会带来新的压力,导致或多或少的精神紧张,容易引起发胖。

    10哺乳期

    产后哺乳期堪称是妇女“发福”的危险期,特点是臀部和大腿发胖。原因首先是为照顾新生儿而懒于其他活动;另一方面是摄入营养过剩。据统计,36%的肥胖妇女是从产后开始发胖的。

    11戒烟期

    约85%的戒烟成功者,体重会上升5~7公斤,女性尤其明显。专家提示戒烟时期应该克制吃零食的冲动,最好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多餐,每次少吃一些,有规律的多餐可以抑制饥饿感。 

    

    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应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迈开腿,管住嘴,不吸烟,是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式。 

    1不吸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研究显示吸烟可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率增加40%。 

    2管住嘴制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均衡饮食。 

    3迈开腿坚持有氧运动,如走路、爬山、游泳、上楼梯等。 

    在医生指导下运用中药调理、中药熏泡、中医推拿、足疗、针灸理疗等,传统疗法可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最终使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 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从饮食和运动入手,再结合传统中药调理是预防肥胖的最有效预防和治疗方式。

    不少人,尽管采取了各种减肥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自己越减越胖。他们在减肥过程中,往往是被这样几种观点牵着鼻子走,结果走进了减肥的误区。 

    1脂肪是肥胖的孪生兄弟,只有与脂肪“绝缘”,才能获得苗条的体型 

    其实,脂肪在减肥过程中,不总是充当反面角色。食用的脂肪不仅不会很快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且脂肪的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在体内合成。 

    含有单一非结合性脂肪的玉米油和橄榄油,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减肥健美的理想食用油,另外,脂肪类食品耐消化,抗饿,食入后可减少对淀粉类食物以及零食的摄取,对减肥起积极作用。有些减肥者为了控制食物或零食充饥,致使体重有增无减。所以说,摄取适量的脂肪不仅不影响体型,而且对健美有益处。 

    2肥胖是营养的积聚,所以不能吃有营养的食品 

    其实,有些人身体之所以肥胖,并不是单一的营养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乏能使脂肪转变为能量的营养素。只有当人们的身体中能量得以释放时,脂肪才能随之减少。而体内脂肪在转化成各种能量的过程中,则需要多种营养参与。这些营养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烟酸。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往往是减肥者不愿问津的奶类、各种豆制品、花生、蛋及动物肝脏和肉。若缺乏这类营养食品,体内的脂肪就不易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体内脂肪积蓄以致肥胖。 

    3饮水会使身体发胖,要减肥就不能喝水 

    其实,只有饮水不足才会引起人体不断积储水分作为补偿,并使体内更容易积聚脂肪,导致肥胖。饮水不足还可能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紊乱,致使能量吸收多,释放少。所以对减肥者来说,饮水不足不仅达不到减肥目的,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

    4吃辛辣食物可以减肥 

    有统计发现,泰国、印度等地很少出肥人,于是推断与他们平日嗜辣有关。因为吃辣容易流汗,而且吃一点点已令人有饱的感觉,所以有减肥效用。 

    但是,吃辛辣食物减肥,若长久下去会影响胃部机能,有胃痛甚至胃出血的危险。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亦会令皮肤变得粗糙,更有甚者会长出暗疮,绝对得不偿失! 

    5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可减肥 

    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收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动员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

    6运动减肥是否有全面或局部之分 

    运动减肥有全面或局部的选择。人们在一些广告宣传中常听到或看到“减腰”、“减臀”、“减腹”等词句。那么,局部运动是否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总消耗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比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得小多少,可脸颊部消瘦了,原因即在于此运动消耗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腹部,其他部位不变。 

    7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糖原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

    8不吃早餐 

    有人误以为不吃早餐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殊不知不吃早餐对人体伤害极大,无益健康,还会影响一天的工作。 

    9固定食谱 

    这样做固然减少了许多东西的摄入,但久而久之会使身体缺少全面的营养成分,有害无益。 

    10多做20分钟的锻炼,把多吃的甜食或其他美味消耗掉 

    如果你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尔延长有氧锻炼时间,不至于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成了习惯,结果只能有害无利。假如你经常以延长锻炼时间作为过量饮食的借口,你实际上已把自己置于过度训练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体根本没有时间从过度训练的疲劳当中恢复过来。 

    专家爱心提示:

    专家提醒您:要减肥主要多做运动,并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有效减肥运动的条件:

    1运动强度:强度应达到最大心跳数的60%~90%。(最大心跳数=200-年龄)

    2运动时间:达到强度的标准后,至少需维持15~30分钟。

    3运动的频率:每周至少三次。

    五种有效的有氧运动:

    慢跑、快走。

    游泳。

    骑脚踏车、上下楼梯。

    有氧舞蹈。

    打球。

    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量的方法:

    不乘电梯、改行楼梯。

    上下班多走路,少搭车。

    走到同事桌前谈公事。

    每餐后,多走走。

    闲暇时多从事爬山、打球等耗体力活动。

    运动时应注意事项:

    订定合理的目标:运动前须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作个人体能评估,必要时可请教医生。

    循序渐进:每周的运动频率至少三次以上,每天的运动时间由15分钟,慢慢增加、运动强度应视个人体能状况而定。

    运动三步骤:暖身运动主要运动缓和运动。

    健康小贴士:

    吃中餐减肥策略8条

    中餐向来以又油又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色香味俱全,也会令减肥者却步。可是为了减肥一直吃西餐总是觉得胃口不适。下面告诉你一些关键的技巧,这样就会使你既可以吃到美味的中餐,又不会使减肥付之流水。    

    1严格控制夹菜量,即使是人间难得的美食也绝不过量。 

    2用油少的蒸、煮、凉拌、烤、炖的烹调方式,请优先选择。    

    3忍不住夹了一块炸得金黄的肉片,请务必去皮后食用。    

    4别被勾芡、糖醋的美丽外表骗了,里头包的都是沉甸甸的油!    

    5各路来历不明的碎肉制品绝对不能吃,天晓得里边有几百种不同的热量。    

    6多吃青菜有助于消化,若能在用前过过茶水,去除油腻就更好了。    

    7浓汤和清汤,聪明的减肥族绝对选清汤,并捞起上层浮油。    

    8炒饭、炒面类吸油量大,且蔬菜种类少,少吃为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